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43):硬骨头颜杲卿

六十秒历史 2024-03-15 13:43:09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35)

安禄山打下洛阳后,没有马上带主力进攻潼关,给了朝廷喘息的机会,为什么?

“会禄山方谋称帝,留东京不进,故朝廷得为之备,兵亦稍集。”

想当皇帝。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就算洛阳是东都,宫殿什么都是现成的,但论功行赏、安排干部,也要花不老少时间。

等他搞了十来天有个眉目,刚打算向长安进军,河北又被颜杲卿兄弟闹了个天翻地覆,不得已,只好回过头去镇压:

“禄山欲自将攻潼关,至新安(河南新安),闻河北有变而还。史思明、李立节将蕃、汉步骑万人击博陵、常山,蔡希德将兵万人自河内(河南沁阳)北击常山。”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这一回头,安禄山再没踏出过洛阳半步。

回到洛阳第一件事:登基。

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燕’。为什么选中洛阳,《新唐书》有个说法:‘贼之据东京,见宫阙尊雄,锐情僭号,故兵久不西。’因为看见洛阳宫殿漂亮,勾起皇帝瘾,赖在这儿不走了。

这个说不太通,他来洛阳不是一次两次,长安更雄伟的宫殿也见过,所以跟这个没关系,主要还是个地理和心理问题。

地理因素,这里离范阳老巢比较近,而且控制中原,方便南下江淮占据产粮区,属于进可攻退可守。当初做造反计划,定都这样的事情肯定有考虑,洛阳是个比较合适的地点。

心理原因,还是有点不自信、或者说有流寇思想吧。毕竟安禄山是胡人,面对文治武功全盛的李隆基,不论全国人民心里,还是他自己内心深处,肯定要低一头的。

比如为什么急匆匆称帝?明明皇上还在长安,对全国发号施令,明明河北老巢已经遍地义军,说明多少有点‘过把瘾就死’的思想。哪怕后来打下长安,他既没有定都关中的打算,也不象从前的改朝换代,对老皇帝穷追不舍、斩草除根,给人的感觉,搞个分庭抗礼就差不多行了。

当然,颜杲卿、颜真卿的行动,等于在叛军背后捅刀子,直接影响了对潼关的进攻,给朝廷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代价是颜杲卿的牺牲。

“杲卿起兵才八日,守备未完,史思明、蔡希德引兵皆至城下。杲卿昼夜拒战,粮尽矢竭;壬戌(正月八日),城陷。”

这里面还有个插曲,颜杲卿向驻守太原的王承业求救,王承业有私心,向朝廷写报告,把颜杲卿的功劳算到自己头上,因此故意不派兵救援,免得以后被颜杲卿拆穿。

王承业是很坏,但就算他肯救,也未必有用,这里涉及到整个河东军区的情况。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河东节度使本来实力不弱,编制五万五千,朔方也不过六万四千七百,为什么朔方军在平叛中成为主力,河东军却默默无闻?因为李隆基一个错误决策。

天宝十年(751),‘安禄山求兼河东节度。二月,以河东节度使韩休珉为左羽林将军,以禄山代之。’

从天宝十年开始,安禄山当了差不多五年的河东军区司令,用这五年时间,成功把这支部队给支解消化掉了。

比如前面袭扰朔方的大同军,还有郭子仪打下来的静边军,都是河东军区的部队,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叛军。

既然能整建制地控制部队,把好兵好马好装备调配到自己控制的部队,就更不在话下。另外,河东军区被渗透,朝廷也不敢放心使用,上下猜疑,这支部队基本就废了。

这就是为什么,河东军区不能在平叛中发挥重要作用。王承业不救颜杲卿,应该也有这方面因素。

颜杲卿失败后,被押送到洛阳,安禄山说我待你不薄,为啥背叛我?颜杲卿反问:皇上待你更不薄,为啥造反?“我为国讨贼,恨不斩汝,何谓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杀我!”

安禄山无话可说、气急败坏,下令凌迟处死,‘杲卿比死,骂不虚口。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

硬骨头颜杲卿,后来被唐朝追赠为三公、正一品司徒,后世大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咏叹:“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张巡守睢阳,是另一个悲壮的故事,而常山起兵的颜杲卿,已用他宁死不屈的意志,在历史中刻下一道深深的印痕,借用《旧唐书》的赞:

‘烈士徇义,见危致命。国有忠臣,亡而复存!’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1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