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啊,湖北老人的“400年祖屋”,竟然价值8个亿!

律令9章 2024-03-03 13:50:15

2013年,湖北恩施出台“发展旅游业”政策举措,按计划,规划区内的百姓房屋需要拆迁;既然发展旅游业,少不了山水美景的助力,深山中的一个小村落也在规划之内。

真要讲究起来,大山里的小村落“整体搬迁”也是好事,起码交通、生活要比过去方便优渥得多;但是,村里有位杨老汉有些不乐意,主要原因是“不想拆祖屋”,一座破烂木屋而已,有啥特殊的?

杨老汉是本地老户,据说其祖上几辈人都在这个村落里生活,到他这一代仍旧没出过大山;如今的杨老汉显得有些孤独,数年前老伴离世,后有儿女进城打工,陪伴他的仅剩一座始建于明朝,拥有400多年历史,住过十多代人的祖传木屋。

当然,这些都是杨老汉的“祖上”口口相传告诉他的,据说祖屋传承了十多代人,堪称“杨氏家族”的精神圣地;每每族里有事,大家总会聚在祖屋里商量,这也是杨老汉能感受到的为数不多的“热闹”时刻,如今要拆了,老人有些舍不得。

老辈人多念旧,这倒可以理解,但“发展旅游”功在千秋,拆迁工作势不可挡;杨老汉明白其中道理,因此他并没有强势阻挠,而是发愁“怎么保住祖屋”呢?

就在杨老汉发愁时,山外来了一位自驾游的“驴友”,这没啥稀奇的,往日还有游客在老人的祖屋里住过呢;但如今这位“陈姓驴友”有些怪异,先是两眼放光地在祖屋外围转来转去,进到屋里又是东摸西瞅地不老实,他这一行为惹得杨老汉很不高兴。

更为怪异的还有,其他游客多会问杨老汉一些“哪里有景美”的问题;“陈姓驴友”倒好,说是来山里旅游的,却净问杨老汉“祖屋的来历”,这些问题显然有些冒失、唐突。

倏忽间,杨老汉对这个“不礼貌”的游客生出一种特别的感觉,如今儿女们不在身边,就是他们在身边也不爱听老人絮叨了;如今竟然有人主动请老汉讲故事,或是为排解寂寞,又或是心血来潮,杨老汉面露骄傲地讲起了“杨家祖屋”的历史。

杨老汉也是听祖上老辈人讲的:“祖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那时候天下大乱,杨氏祖先(三兄弟)逃进山里避祸,开荒吃饭还有门路,可没有住的地方呀;于是三兄弟就去山里伐木头,硬是把一根根原木从高山上扛回这里初建成一座小屋,后三兄弟分别成家,又继续扩建“木屋”。

三兄弟又有子嗣,再继续扩建,后终于建成今天“祖屋”的规模;别看“祖屋”不大,但要细算下来,得有十多代杨氏子弟在这里住过。

当然,杨老汉把“祖屋故事”讲的更为绘声绘色,主要体现“杨氏祖先勤劳能干”的品质,这里仅说个大概意思;故事讲完了,“陈姓游客”好似意犹未尽“祖上人就没跟您说点别的?”

这话啥意思?杨老汉被对方问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陈姓游客”显得有些着急,却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木头,您家的这座祖屋用的可都是好木头啊!”

这话说的,不是“好木头”能坚持400年吗?杨老汉礼貌性地笑笑,算是对“陈姓游客”的回应;“陈姓游客”似乎还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只是围着祖屋转了又转,还不时用手抚摸一下木墙,这人啥毛病?

过了一晚,“陈姓游客”急匆匆离开杨老汉家,如风似箭般地下了山;杨老汉也没多想,以为这人有急事要赶回城里,那日下午又来一批带着各种设备的“游客”,为首的依然是那位“陈姓游客”。

这次“陈姓游客”安稳许多,一边陪杨老汉说话,一边安排人拿设备在祖屋内外照了又照;杨老汉不放心,赶忙上前阻止“啥意思,你们要干什么?”

“陈姓游客”再次出面,笑着安抚杨老汉“您老别生气,我看您这老屋木头不错,打算找人鉴定一下;真要可以的话,我想把这座老木屋买下来,您就安心吧!”

杨老汉将信将疑,心想“这里马上要拆迁,到时祖屋就没啦,赶在这时候买房子,这人是不是傻?”老人终究心善,憋不住说了真实情况。

似乎“陈姓游客”胸有成竹,面对杨老汉的善意提醒,他回答道“老人家别管那么多了,到时真要拆迁,我把木屋整体运走就好啦!”

