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40):大唐二将,同日受死;潼关城下,血色冤声!

六十秒历史 2024-03-15 13:43:11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32)

封常清的遭殃,导火索在老领导高仙芝身上:

“高仙芝之东征也,监军边令诚数以事干之,仙芝多不从。令诚入奏事,具言仙芝、常清桡败之状,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上大怒,癸卯(十二月十八日),遣令诚赍敕即军中斩仙芝及常清。”

监军边令诚和高仙芝闹矛盾,跑皇上那里告状,李隆基一气之下,把高仙芝和封常清给杀了。

这一段向来让人看不太懂。

第一,边令诚为什么告状?

边令诚和高仙芝是老相识,八年前出征小勃律,两人就是搭档。

当时仗打赢了,节度使夫蒙灵察却很生气,因为高仙芝不请示不汇报,擅自向朝廷发了捷报。夫蒙灵察大发雷霆,说要砍高仙芝脑袋,幸亏边令诚向皇上汇报,高仙芝不但躲过一灾,还升作节度使。应该讲,边令诚对高仙芝有救命之恩、提携之恩。

但这里却讲:边令诚提了些要求,高仙芝不肯满足。还有什么要求不能满足?

一种说法是‘索贿’,这个可能性极小。

据记载,高仙芝是个很大方的人,‘人有所求,言无不应’,何况对自己有恩的老朋友、皇上派来的监军?

第二种说法是干涉军务。

这个有可能,但大概率不是边令诚自己的主意。

还以小勃律之战为例,皇上给的指令是打连云堡,打下连云堡后,高仙芝要继续深入,边令诚虽然自己不去,但并没拦着高仙芝不让去,说明他在军事指挥上一不擅长,二愿意听军事指挥员的意见。

安禄山造反,是比打小勃律要严重千百倍的敌情,面对两位身经百战的名将,边令诚有没有可能自作主张、指指点点?

那为什么干涉?

因为皇上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

这次出征,给高仙芝的头衔是‘讨贼副元帅’,指定的驻地是陕州(三门峡),你前进讨贼可以,就地防守陕州也行,但不请示不报告,一家伙后退几百里到潼关,这个不行。

在这一点上,边令诚不提反对意见,就不是合格的监军。

监军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皇上的指示得到严格执行。象小勃律那样扩大战果,他还要考虑考虑,会不会造成部队损失,象陕州这样直接放弃阵地,那是万万不能同意的。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和高封二人划清界限。

看不懂的第二点:边令诚能左右皇上?

一次杀两个司令官,而且是前线指挥员,这么重大的决定,有没有可能就凭边令诚的一次汇报?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李隆基晚年,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并没有糊涂,最典型的例子是李林甫:长期重用李林甫是错误,但李隆基后来跟别人讲,最会妒忌贤能就是李林甫,这又是头脑清醒。所以真实情况,是懒散和精明的一个结合,办事情可以交给底下,掌握情况和拍板决策不能放手。

这样事情就很明显了: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是皇上自己的主意。

为什么这么做?

有很多说法:形势坏了找替罪羊、杀几个大人物镇住场面、大敌当前严肃军纪、安禄山造反后对节度使不信任,等等,应该讲,都有道理、或者说都有影响吧。

那边令诚有没有起作用呢?有。这就牵扯到监军的第二个任务——掌握军情。

打仗最怕欺上瞒下,有监军在,皇上多一个信息渠道,不容易受蒙骗。

封常清写一个报告,说敌人如何厉害,自己如何血战;边令诚讲一下情况,说封常清怎么夸大敌情、高仙芝怎么狼狈撤退,怎么可能不起作用!

边令诚的汇报,起码坐实了高封二人作战不力。至于最后讲的克扣军饷,那不过是官场一贯的恶习:批一个人,就要把他批倒批臭,为此,必须挑一点道德上的毛病,作风问题、经济问题,等等,刚好高仙芝一贯贪财,顺手给他扣顶帽子而已。只不过李隆基没想到,偏偏这次高司令真就没贪,于是留下了一桩千古冤案:

“令诚至潼关,先引常清,宣敕示之……常清既死,仙芝还,至听事,令诚索陌刀手百余人自随,乃谓仙芝曰:‘大夫亦有恩命。’仙芝遽下,令诚宣敕。仙芝曰:‘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枉诬也。’时士卒在前,皆大呼称枉。”

群众的呼声,坐实了高仙芝的冤枉,同时定格了高封二人悲情英雄的形象。杀头之前,高仙芝还有一番感慨:

“仙芝又目常清之尸,谓之曰:‘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

大唐二将,同日受死;潼关城下,血色冤声!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2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