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71):皇上一看,这是要散伙吗?

六十秒历史 2024-07-22 06:56:52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63)

李亨不同意打范阳,说想让老爹早点回家,意思要先打长安。

对李亨这个决策,批评的比较多。

主要说他有私心,得位不正,所以想早点立下复国大功,免得夜长梦多。

他说要迎回太上皇,其实在暗示李泌:我这接班手续还没办呢,扯那么老远干啥?

李泌当然懂李亨的意思,你是老板你说了算,只好集中兵力先打长安。他提出那些消耗敌人、摧毁老巢、瓮中捉鳖等等的计划,通通作废。

事后看,李泌预测很准。朝廷果然收复两京,叛军果然死灰复燃,叛乱果然没完没了。这就导致一种说法:因为李亨的私心,断送了清除安禄山影响的大好机会,造成唐朝从此陷入军阀割据。

这是一个误解。

可以假设一下:换李隆基上,或者李隆基跑去四川前,已经传位给李亨,那种情况下,会不会按李泌的方案办?

大概率还是不会,道理很简单:风险。

底下只管提建议,老板必须考虑风险。

李泌这个建议,风险大不大?

相当大。

他的计划分三步:东西牵制、直捣范阳、决战中原,第一步就差点翻车。

如果不是冒出个天才李光弼,太原就要失守,朔方根据地都可能不保,还谈什么东出太行、牵制河北?

所以想法很好,但朝廷的实力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计划,换句话说,计划可行性不高。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实际上,全部主力用来对付长安,仍然啃不动。

至德二年(757)二月十日,李亨抵达凤翔,二十日,新征召的部队集结完毕。李亨派王思礼等人带领,驻守武功,作反攻准备。

结果叛军先打过来了。

打仗就是这样,你有计划,敌人也有计划,而且互相都要破坏对方的计划。你想反攻,敌人会乖乖站那里等你打?

二月十九日,叛将安守忠率先向武功发起进攻。

官军‘战不利’,扛不住敌人进攻,退守扶风,叛军进逼凤翔。

“凤翔戒严,中官及朝官皆出其孥,上使左右巡御史虞候书其名,乃止。”

情况危险到什么程度?城里的干部纷纷把老婆孩子送出城外。皇上一看,这是要散伙吗?命令纪检干部,核实登记跑路人员名单,这才稳住局面。

武功战败,说明什么?说明新集合的部队战斗力一般。

用这么一支部队,机动几千里去打老狐狸史思明,你说风险大不大?

所以李亨的决定,有私心的成份,但主要是规避风险,总的来说,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决策。

虽然定了打长安,无奈新来的部队打不过,不但打不过,简直临时中央都要被端掉。情急之下,李亨再次调整计划,召回派往河东(山西永济)、从东边包围长安的郭子仪。走到这一步,李泌的计划已全盘作废。

召回郭子仪的同时,下了一道升职命令:

“以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使将兵赴凤翔。”

为啥好好的又加官进爵?

因为心里有愧。

哥舒翰兵败潼关后,朝廷手里只剩下朔方一军。一军独大,李亨心里面是不乐意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派谁打长安。

打长安是最重要、最荣耀的任务,正常应该派实力最强的朔方军,他偏偏两次派给了其他人。

第一次是房琯,第二次是王思礼,他们带的部队,骨干来自西部的河西、陇右、安西三军区,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李亨在牵制朔方军、搞平衡。

但是这几个军区的主力,跟随哥舒翰在潼关被歼,实力大大下降,第一次‘陈涛斜’之战、第二次武功之战,都吃了败仗。在现实面前,李亨不得不低头,回过头来用郭子仪。这个时候,不给点表示行吗?

给郭子仪提作一品司空,又封作全军副总司令,就是在表明一个态度:不琢磨了、不摇摆了,铁了心就用你朔方部队。

随着朔方主力的到来,长安方向局面得到扭转。不过,仅仅是扭转,不是翻转。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13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