晋北最后一仗——小豆罗伏击战
小西水历史
2025-02-08 11:02:54
1948年徐向前司令员、周士第副司令员指挥的晋中战役,解放了晋中所有地区,阎锡山只剩下了太原以北的忻县城和太原市区,陷入我军的四面重围之中。我晋绥军区六分区的部队在晋中战役末期又打下了黄寨据点,将忻县城之敌与太原分割,成了孤守的死城一座,守敌十分恐慌。敌四十师师长曹国栋待在太原不敢回返,三十九师师长刘鹏翔,连连给阎锡山发报央求接应回并。
就在这时,我六分区部队归编为七纵十二旅。张达志同志率警二旅从榆林到达崞县白水,阎庄一带。晋绥军区首长七月十九日急电张龙罗(张达志,张新华,龙福才、罗炳): “据可靠消息,忻城之敌于明日拂晓返回太原。你部统由张达志同志指挥,务于明日拂晓前,赶到麻会镇地域,以伏击形式全歼该敌……”。
当晚警二旅两个团从驻地向南运动,张新华旅长、龙福才政委率十二旅之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团,冒雨从黄寨、高村、辛庄、盘威等地出发,回头翻关山北上。部队刚走到山底下,天空乌云一片全黑,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咆哮在头顶,风雨大作起来,雨象瀑布遮天盖地扫过来,人员、马匹被淋得象河里捞出来的一样,部队在黑暗中,借着雷电的光行进,坎坷不平的泥泞羊肠小山路,行走十分艰难,爬上滑下,滑下爬上,但部队的情绪很高,互相鼓励: “风雨难挡英雄,战不胜这点困难,岂能消灭敌人?”“上!跟上!”一个传一个。有的战士风趣地说: “洗个澡更精神,冲锋杀敌真来劲。”
部队在拂晓前就下了山,四点钟到达了麻会镇地域,雨还下,天就要亮。部队很快按照作战方案埋伏起来,设下了口袋阵,等待着敌人出城。
四十二团的任务是从东北侧后歼击敌人。团长蔡元福要部队抓紧时间休息休息,大家把水淋淋的衣服脱下来,拧了拧又穿上。战士们求战心切,互相嘀咕; “敌人怎么还不出来?”等得有点急。有的战士由于疲劳,抱枪坐在那里打起呼噜。刚静了一会,突然侦察参谋康银宝跑来向团长报告说:“敌人出城了!”这一消息立刻向部队传去,大家都高兴起来。没多大工夫,果然敌倾城出逃而来。
逃敌有三十九师,四十师一部,三个保安团。还有什么老虎团,飞鹰团,飞勇队,两个伪专署(宁武,忻县)、七个伪县政府(忻县、崞县、宁武,静乐、繁峙、五台,定襄),杂七杂八一万多人。队不成队,黑压压一大片。
我军的调动、设伏敌人毫无所知,但恐我打击,一出城门就十分恐慌地沿忻太公路乱跑起来。旅首长指示部队:“没有命令不要开枪。放过先头小股敌人,交给堵击敌逃路的兄弟部队消灭。麻痹敌人,诱敌跟进。”敌人大部队进入我伏击圈后,埋伏的部队在“打!”一声令下,四面一起开火,枪声、杀声响作一起,遭到突然打击的敌人乱成一团,象一窝乱了群的蜂,四散找逃路,但无路可取,逃不掉就妄图依村庄抵抗待援,便向大、小豆罗村逃。
逃向大豆罗的敌人,刚进西街,埋伏在东南的我四十团三营早有准备,立即冲进东街,迎面逃宋的敌人,见我军冲进来,又回头向西逃。战士们尾追上去,边追边射击,不少战士猛追敌人,把鞋子脱落到泥里,赤着脚追打。敌人不是被打死,就是举手缴了枪,战士们高兴的说: “打得真痛快, 真解馋!”
敌人被我军四处追打得人仰马翻,牧马河两岸遍地都是堆弃的死尸,伤兵和武器弹药,衣物布匹等物资,漂在水上,沉到河底,一批又一批的俘虏被押了下来,有的军官虽事先换着了便衣,也没有逃掉。大部敌人被歼灭,剩余的残敌凭借小豆罗村的险要地形固守起来。
张司令员、龙政委马上命令部队,向小豆罗围进,很快又把逃到小豆罗的敌人围起来。四十团一营和四十二团四连已经追进了小豆罗村,因部队进展快,弹药没有运上来,火力支援不上,部队有伤亡,又撤了出来。弹药运上来后,很快组织山、迫炮,在近距离上,向小豆罗村轰击,炮弹象冰雹似地落到敌群,每发炮弹敌人都有伤亡。原打算一鼓作气打进去,因雨越下越大,攻击受到影响,当天没有解决战斗。第二天(廿一日)下午两点,敌人乘雨向村外冲了几次,想夺道逃走,都被我军的大量杀伤打了回去。到六点许,我指挥所转移,四十一团回村吃饭,残敌趁机突出村,向南山逃跑了。
忻县城之敌,除逃走约二百人左右,全部被歼。共计毙伤两干多名,俘近万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物资和四汽车黄金银元等。旅政治部副主任王黎生等同志与专员艾子谦等被俘高级官员谈话后,将军官押送河北省永年县,士兵押送忻县三交镇,百余名军官眷属愿回家的发给粮票、路费,余者交地方政府处理。这一仗是解放晋北的最后一仗,至此黄寨以北无一敌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