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瑛两次被捕,脱险传奇

见谈历史 2025-03-18 05:00:26

钱瑛,原名钱秀英,又名生桂,化名彭友姑等。

1927年24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至上海担任全国总工会秘书处秘书。

1929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工委委员、湘鄂西工会秘书长,参加洪湖苏区和中共潜江县委的领导工作。

1932年9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秘书。

1949年后,历任中央监察部部长等职。

一、第一次被捕,机智化解。

1932年,红军主力撤出洪湖苏区。担任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巡视员的钱瑛,带领300多名队员 完成袭击敌人的任务后,根据夏曦、杨光华的指示,前往赣阳沙湖区寻找潜江独立团。

抵达沙湖时,区委已经转移,她随队转移途中又与众人走散。在盖阳通海口镇,被敌人检查发现她是外地人,便将她扣留。因为怀疑她的身份,准备带回监狱审问。钱瑛立即摸到到怀里丈夫谭寿林烈士送的怀表,印有俄文标注苏联生产的机械表,这在当时可是贵重的稀罕物,极可能暴露身份,引起怀疑。于是她谎称肚子疼要到地里方便,一狠心便将怀表扔进草丛里。

到了监狱,敌人把钱瑛上上下下搜了一个遍,结果是一无所获。没有发现可疑问题。面对敌人审讯,她早已想好了应对答案。坚称自己是汉口药商陈氏的妹妹,因战乱与家人失散。敌人核查后,得知汉口确有其所称药铺,且与店主家庭状况相符。因为无法定其罪名,只好将钱瑛释放。

脱险后的钱瑛乔装成逃难农妇,沿途乞讨前往汉口,奔上海,寻找党组织。

当时敌人搜查很严。钱瑛急于脱险,来到珠江江边,见有一艘民船靠在岸边,便慌不择路跳了上去。船老板客气地招呼她进舱坐下。钱瑛看到舱里都是女人,个个都愁眉苦脸,默不作声,气氛不对。警觉的钱瑛悄悄向身边的女人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条贩卖女人的黑船。为了不致落到人贩子手中,钱瑛决定铤而走险,尽快逃离。她就在老板监视下,一头跳进汹涌的珠江。几个打手束手无策,立刻被这个拼命女子震蒙了。

江水滔滔,几个浪头便将水性好的钱瑛冲出数十米外,幸好她被一位好心的渔民救起,躲过了一劫。

二、第二次被捕,成功隐瞒身份

1932年11月,临时中央调整江苏领导班子。张翰夫任书记,陈潭秋任秘书长。陶主任军委负责人,周超英任妇女部部长。钱瑛担任周超英的秘书。化名为彭友姑。

1933年初,4月,周超英被捕叛变,带着国民党特工来抓钱瑛。钱瑛为掩护其他同志和销毁重要文件,错过逃跑时机而被捕。

面对敌人的枪口,钱英愤怒的冲上去打了周超英一个耳光,结果遭到特务们的毒打。

所幸的是,周超英对钱英过去经历并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她入党,留学苏联,在湘鄂西闹革命的经历。

钱英一口咬定自己叫彭友姑,是湖南人,经朋友介绍给周超英跑跑腿。

在被关押于江苏省第一监狱及后来的首都反省院期间,她始终未承认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她钱瑛与黄励、帅孟奇、夏之栩等人一起,带领其他政治犯进行了四次绝食斗争:

为援助被无罪判刑的国际友人牛兰夫妇,以及抗议监狱方因为怀疑、毒打獄友何宝珍等,而且每次都取得了胜利。

在监狱中,钱瑛遭受敌人长达三个多月的拷问折磨,但始终坚守信念,坚不吐实。敌人无奈,以普通地下党员的罪名判处她15年有期徒刑。

1937年9月,经周恩来与国民党交涉,钱瑛获释。再次化险为夷。从1933年4月被捕到1937年9月获释。钱瑛在国民党监狱一共被关押了4年零5个月。

《钱瑛传》:王健英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钱瑛》:杨立仁

0 阅读:1
见谈历史

见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