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壮烈牺牲前小失误大遗憾

见谈历史 2025-02-19 04:25:00

何叔衡,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13年,37岁时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和毛泽东蔡和森等成为同学;

1921年7月,45岁时和毛泽东一起,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53岁时留学苏联,在莫斯科出席了中共六大;

1931年,56岁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工农监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

1935年,59岁时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

何叔衡牺牲前曾经小失误大遗憾:

一、福建长汀水口小迳村炊烟被敌人发现

1935年2月初,主力红军转移之后,国民党20多个师的兵力向中央苏区进攻,苏区内县城和乡村大部失守,留守部队损失严重。

2月中旬,项英为首中央分局决定,将行动不便的瞿秋白、邓子恢、何叔衡、张亮(项英妻)等转移。计划由分局派一个警卫排护送,由邓子恢负责指挥。经福建、广东去香港。

于是,他们化装成商人及眷属,离开瑞金,向江西省会昌和福建省长汀、武平交界处的四都山区转移,24日抵达福建省长汀县耀田区水口乡小迳村牛庄岭附近,因遇雨,一路上跌跌撞撞,在小迳村一户人家落脚休息。

此时天已大亮。经过一夜急行军,加上渡河,大家都饥寒交迫。特别是瞿秋白、何叔衡、张亮更是疲惫不堪。

大家都想在这里吃饭,再做打算。有个福建抽调的护送队员,说这里离水口镇很近,那里驻扎着国民党军队,应该走的远一些在烧火做饭。可是没人吭声,大家也就默许了。

这一默许出现的小失误,招来后来大麻烦。因为烧火做饭,拢火烘烤湿透了的衣服。小山村生起袅袅炊烟,引起了当地民团的警觉。民团队长范连生就将情况报告给驻扎水口的保安第24团二营营长李玉。李玉带领数百名敌人沿着山路,从三面包抄过来。瞿秋白、何叔衡等人面临生死存亡。

二、如果不跳悬崖再坚持走过河对岸,就不会牺牲

紧要关头,邓子恢挺身而出,一面挥枪还击,一面组织大家快速选择火力薄弱地方突围。他拉着何叔衡的手,鼓励他再加把劲儿,跟上队伍。

何叔衡坚持跑了一阵子,累的实在不行了,喘着粗气,面色苍白的对邓子恢说, “子恢 ,开枪打死我吧,让我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邓子恢哪肯放弃,命令两个队员架着他走。两个队员没理会何叔衡,架着他就跑。但直接影响队伍的撤退速度。何叔衡深知这样只能所有人都会被拖累。

敌人已经迫近,他又不愿意拖累大家。在经过一处悬崖时,何叔衡使出最后的力气,拼命去夺取一个队员的短枪。那个队员护枪时手一松。何叔衡就势从悬崖跳下。

何叔衡跳崖后,因为崖体有一定的坡度,加上灌木丛的作用,身体得到缓冲,全身骨折,重伤而昏迷。被搜山的保安团发现,团丁搜到他身上的钞票,组织上发给他们由何叔衡保管的经费500元港币。

不料 ,重伤的何叔衡 苏醒过来,本能的抱住团丁的脚,要夺回随身携带的活动经费。于是被团丁射杀。

后来,邓子恢指挥队员们,凭借刚刚涉过的一条小河,依仗着河流的阻隔,成功的击退了敌人。

如果何叔衡再坚持一下,就不至于留下天大的遗憾。

邓子恢后来十分惋惜的说,“初不知有河险可扼,早知道叔衡同志,也许会有信念走下去,不至于牺牲。”

7 阅读:1158

评论列表

均哥

均哥

7
2025-02-25 11:48

致敬英勇的革命先烈!

用户80xxx05

用户80xxx05

4
2025-03-04 18:42

何叔衡的壮烈牺牲是为掩饰其他其同志安全转意而死。不是失误,为了后革命今后的壮大。

一杯茶

一杯茶

3
2025-03-03 16:19

早期创始人之一,牺牲的很可惜。

大为

大为

2
2025-03-31 13:24

人为财死,在危环境这点钱给抢去了就算了呗,人在慢慢赚钱!

见谈历史

见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