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之冠《快雪时晴帖》

丽旭聊文化 2023-06-11 02:19:00

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常常一个人坐在养心殿西暖阁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房间里。这个房间是乾隆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他在这里欣赏次数最多的传世名作是三件堪称稀世珍宝的书法作品,这三幅作品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乾隆皇帝认为,这三件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是最珍稀的三件珍宝,为此他特意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并亲手御书了匾额。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书法,历代传世名迹被相继收藏在紫禁城,尤其是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他更是倍加珍重。这三件作品中,乾隆皇帝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视为“三希”之冠。

《快雪时晴帖》

在这样一张纵23厘米,横14.8厘米的陈旧斑驳的纸上,是一封来自1600多年前的信件,写信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书法家——王羲之。

在历史与现实中,有些权威所产生的影响稍纵即逝,有些则让后人长盛不衰地顶礼膜拜,如果说中国书坛有这样一个人物的话,那么一定非王羲之莫属。因其书法成就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后人尊称他为“书圣”。正是由于王羲之的书法极为珍贵,东晋之后的历代帝王常亲自下令和指派最好的书法家对王羲之的真迹进行临摹,《快雪时晴帖》就是唐代的摹写善本。

众所周知,纸张非常脆弱是不容易保存下来的,中国书法史之所以能够绵延发展,这些精良的摹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王羲之生活的东晋到今天,中国书法史一大半都笼罩在他的影响之下,他的作品被历代书法家与收藏家欣赏、临摹。

王羲之留传至今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问候报讯的书札,在中国古代称为“尺牍”。一般传递简短信息的书札在事后都会被丢弃,很难会被保存下来。但是,有一部分王羲之的尺牍却被小心地收藏起来,并且以各种复制方法留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神乎技矣”的书法成就。

1600多年前,从浙江绍兴发出的这封信不仅承载了王羲之的消息,还背负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重任,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在《快雪时晴帖》这封仅短短28个字的书札中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羲之顿首”为起首语。这种日常问候的尺牍,通常由报名、具礼开始。“顿首”原义为“磕头”,用于书信的首和尾以表敬意。“快雪时晴”就是今天下雪了,但是很快就放晴了。王羲之在快雪时晴之际写下这封短短的书简也是对节候的描述。“佳想安善”是一句问候语,是想必你身体康健,事事如意的意思。“未果为结力不次”是这封书札的正文。“未果为结”的意思是,你交托我的事情还没有结果。“力不次”是书信客套语,表示勉力禀告、力有不逮,有抱歉的含义。最后以“王羲之顿首”署名。而“山阴张侯”四字与正文笔法不合,后世书法家普遍认为这是临摹者自称;或者是收信人的名字,本来应该在信笺的封面,后人将这四个字摹写在了同一张纸上,有学者怀疑乃是赵孟頫所为。

《快雪时晴帖》共4行28字,通篇以行书为主,并有楷书严谨的笔意,楷书是将隶书的笔画简化,字形由扁改方,是现代人辨识率最高的字体,行书实际上是楷书的草化,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使人难以辨识。其中“顿首”“果为”等字是连笔草书,后人对这幅作品的书法描述是:运笔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布局疏朗,结体匀整安稳,显示出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与流利秀美的意致,用墨清和爽朗,浓淡适宜,南朝梁武帝曾评价王羲之的字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王字兼具的潇洒与雄劲之美都在《快雪时晴帖》中得到了很好的再现。

经后世学者研究,《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此外还有《丧乱帖》《孔侍中帖》《奉橘帖》《十七帖》《姨母帖》《乐毅论》《寒切帖》《黄庭经》《此事帖》《长风帖》《东方朔画赞》《游目帖》等。

唐初时唐太宗将《快雪时晴帖》赐丞相魏徵。宋初为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所得。后为宋徽宗宣和内府收藏。南宋初入宋高宗内府。后入元内府。其后为涿鹿冯铨所得。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得到了《快雪时晴帖》,并将此帖装裱成“册”的形式。《快雪时晴帖》千余年间历经无数藏家递藏,题跋数量多,鉴藏印章更是目不暇接,可见确实弥足珍贵。乾隆皇帝极为珍爱《快雪时晴帖》,在得到之后的50多年间在册中书写了题记70多则并亲绘两幅图画,一生之中更是临仿此帖不下百余次,直到83岁视力退化无法再继续临摹时,还命臣子董诰代笔继续。后来他又陆续得到《中秋帖》和《伯远帖》。

《伯远帖》是王珣给亲友的一封信。乾隆遂将此帖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同储于养心殿西暖阁(原名“温室”),专门命名为 “三希堂”,意思是储存三件稀世之宝的居室。

1911-1924年,在溥仪出宫以前《快雪时晴帖》仍在养心殿。1924年溥仪出宫时,因仓促起身未携带随身衣物,次日命宝熙到养心殿取衣物,出神武门时经警官白桂亮检查,在衣服中包着一个手卷,白桂亮当即予以扣留,这就是《快雪时晴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

《中秋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代表作之一。这件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以草书写就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共3行22个字。这22个字辨识虽然不难,但是读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应该怎样断句,更不知道要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经后世学者研究,普遍认为《中秋帖》并不是王献之的真迹,甚至连摹本也不是,而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临摹的部分《十二月帖》。既然是临摹,那为什么我们会看不懂内容的意思呢?其实是米芾在临摹的过程中删去了其中的“十二月割至不”等字,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达到通篇笔调首尾一致的效果,因此造成了前面所说的文辞不通的情况。

我们知道,米芾的临摹功底相当深厚,常常能以假乱真。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临摹过程中常会出现跟着感觉按一定节奏随意书写的情况,有时并不太关心字句的实际意义,增字减字的情况也是有的,我想也许是米芾临习《十二月帖》时情绪波动剧烈就忘我地随手写下了这样三行字吧。

《伯远帖》

三希宝帖的最后一帖就是王珣的《伯远帖》。王珣是王羲之的远房侄子,和王献之一样属于王氏一门中的第二代书法家,被人称为“江左奇才”。王珣比王献之小6岁,他出生后3年王羲之就完成了旷世名作《兰亭序》。虽然辈分和年龄最小,但他的书法成就被后世鉴赏家和收藏家普遍认可,《伯远帖》的珍贵程度在乾隆皇帝眼中不亚于另外两帖,足可并称“三希”。《伯远帖》的珍稀程度除了有王珣书法成就的因素外,经后世学者研究,认为它与另外两帖的根本不同在于,《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其实皆为后世书家临写。三希至宝中只有《伯远帖》是晋人墨迹中唯一具有名款的真迹,也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

《伯远帖》在“三希”里居中,纵25.1厘米,横17.2厘米,5行47字。因首行有“伯远”二字得名。《伯远帖》也是一封简札。大意是:伯远在同族中,是大家寄予厚望的人。他身体不好,但一直想远游。刚获得出游的机会,不幸没有完成,远隔山岭,不能去看他了。虽然仅有寥寥数语,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难掩的痛彻心情,与人倾诉天各一方的惆怅。这幅作品点画给人以震动之感,线条给人以流动之美,笔力清健俊秀,用笔率真随意。也许正是简札这样自由的书写形式保持了书法家最自然的书写状态,行笔时不假思索,不修饰不刻意,因此能成就水平更高的书法作品。

一封传递简讯的书札成为后人临摹仿效的范本,这是王珣当时写书信时所没有想到的。这种偶然为之成就的经典已经不可复制,后人只能在反复临摹中去体会和把握,以求无限接近那曾经瞬间凝成的永恒。

0 阅读:1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