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下半场:由够住向住好的破茧成蝶。

成都楼市观察说 2024-03-26 00:37:46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楼市境况犹如沧海桑田。

大部分人的声音,要么是经济大环境不好了,要么是归咎于楼市分化来临,要么就是国家决心整顿房地产市场。

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也都是肤浅和表面的,都不深刻和全面。

大环境不好,是市场端原因;楼市分化,是需求端的原因;所以国家整顿房地产行业,这个并不是向大家想象的一样,不是为了打压而是为了使其更为健康持续向上的发展。

引起这一系类变化的本质,其实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楼市下半场的根本矛盾推动点已经发生变化,简单总结来说,就是下面这句话:

中国楼市,正在由够住,向住好的阶段发展,这是个破茧成蝶的长期过程!

破茧成蝶阵痛在所难免

如果大家了解房地产的前世今生,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那么就自然就会明白:

为什么过往十来年会迎来楼市的黄金时期,只因为它是应运而生的天之骄子!

四十年前,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一大家子五六个人,吃喝拉撒都挤在一个十来平米房子的感觉。

不是一家两家如此,那个时候,整个国家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四平米,即便是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也没有超过8平米。

40年前住房

于是从78年开始,国家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准备:

1978年,住宅商品化、土地产权开始提上了研究范畴,

1979年,商品房住宅试点,我国第一批商品房由此诞生,

1980年,住宅商品化,我国有了史以来第一家房地产公司,

1981年,有了第一家全国性房地产开发公司、第一个建筑招标工程、第一家物业公司,

1982年,土地国有化。1983年,房地产预售。接下来的两年是关于深圳速度和强哥的事,暂且不提。1986年,提出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划分、归属、确权与管理的土地管理法。1987年,深圳首次公开拍卖一50年使用权土地。1988年,内地首家房地产中介企业深圳市国际地产咨询公司诞生。

一个国家,整整十年时间,只为了铺垫和造势,你就能明白后续这个行业的能量,会多么的巨大!

国家支柱行业

所以,房地产接下来的三十年,成了唯一的国家认可的国民支柱行业。除此之外,最为显著的结果就是,从四十年前不足4平米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如今的41.76平米: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

换句话说,从房地产的前世今生来看,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根源和最关键的,就是为了让居民享受更加宽敞的的居住条件。

用矛盾论来分析,过往三十年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最关键因素,便是居民对居家面积的矛盾。

可是疫情之后,特别是解封之后,中国楼市却又突然的陷入了整体低迷,这又是为什么呢?

表面的原因,还是那么繁芜冗杂,各种各样。

有的厌恶不断升高的房价,有的归咎大环境不好,还有的说是影响了大家的幸福感,也有的说是压住年轻人的大山等等。

从矛盾论来讲,其根本原因,还是房地产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

房地产已经完成了够住的历史任务,正在逐步向如何住好的阶段过渡和转变。

第四代住宅,设计理念的探索

现在大家听得最多的,估计就是楼市分化这个词语了。楼市分化的根源动力,就来自于想要住得更好这个真实需求。

如何叫做住得更好?

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房子地段好一点,配套好一点,交通医疗教育等等更好一点;小的方面来说,就是面积更大一点,户型设计更合理一点,楼盘品质更高一点,物业管理更舒适一点等等。

这就是房地产的第二个历史任务,需要更多的向如何住的更好过渡。

然而,这个历史任务可就比第一个历史任务,艰巨的多了。

够住,只需要大肆扩张建房子即可,但是住好这个要求,就更加复杂的多了。

这个从市场结果端,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就成都而言,越是核心地段的房子,反而价格还在坚挺和微涨。特别是那些单价远超三万的新房,品质更高设计理念好,有条件的人都不怕贵,只怕抢不到。

而在二手房市场中,更是直观直白的。郊区或者远大破的房子,不是降价就能卖的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卖掉的问题。

楼市分化

房地产行业如何完成第二历史任务?

这个就不是小小的观察员能够阐述明白的了,不是不说,确实是力所不及,思所不达。

按照推测的话,应该是旧城改造、主城回归、保障租售房并举、城市功能分区等一系列措施来逐步实现。

成都楼市观察员,一个有专业、有态度,三观比五官还正的良心观察员,值得信赖和支持!

0 阅读:0

成都楼市观察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