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是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早期从事地下工作时曾两次被捕,在面对敌人的抓捕和审讯时,从容镇静,坚不吐实,但在证明自身身份的细节问题上准备不充分,导致敌人怀疑他是共产党员身份。于是对他进行残酷的刑讯逼供。
因为证据不足,任弼时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出獄,足见当时斗争环境的险恶以及带给他个人身心创伤。
任弼时两次被捕,不是疏忽的疏忽:

一、第一次被捕坚称小学教员,有近十年教龄,敌人对其身份存疑。
1928年10月13日,任弼时前往安徽巡视工作。化名胡少甫。在安徽南陵县桐城的香油寺召集地方党组织开会时,像往常一样乔装成教员模样,准备参与会议。因叛徒 胡学礼 告密,被国民党地方武装包围了会场,任弼时不幸被捕。
面对敌人的审讯,任弼时表现从容镇定。他自称“胡少甫”,是一名来自湖南的小学教员,已有近十年教龄。为了增加可信度,他甚至详细描述乡村学校的日常,包括课程安排、招收学生,以及自己如何辗转多地谋生。敌人一时难以断定其真实身份。
但是,叛徒胡学礼指认他是共产党干部,虽然他们不认识;
但敌人对其身份存疑。尽管他坚称自己是一名拥有“近十年教龄”的小学教员,(曾参与工人夜校教学)并编造在湖南乡间的家庭背景。且年龄(时年24岁)与“胡少甫”的履历(称有十年教龄),导致敌人怀疑其身份。
敌人为撬开他的嘴,确认其真实身份。残忍对他使用电刑等酷刑,背部被烙铁灼伤,脊椎严重受损。
最终,中央特科在国民党上层展开营救活动,国际济难会拨款8000元收买有关官员,取保无罪开释。(包括伪造身份证明和通过社会关系斡旋),任弼时最终以“证据不足”于1928年底获释。
二、任弼时 第二次被捕因缺乏合法证件遭拘押,怀疑他是中共党员。
1929年11月17日,任弼时原定被派往中央苏区工作。任弼时赶到上海公共租界华德路竞业里,准备出席共青团江苏省委扩大会议。这是新近建立的团省委秘密机关,看守这幢房子的是郭亮烈士的遗孀李灿英。任弼时 是在观察竞业里没有异常情况时,看准门牌号推门而入。不料敌人早有埋伏,不容分说,立即将他推上警车。
审讯中,任弼时一口咬定自己叫彭德生,是从江西来上海投靠亲友找工作的,因为地址不准,走错了地方,被错抓了。
但因无合法居留证件遭拘押。当时中共特科制作的假证件多以上海租界为掩护,对香港入境文件准备不足。任弼时只是途径上海租界,身上没有证件。
当时中共的地下联络站因顾顺章叛变遭受严重破坏,任弼时进入的地下联络站已不安全,但是他没有得到及时通知。信息传递滞后导致他未能及时规避风险。
因缺乏合法证件,被关押并遭受酷刑。敌人未确认其真实身份,但怀疑他是中共党员。
敌人只从他身上搜出携带的一张车票,一无所获,极不甘心,于是两次对他用刑。
他凭借坚强的意志未暴露身份,再次经组织营救后出狱。
三、两次被捕,都坚不吐实,但都遭受残酷的刑罚。
任弼时每一次被捕 ,都坚不吐实,即使身受残酷的电刑。
第一次被捕时,敌人对他使用电刑,并用烧红的烙铁灼烧其背部,导致脊椎骨断裂、关节变形。
第二次被捕时,再遭酷刑,导致其脊椎旧伤复发,他仍严守党的机密。敌人未获得确实证据。
任弼时两次被捕均能坚守党的纪律,保护同志和机密,体现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1938年赴莫斯科治疗时确诊"严重器质性病变",两次酷刑导致他脊椎变形,心脏出现器质性病变,对其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医生要求每日需要卧床休息10小时以上,甚至需要穿戴钢制护具支撑身体。伴随着高血压,心脏病。1940年后 任弼时健康持续恶化。
1950年因脑溢血逝世,年仅46岁。
参考: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任弼时传》(金冲及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