这话说的杨老汉摸不着头脑,只是没底气地问“你买房子,给多少?”

这时有人在“陈姓游客”耳边喃喃几句,似乎已经鉴定好了“木头”质量;听完汇报的“陈姓游客”格外高兴,说道“我不会让老人家吃亏的,我愿意出500万买你这座老木屋!这里可马上要拆迁了。”

这话说得软中带硬,加一句“这里马上要拆迁”多少带点深意,也确实把杨老汉吓得不轻“你说啥,500万?”

在杨老汉心底,“祖屋”虽然有意义,但从历史和外观来看,能给5000块就算值钱;如今对方竟然出价500万,这一数字是杨老汉万万没想到的!

话说到这份儿上,杨老汉已经顾不得许多,连忙应承“陈姓游客”:愿意500万卖祖屋;双方达成协议,但还需走流程,“陈姓游客”也要对木屋做进一步鉴定,这就空出了几个月的时间。

前文讲了,杨老汉所在的是一小村落,“卖祖屋”这么大的事很快传遍乡野;人们多投来羡慕的眼光“杨老汉发财了,一座传了几十辈子的破木屋,居然卖了500万!500万是多大一捆钱?”

小村本就不大,消息很快传进文管专家的耳朵,再等专家鉴定“祖屋”,得出的答案居然是:木屋由“金丝楠木”建成;真要把祖屋拆了,光是一堆“金丝楠”木料就难以估价,杨老汉真的发财了!

这下杨老汉瞬间成了村里的名人,“陈姓游客”这时候买,“不说明白话”也就好理解了;高兴之余,杨老汉纳闷“不可能吧,祖上(三兄弟)能建起这座木屋,也该知道用的什么木料,老祖宗怎么没跟下辈子孙讲呢?会不会是专家弄错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杨老汉的祖屋忽然热闹起来,各路专家、学者,甚至媒体记者纷纷涌入;说明一下,杨老汉的祖屋并非全由金丝楠木建成,“金丝楠”大概占到结构的70%左右。

即便如此,“祖屋”的价值依然难以估算,妥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座“金屋”,哪能500万就给卖了呢?专家:如果按当时“金丝楠”的价格预估,这座传承400多年的祖屋,保守价值应在8亿之上!

开玩笑吧,一座被风吹雨淋了400多年的老木屋,居然值8个亿?这还是保守预估呢,如果不是历经400年,十多代人在这里磨损的话,祖屋的价值或许还要高!

这里稍作解释,懂行的朋友对“金丝楠”应该不陌生,当年还有“三根金丝楠拍出2.8亿”的新闻;据史料记载,和珅跌倒后,嘉庆皇帝给他定了“十三条大罪”,其中有一罪就是“私用金丝楠为柱”,由此可证,金丝楠在古代是“非皇家不可用”的木料,足见其珍贵!

按书本上讲,金丝楠原名“桢楠”,雅楠,属樟科,是我国独有木种;一般情况下,金丝楠生长于亚热带,多出现在阴湿山谷或河边,其高可达30多米。

“金丝楠”的树干笔挺直顺,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等地;金丝楠的生长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甚至是苛刻的程度,除了阴暗潮湿,还需1000至1500米的环境海拔。

站在行内角度看,金丝楠木的年份越久越贵,理论上只有四川、贵州这样的地区环境中才会长出金丝楠;杨老汉的祖屋,或是400年前的湖北恩施,环境与今天有所不同造就的“意外产物”。

当然,如今科技发达,人工植育“金丝楠”也非难事,如今的湖北恩施或有这类树种;但在古代,“金丝楠”代表的可是皇家尊贵,因其木表面有一层“金丝”而得名。

除此外,“金丝楠”漫长的生长周期也注定了它的珍贵,这种树木要长数百年“才能用”,成材需千年以上;如今上哪儿找“千年金丝楠”去?就是在古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瑰宝!

放在古代,金丝楠被历代王朝皇族们尊称为“圣品”,其价值可不是金、玉所能比拟的;《五杂俎》中有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的大意是:“金丝楠木”坚硬如石且有“金丝纹理”,又不易腐蚀、开裂,是古代帝王指定打造棺材、‘冰箱’的珍贵木料;用“金丝楠木做棺”,也是古代帝王彰显尊贵的一种表现形式,难怪嘉庆帝会以“私用金丝楠为柱”给和珅定大罪。

谁能想到,湖北恩施的一位看似贫苦的山里老汉,竟会数代人住在“金丝楠木屋”里;得亏明朝皇帝不知道、杨家祖先不认识“金丝楠”,这才造就了如今价值8亿的祖传“金屋”!

0 阅读:45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