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评价麦克阿瑟:他要是我部下,我非毙了他不可

漫步史书 2024-07-02 09:40:48

1951年12月31日,为了打破美国政府打着“先停战,后谈判”的幌子以图卷土重来的打算,中国人民志愿军连同朝鲜人民军决定越过三八线,发起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志愿军在此战中统一集中了六个军,在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的协助下,对依托于三八线设防的“联合国军”发动猛攻,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中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韩先楚亲率三个军强势越过临津江打进了汉城。

消息传回国内后,引起国人振奋。

一次,秘书在给陈云读报的过程中,读到了这一消息,陈云古井不波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看来这个麦克阿瑟要栽在我们韩将军的手里了。”

有意思的是,麦克阿瑟吃了连番败仗后,不仅没有吸取教训,反而还叫嚣要对中国全面开战,并要求对中国东北境内军事目标进行打击。

当然,也因为第四次战役期间,李奇微出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前线局势暂时被稳定下来,早就对麦克阿瑟不满的美国军政当局撤掉了他的职务。

麦克阿瑟就此黯然回国。

整个抗美援朝期间,所谓的“联合国军”总共有三任司令——麦克阿瑟、李奇微以及克拉克。

克拉克到朝鲜战场的时候,战场形势基本上已经固定,他没有太多发挥的机会。

对我军而言言,比较公认最难缠的对手无疑当属李奇微。

李奇微是在第四次战役期间,发现了志愿军后勤上的缺陷,所以制定了专门的战术“礼拜攻势”,给我军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就连彭老总也认为,李奇微很难对付。

倒是相比之下,麦克阿瑟显得不值一提。

麦克阿瑟成名于二战时期,后来被美国塑造为“二战名将”,可从后来收集的资料来看,这位号称“美国名将”的人,在二战时期居然没有很拿得出手的战绩,反倒是被人吹捧比较多。

纵观麦克阿瑟军旅生涯,我们会发现一个颠覆认知的事实。

麦克阿瑟本身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曾担任过美国驻菲律宾总督,所以也奠定了麦克阿瑟与菲律宾不解的缘分。

不夸张的说,父母的教育对麦克阿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麦克阿瑟从小就自命不凡(也可以说是自大),他始终坚信,自己未来会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父母对麦克阿瑟的教育,可以用苛刻来形容,特别是他们在意识到其他子女都没办法塑造成才以后,对麦克阿瑟的要求就更严格。

麦克阿瑟13岁时,母亲拎着一捆报纸,要他把报纸卖掉,结果第一天出门去,报纸一张也没买,母亲严厉的斥责他为什么,小麦克阿瑟解释:

“那些男孩儿不让我买!”

原来当时卖报纸的绝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以这个为生,所以后来就团结在一起,形成了类似于帮派一样的组织,他们当然不可能容忍一个新人加入进来。

麦母当然不管这些,她严厉的对儿子说:

“明天你还出去把报纸卖完,否则别回来。”

第二天,麦克阿瑟出门去,回到家里鼻青脸肿的,似乎是挨过揍,但意外的是报纸卖完了。

也因为家里崇尚的是虎式教育,所以也奠定了麦克阿瑟崇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对麦克阿瑟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生经历。

不过,麦克阿瑟家族本身就有关系,当年他父亲考西点军校,就是靠祖父的关系,后来他的父亲也打算动用这层关系,但前后找了两任总统(一前一后),都被婉言拒绝。

没办法,麦克阿瑟只能自己考,家里动用关系为麦克阿瑟找来了一个高中校长辅导他功课,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时西点军校主持入校考试的,是麦克阿瑟爷爷的老朋友,后来负责评卷的三个学校校长,有两个都是老关系。

得益于此,麦克阿瑟很轻松的就考了第一名。

凭借家庭的关系,麦克阿瑟在军校的生活很滋润,后来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军旅生涯也几乎被铺平了道路。

从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不难看出,他其实没有多少在基层部队带兵的经历,他曾给自己的父亲担任过随从参谋、给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任军事副官,父亲去世后,麦克阿瑟被调回华盛顿照顾家庭,同时在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参谋部任参谋。

年纪轻轻的麦克阿瑟,几乎走完了一个普通士兵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完的路。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全美抽调兵员组建了第42师,麦克阿瑟出任第42师参谋长,因为该师兵员来自全美各地,麦克阿瑟给这个师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彩虹师。

麦克阿瑟调一线以后,有了正式参战的机会,总而言之是立下了不少战功,一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出任了代理42师师长。

1919年,麦克阿瑟从欧洲回国以后,正式出任西点军校校长,是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麦克阿瑟出任西点军校校长以后,给这个陈旧的、迂腐的军校带去了新的生机,因为这所军校在当时已经严重落伍,麦克阿瑟成功使得这所军校迈入现代化。

