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1851-1866年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个绕不过的阶段,与清政府对峙14年,席卷18个省份,攻占600多座城池。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放下身段向西方学习,中国仍在旧轨道上爬行前进;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好友左宗棠、弟子李鸿章等汉族军阀趁机坐大……
广东省作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摇篮,之前一直游离于中国历史的边缘。相较于中部和北部的许多省份,汉人向广东地区的迁徙要迟滞许多:移居至其东北部海岸地区潮州附近的人大多数来自福建省,而中西部地区的则多从北方移居而来。来到这一地区之后,汉人开始与当地的越人(即壮族)融合通婚,将传统的中国文化扩展到这一省份;并且吸收当地的语言和习俗,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粤方言和粤文化。
随着 1644年满人攻陷北京以及明思宗(崇祯帝)的自尽,一些南方的省份试图复辟明王朝。前三次这样的尝试包括:福王朱由崧政权(弘光朝,1644年建立于南京)、唐王朱聿键政权(隆武朝,1645年建立于福州)以及朱聿键的弟弟朱聿 的政权(绍武朝,1646年建立于广州), 但它们很快都被八旗部队和忠于满人的汉人军队镇压并消灭。绍武建政仅仅两个月之后,清军在广东的总指挥官李成栋便率军冲入广州城,朱聿鐭和许多支持绍武政权的文人及百姓均殉难于是役。
被满人占领前后,广东还有许多抗争的形式:无数粤人冒着生命危险骚扰八旗兵丁,散播反清诗歌,以及参加底层群众的秘密反清结社天地会(三合会)。满人对这种广泛的反清情绪进行了无情的暴力镇压,使百姓愈加痛苦。另外,康熙朝前期,广东许多沿海地区强制性的人口迁移,也造成了民间的苦痛。当时,台湾岛被郑成功(国姓爷)的后人占据。从那里来的舰队经常流窜到福建和广东的沿海村落进行补给并收集情报。为了杜绝此类情况, 清廷发布“迁海令”, 命令所有这些村落向内陆迁移约五十里。村民们对这项命令屈意顺从,并且拖延执行,清政府很快便派出了军队和下级官僚强制迁移,同时索要贿赂,攫取民财。
1850年,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在那之前,中国对世界并非茫然不知。一个未被开发的农业国、是无法容纳西方工业化之后的过剩产能的,于是中西之间的贸易失衡在1840年代不可避免地大爆发。
金田起义到盛极一时
洪秀全,本名仁坤,字火秀,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十日(1814年1月1日)诞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7岁开始,洪秀全开始念私塾。16岁后,洪秀全一边种地、教书,一边指望通过科举寻找出路。但一连四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世事的不平、朝廷的腐朽,以及多次的赶考不中,洪秀全立在船头,看着滚滚的浪花,喊出了“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坤乾”的豪言,立志彻底推翻清朝、重整乾坤。
洪秀全根据基督教传道书《劝世良言》中的一些教义,结合中国历代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富”、“平等”的口号,1843年与同乡同学冯云山创立了宗教组织——拜上帝会。次年,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组织群众,开辟革命基地,并将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吸收进拜上帝会。
道光二十五年(1845)后,洪秀全又陆续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奠定了拜上帝会的理论基础;道光二十七年(1847),洪秀全还制定了《十款天条》,作为会员的守则。道光二十九年(1849)前后,广西连年闹灾,天地会纷纷组织起义。
1850年7月的时候,洪秀全与冯云山秘密藏在花洲山人村中,开始部署起义的相关工作。他们下达了团营令,要求那些拜上帝会会员将田产变卖之后,在广西省金田集中起来。洪秀全讲团营的指挥部就设立在金田村中,并在金田、花洲等地秘密制造武器。各地的拜上帝会人员认真地操练着,他们进行着军事训练,准备着武装起义。这时,道光皇帝已死了近半年,继位的咸丰皇帝闻讯,于10月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来镇压。11月,林病死于赴任途中;咸丰皇帝又命李星沅当钦差大臣,督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湖北六省清军“会剿”。
拜上帝会的成员,在金田附近的蔡村江木桥设伏,一举歼灭了清军。木桥之战后的第十天,即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的38周岁诞辰。这一天,万人齐聚举行了隆重的祝寿庆典。洪秀全在金田村庄严宣告正式起义,后建国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并颁布简明军律。
