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自然一样,人类社会也遵循一个规律:斗争改变生态。
安禄山一造反,唐朝的权力结构、或者说政治生态发生巨变。
刚开始是两个变化:天有二日、军阀林立。这两条不管哪一条,对坚守睢阳的张巡、许远,都相当不利。
‘天有二日’,是李亨自立以后,和太上皇李隆基形成两个政治中心,明争虽然不多,暗斗却是不少,本不富裕的抵抗力量,更加显得捉襟见肘。
比如张巡的顶头上司贺兰进明,为什么不肯发兵相救?司马光给了个说法:
“房琯(guǎn)为相,恶贺兰进明,以进明为河南节度使,以许叔冀为进明都知兵马使,俱兼御史大夫。叔冀自恃麾下精锐,且官与进明等,不受其节制。故进明不敢分兵,非惟疾巡、远功名,亦惧为叔冀所袭也。”
宰相房琯跟贺兰进明不好,在人事安排上做手脚,任命贺兰进明为河南军区司令的同时,扶持另一个抵抗军首领许叔冀,叫他当军区参谋长,而且加括弧(正军区级)。
这样一来,许叔冀就不鸟贺兰进明,不但不鸟,简直虎视眈眈、有吞并对方的意思。这种情况下,贺兰进明一心想着自保,还敢分兵救睢阳?
至于房琯为啥跟贺兰进明不好?根子在皇上和太上皇。
房琯是李隆基任命的宰相,后来派到李亨身边,李亨要给老爹面子,只好叫他继续当宰相,其实并不信任。
贺兰进明摸透了李亨的心思,找机会奏了一本,说房琯这家伙,不是好东西,就是他给太上皇出主意,下了那个《命三王制》,几个王爷各镇一方,等于分陛下之权,不管哪个成事,都有他的功劳,这种人怎么敢重用!
本来房琯安排贺兰进明去广州,等于坐冷板凳,和皇上谈完话出来,立马重新安排,改当河南节度使,这才有了后来许叔冀那些事。
不光许叔冀,之前的河南节度使叫李巨,是李隆基任命的,贺兰进明去了,人家也不鸟他:
“巨受代之时,尽将部曲而行,所留者拣退羸兵数千人、劣马数百匹,不堪扞贼。”
李巨交接班的时候,精兵良马全带走了,这些要是留下,拿来支援睢阳,压力是不是小多了?
不光河南,再说远一点,江淮那边有钱有人,张巡替他们守了一年多,就出不了一点力?
南方也不太平。
原因还是那个《命三王制》。
三王中的永王李璘,被任命为四道节度使(山南东道、岭南道、黔中道、江南西道),包括现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海南贵州等大片地方,驻地在湖北江陵。
李璘到了江南一看,这地方还真不错,就动起了小心思:
“时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璘召募勇士万人,日费巨万。”
又:“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一句话,招兵买马,准备划江而治,搞南方小朝廷。
消息传到李亨耳朵里,李亨被气个半死:老哥我在塞外吹冷风吃沙子,你小子在江南享福,花钱如流水不说,还蠢蠢欲动大搞独立王国,到底想干啥?
但李璘这个位子是老爹封的,他也不好直接处理,就下道命令:‘敕璘归觐于蜀。’叫他别干了,回老爹身边去老实呆着。
李璘也不鸟他。
不但不鸟他,反而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武装大巡游。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至德元年(757年,当年七月肃宗登基,改元)十二月,李璘率大批舰队沿江东下,名为巡视,实为扩张地盘。下面这些人不知道情况,吴郡(苏州)、广陵(扬州)这些地方的领导还问:王爷您没事,跑我们我们这儿来干啥?
李璘也不客气,派兵上去就打,杀的杀、降的降,‘江淮大震。’好好的南方,搞得乌烟瘴气。
天有二日,带来的麻烦真是不小。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