不夸张的说,西点军校能有如今的地位,和麦克阿瑟的关系非常大。

麦克阿瑟一路走过来,虽然没有什么太出色的战例,但职务却晋升的很快,相比之下,人们更多的是关心他的花边故事,而不是他的能力。

1935年,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任职期满后,接受了菲律宾自治政府奎松的邀请,出任奎松的军事顾问,不久后又接受奎松授予的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麦克阿瑟从美军退役,同年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麦克阿瑟再度受到征召入伍,出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美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越岛进攻。

当然,那时候的麦克阿瑟看起来似乎是大权在握,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作为,因为美国当时的战略重心在欧洲,麦克阿瑟其实得不到太多支持。

不久之后,日军进攻菲律宾,拥有有1.9万人美军、11.2万人菲军的麦克阿瑟甚至挡不住日军一轮波次的进攻。

麦克阿瑟军旅生涯首次作为统帅大军的主帅,就遭遇如此惨败。

据说麦克阿瑟即便是在前线大败之际,仍然保持奢靡的生活作风,甚至还被爆出多次丑闻,当时巴丹半岛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麦克阿瑟狗,躺着心发颤,不怕遭突袭,不会挨炸弹。麦克阿瑟狗,吃喝在巴丹,且看他部下,饿死无人管。”

当时,随着日军进攻,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也受到威胁,美国政府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想起了困居巴丹半岛的麦克阿瑟,将之任命为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

麦克阿瑟为了不让人说他是从巴丹半岛逃走,甚至还要美国总统下令要他离开。

有意思的是,本来是从巴丹半岛上撤离,麦克阿瑟却因为在哪儿抵挡日军进攻十周,而被美国政府授予他一枚国会荣誉勋章。

好在到了澳大利亚以后,麦克阿瑟发誓雪耻,挫败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战略企图,扭转了这一地区不利的态势。

有意思的是,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宣称自己是跳岛战术的发明者,但实际上,这个战术很早被时任美国海军总司令的欧内斯特·金上将提出,只是因思想太过超前而被否决。

1943年8月,美英最高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命令指出执行“跳岛战术”,绕开拉包尔。麦克阿瑟还曾表示反对,但迫于是最高司令部下达的命令,麦克阿瑟无奈选择执行。

直到后来“跳岛战术”成功以后,麦克阿瑟才接受了这一战术。

二战胜利后,麦克阿瑟一下子被塑造成为英雄,这也让他越来越骄纵,美国总统杜鲁门曾数次邀请他回国参加庆祝胜利活动,都被麦克阿瑟以日本的“形势复杂而困难”为由加以拒绝。

麦克阿瑟当然不肯回国,他在日本过得几乎就是皇帝般的生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挽救李承晚政权,美国介入了朝鲜战争,并操纵联合国通过了组成“联合国军”的决议。

杜鲁门任命在日本的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对于朝鲜战争的爆发,麦克阿瑟一开始是兴奋异常,甚至把这场战争称为是“老兵的恩赐”,竭力主张扩大侵略战争。

迪安的美第24师被派到朝鲜半岛后,几乎全军覆没,麦克阿瑟并没有吸取教训,仍然竭力鼓吹扩大战争,甚至未经美国政府同意,擅自到台湾联络蒋介石。

至此,麦克阿瑟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为了挽回朝鲜战场上的颓势,麦克阿瑟提出在人民军后方施行军事登陆,也就是后来的仁川登陆。尽管从战略上来讲,仁川登陆或有可取之处,但此战无疑是麦克阿瑟进行的一场豪赌。

从短期看,麦克阿瑟确实赌赢了,但长远看,他却输了。

随着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后,不断抵近鸭绿江边,中国也不能再无视。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可自始至终,麦克阿瑟都忽视中国参战,甚至内心还期待中国能参战,可很快中国人就给他上了一课。

麦克阿瑟指挥大军兵分两路进军鸭绿江,两线之间间隔达80多公里,虽然距离很近,但中间相隔狼林山脉和太白山脉等大山阻隔,根本无法取得联系。

这无疑给了志愿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彭老总甚至说:

“我要是杜鲁门就撤麦克阿瑟的职!分兵冒进,两翼分割,十足一副挨打的架势。”

韩先楚也顺着话茬接过来说:

“他要是我的部下,我非毙了他不可,一个连长都不会这样干。”

志愿军入朝两个多月,就把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赶到了北纬37°线附近地区,这还是在后勤、武器装备全面落后的情况下。

麦克阿瑟吃了这一揍以后,仍然疯狂叫嚣要开始全面战争,但美国政府这时已经听不进他的吹嘘。

不过即便如此,回到美国以后,麦克阿瑟仍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带着这份虚幻的荣誉,离开了军队,直至去世。

5 阅读:5218
评论列表
  • 2024-08-26 17:28

    我们的将军元帅都是靠军功升起来的,它们不知道靠的啥!

    泥丸函关 回复:
    麦克阿瑟是官二代,不信你可以查一下。
  • 2024-07-26 08:41

    麦克阿瑟经常打败仗。日本打东南亚,他的部下投降了。东南亚战场都是他指挥的。

  • 2024-11-03 11:02

    没与中国军人交战前,个个都是世界第一的名将

  • 2024-09-28 17:53

    没事谁不要命啊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