9月25日,起义军再败向荣率领的万余清兵,攻克广西重镇永安州(今蒙安)。在这里,洪秀全颁布了天历、制订了制度,下诏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翼王,基本建成了太平天国这一农民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势如破竹,风卷残云攻下江宁(今南京),随后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两百年的大清王朝面临从未有过的重大危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领导人如果适时调整方略,即便不能北伐成功,也有机会南北分治,形成以长江为界的政治格局。不过洪秀全却想一步到位,提出个理想国设想。
建都后,洪秀全根据《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中阐述的平等思想而提出来《天朝田亩制度》,成为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为:第一,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帝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第二,规定县以下行政制度,设立各级乡官,并规定乡官的保举,升贬、奖惩办法。凡居民25家为“两”,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教育、宗教、司法以及地方武装等工作。第三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第四,废除封建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虽多次颁布,但未实施平分土地的规定。
天国一开始纪律是很严的,也都能遵守,行军秋毫无犯,临阵各尊约束,每攻城略地,所扰的也都是官绅富室大家,淫掠焚烧之事甚少,其规则是但杀官兵,不杀百姓,专虏城市,不虏乡民,所过之处,攘夺衣物散给贫者。太平天国辖境内秩序良好,赏罚明,号令严,鸦片禁吸,人人皆有职务,衣食无虞,精神焕发。正是有这种美风,所以百姓不待胁迫,自愿加入;未“解放”的地方百姓,甚至欣盼太平军的到来,人民争杀清军以迎。
昙花一现,被中外绞杀
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各国当时利益所在。太平天国在这些地区貌似稳固控制局面后,列强无法淡然漠视,他们尽管与清朝定有外交条约,但出于利益考量,打算在清廷和太平天国两边下注。当美国公使麦莲冲破重重关隘尝试着与太平天国建立某种联系时,被太平天国拒绝。1854年5月30日,行抵南京城外的美国公使麦莲收到太平天国领导人罗苾芬、刘承芳复信,指责美国人写给太平天国领导人的信不合礼仪,不够礼貌,并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宽容美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美国视太平天国为长江流域一个政治实体,愿意打交道,愿意交朋友。只是,太平天国对外部世界有所保留,所以麦莲不得不放弃与太平天国建立联系的尝试。
与美国的外交动向非常相似,英国公使包令也在这个时候委派专使前往南京,一方面观察长江流域动态,另一方面试图打开与太平天国联系的通道。“温文尔雅”的英国人依然没有获得太平军将领的好感,这些将领并没有从共同的基督信仰上善待英国人。两天后,太平军将领明白拒绝了英国人的请求。英国人不再温文尔雅,而是愤怒复信太平军将领,抗议这些不友好的限制,并要求太平军对于他们的三十个问题给予明确答复。英美外交在太平天国那里都吃了闭门羹,放弃了幻想,转投清政府去了。
太平天国定都后,钦差大臣向荣、琦善分别在孝陵卫和扬州建立了围困天京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此前,咸丰皇帝还谕令全国十省43名在籍官僚为督办团练大臣,大办地主武装,镇压革命。大办团练中最卖力的,是在湖南湘乡居母丧的清朝礼部左侍郎曾国藩。他以程朱理学为指导,以罗泽南、彭玉麟等为骨干,以封建宗法关系为纽带,很快就练成了一支由同学、同乡、师生、亲友组成的地方武装,在水、陆两方面与太平军作对。
为了彻底推翻清朝,同时粉碎敌人的进攻,太平天国定都后不久派兵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的胜利,把咸丰皇帝吓得要逃往热河,京中官绅逃走的达三万多户。北伐军纵横万里,在一无援军、二无粮饷与寒衣的情况下,一直苦斗到咸丰五年 (1855) 5月才最后落败。
在北伐的同时,洪秀全又派胡以晃、赖汉英率军西征。西征军很快拿下安庆、九江、汉口、汉阳。次年初攻打庐州、黄州时,安徽巡抚江忠源、湖广总督莫文镕均因兵败而投水自杀。5月,大败湘军于靖港,几乎全歼湘军水师,气得曾国藩投水自杀,被幕客章寿麟救起才没死。西征军的胜利,控制了长江中游,拱卫了天京,并为击破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创造了条件。
