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趋势:美国可避免的死亡人数正在上升

拉拉康康 2025-03-30 02:02:12

美国各州的可避免死亡率都在上升,这与全球趋势相反,尽管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很高,但它也暴露出该系统中存在着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从 2009 年到 2021 年,美国每个州的可避免死亡人数都有所增加,而大多数其他高收入国家的可避免死亡人数则有所下降。

当有人死亡时,医疗专业人员通常会检查死因,以评估是否可以预防,无论是通过接种疫苗等公共卫生措施,还是通过抗生素等及时的医疗治疗。这些被称为可避免的死亡或可避免的死亡。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这些死亡人数一直在稳步下降。

然而,在美国,可避免的死亡人数十多年来一直在增加。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强调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所有 50 个州的死亡率数据,并将其与其他 40 个高收入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成员国,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和冰岛等国家。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从 2009 年到 2021 年,美国的可避免死亡率恶化,而欧盟和 OECD 国家的可避免死亡率普遍改善——除了2019 年至 2021 年的COVID-19大流行期间。

与其他高收入国家不同的道路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服务、政策与实践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Irene Papanicolas 表示,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医疗保健系统和公共政策中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可能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我们早就知道美国的预期寿命越来越短,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发展轨迹与其他高收入国家不同,”Papanicolas 教授说,他也是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中心的主任。“其他国家在通过预防和治疗减少可避免死亡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但在美国,这些死亡人数却在增加。”

研究人员将美国各州的死亡率数据与类似规模的高收入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并且使用总体数据将美国整体与其他国家的总体进行比较。

平均而言,美国每 100,000 人中可避免死亡率增加了 32.5 人。相比之下,欧盟国家每 100,000 人中可避免死亡率减少了 25.2 人,经合组织国家每 100,000 人中可避免死亡率减少了 22.8 人。

“这有点令人震惊,”Papanicolas 教授说:“我们发现,虽然可避免死亡率因州而异,但美国所有州的情况都在恶化。”

以纽约州为例,2009年至2019年,每10万人中可避免死亡率增加了4.9人;在西弗吉尼亚州,每10万人中可避免死亡率增加了99.6人。

可预防原因的死亡率普遍增加

当研究人员检查可避免死亡的原因(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败血症或阑尾炎等可治疗的疾病,以及可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预防的疾病,如宫颈癌、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时,他们发现,美国每个州因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都在增加

“关于美国可预防死亡的讨论很多,比如与毒品有关的死亡或自杀,这些确实占了这一趋势的很大一部分,”Papanicolas 教授说:“然而,我们发现几乎所有主要类别的死亡人数都在增加。”

Papanicolas 教授指出,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一些州的癌症死亡率正在下降。

研究小组发现,美国的医疗支出与可避免死亡率之间没有明显关联,这意味着在医疗保健上花费更多的州并不一定表现更好。另一方面,在这项研究评估的高收入国家——包括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和土耳其——医疗支出越高,可避免死亡率就越好。

Papanicolas 教授表示,这些发现尤其令人担忧,因为美国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分析中的任何其他国家都要高。“结果指出了美国及其所有州都在应对系统性因素。”

分析涉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 75 岁以下人群死亡率数据。医疗支出数据来自美国人口普查局、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精算师办公室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医疗支出数据库。

Papanicolas 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以该团队先前的研究为基础,旨在呼吁美国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解决日益扩大的死亡率差距。展望未来,研究人员计划研究美国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Papanicolas 教授强调:“看到美国的不同之处确实值得思考,但我们接下来想探索的是其他国家正在做的事情,美国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可避免的死亡人数。”

参考文献:Irene Papanicolas、Maecey Niksch 和 Jose F. Figueroa 撰写的《美国各州和高收入国家可避免死亡率》,2025 年 3 月 24 日,JAMA Internal Medicine 杂志。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5.0155

文章来源:布朗大学(Brown)

免责声明:康加号致力于健康常识分享,内容根据公开资料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线留言删除。文章旨在介绍健康科学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诊疗。

0 阅读:0
拉拉康康

拉拉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