可惜的是,太平军的各大天王,明显不具备领导太平军走出困境的能力,率先腐败起来,营建宫殿,娶妻纳妾。接着又发生内讧,在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只是精神领袖,军政实际上由东王杨秀清控制,无东王则无天国那样大的家业。不甘心被架空的天王授意北王杀东王全家,引起天国众怒。而杨秀清一死,也基本上预示了天国必亡的结局。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多亏又出了陈玉成、李秀成这些忠勇善战的将领,才又延续了一段时间。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短暂的太平天国落下帷幕。
太平天国失败可总结很多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当定都后与清政府的战争进入僵持阶段,洪秀全等领导人继续用战争状态非常手段管制人民,继续实行男女隔离制度,肯定影响士气,影响民众的向心力。
在经济制度方面,太平天国长时期实行圣库制度,自金田起义到革命失败,这一制度都没有调整。圣库制度在战争状态下有利于保障军队供应,吸引穷苦民众参加革命,保障军队纪律等,都有积极作用,但当定都后,当统治成为常态后,太平天国领导人还用各种理由坚持圣库制度,将城市居民纳入圣库制度管理范畴,强制性要求“人无私财”,大公无私,毫不利己,这就违反人性,相当于将一个非常完美的社会架构强加给人民,强加给社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和社会生产力的。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太平天国确实留下了一笔最重要的遗产。孙中山从小就全神贯注地倾听村里的太平天国亲历者讲述故事,了解到那些英雄史诗般的战斗传说。1904年,孙中山在刘成禺《太平天国战史》的书序中写道: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知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逸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平遂底于亡。
孙中山先生把洪秀全和朱元璋相提并论,同样把曾国藩之流称为“汉奸”。不难看出,孙中山提出的最高政策理念“三民主义”,除了后来的“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这一条便是对太平天国精神的重新阐释。
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清朝只能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援,维持濒临绝境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兵权财权进一步落入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之手,造成晚清皇权旁落总督巡抚各白为政的局面,从而失去了皇权对地方的控制力。
不管太平天国运动是革命还是内乱,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将战前的人口数据与1911年宣统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推算太平天国战争仅给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五省直接造成的死亡人口至少达到5400万,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战场如湖南、广西、福建、四川等省的人口损失,那么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在1亿以上,直接造成的死亡人口高达7000万。
以往的农民起义大多数因为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或者是政治黑暗等原因造成的,而太平天国运动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还增加了帝国主义列强这一条。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搜刮,导致清政府将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
农民是有阶级局限性,但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就看谁去领导,看谁去规范!在当时的中国,农民们也没太多选择。你不站在太平天国这边,想必就要站卖国的清政府、残民虐民的地主豪绅、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那边了?
星星之火封建地主挡不住,江南大儒挡不住,帝国主义挡不住,卖国买办也挡不住,革命的火种会一直烧下去,直到后世有了煌煌炬火,以燎原之势烧光那个黑暗、腐朽、吃人的旧世界。四海翻腾云水怒,九州震荡风雷激,扫除一切吃人鬼!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用户85xxx42
太平天国最大的功绩是让汉人重新夺回了国家权力,为清退位,民国建立,民智开启作出了去朽贡献
用户10xxx55
内耗把太平天国搞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