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司马氏三代经营,弑君篡夺曹魏基业,西晋立国灭吴

雁玉历史 2024-10-19 04:12:49

两晋时代,不论是国家内部还是南北双方都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政权存在期间,各种叛乱不断。虽然西晋和东晋两个朝代面临的内忧外患性质相距甚远,但是为社会及百姓带来的是同样的动荡不安。

从曹丕代汉开始,只经历的短短的三代国家权利便尽数归入司马家族手中。由于并非正统政权,司马家族的统治从一开始就深深打上了叛乱的烙印,贾南风一介女流,就搅得整个国家鸡飞狗跳,持续不断的内乱最终招致了西晋国家的灭亡。

司马氏父子篡位曹魏

司马懿一直是曹魏重臣,为司马氏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其子司马昭早有称帝之心,历史上也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可是司马昭时运不济,还未等坐上皇帝的宝座就一命呜呼了。可以说,司马昭的称帝之心,源于司马懿在位时期。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世家。历史上拥有司马懿一般雄才大略的人屈指可数。

公元208年,曹操出任丞相,司马懿的哥哥担任主簿,在曹操帐下做事。曹操听说司马懿聪明绝顶,英勇异常,雄才大略,便想要召司马懿入丞相府。孰料司马懿不愿辅佐曹操,便谎称身体有疾。没想到,曹操因此而大发雷霆。司马懿畏惧曹操的权势,只得应召入丞相府。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了很久丞相主簿。过了十年,司马懿开始辅助曹丕,之后再次辅助曹操处理国家大事。司马懿在多年的政治生活中显示出了其过人的才能。

公元219年,曹操听取司马懿的建议归还了部分东吴的属地,与孙权暂时结成了同盟关系。这次结盟的效果显著,在对战中孙权逼得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

不久之后,曹操去世,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这时,司马懿站出来主持了曹操的丧事,并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曹丕称帝后,司马懿的地位稳步上升,逐渐开始参与军政大事的决策,官至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司马懿受命辅佐其子主持朝政。曹丕的儿子曹叡虽然注意集权,但是在他的统治下,人民怨声载道,官员离心。司马懿见状开始收拢人心,为司马氏建立威信。

司马懿主持与西蜀的战争,抗击诸葛亮,并且平定了公孙渊等人的反叛,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随之也确立他在朝中不可撼动的地位。魏明帝曹叡性命垂危之际,将其子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之后,病故。

曹爽虽然很有权势,但却是个自负无能之辈。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轻松除掉了曹爽集团,独揽国家大权。

公元251年,太尉王凌发动叛变,企图推翻司马懿,而司马懿在成功讨伐王凌之后不久便去世了。可以说,司马懿为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并没有完全取代曹魏,但是却让司马氏最终掌管国家大权成为了历史必然。

大多数人对司马懿和司马昭的生平事迹谙熟于胸,却不太了解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确实,司马师没有成就像父亲司马懿和弟弟司马昭那样惊天动地的伟业,其光辉在历史上稍显暗淡。但实际上,司马师也是一位拥有超人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

司马懿离世后,司马师接替司马懿之位,继任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为朝中执掌实权的权臣。与司马懿相比,司马师更加注重笼络一些曹魏老臣,并巩固现有的制度以保持政权安定。司马师认为,眼下应该遵守前朝的章法制度,如果没有任何军事方面的行动,不应该妄加评议、改革,以免动摇朝廷根基。

司马师相对保守的做法并不代表他毫无政治上的野心和才能。司马师在位期间,对内竭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消灭叛乱者,排除异己;对外则提高了魏国的军事地位。

公元253年,司马师率领魏军打败吴军诸葛恪的围攻。公元254年开始,司马师联合弟弟司马昭铲平了夏侯玄等人的反叛势力,废黜了皇帝曹芳而改立曹髦为新帝。司马师巩固了司马氏在朝中的统治地位,为司马氏代魏铺就了另一段坦途。

司马师病故后,由他的弟弟司马昭接替了大将军的位子。有了司马懿和司马师打下的根基,司马氏在魏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再加上司马昭狼子野心,很快,独揽大权已经不能使他满足,而黄袍加身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司马昭的篡位之心十分明显。

为了顺利登基,司马昭严密监视朝中大臣的动向。一旦其他势力崛起或者有人反对司马氏专权,司马昭便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当司马昭发现诸葛诞到处收买人心的时候,就派心腹去刺探诸葛诞的想法。结果,诸葛诞对于政权转移的说法十分不满。

司马昭确定了诸葛诞心怀异心。为了出师有名,司马昭决定先提携诸葛诞促使其发动叛乱,等他到达京城后再铲除他。诸葛诞也不是傻子,他一得到召他进京的消息便疑心身边有人告密。他误杀了乐琳,之后联合东吴发动叛乱。

预料之中诸葛诞的反叛,给了司马昭派兵镇压的理由。在对峙中,司马昭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诸葛诞一党的气焰被彻底打压下去。诸葛诞被杀,株连三族。

司马昭铲除了诸葛诞乱党之后,被加官晋爵,独揽了军政大权,曹皇帝则是有名无实。曹髦心有不甘,深知坐以待毙的下场,手中没有实权的曹髦还是决定拼死一搏。

公元260年,曹髦率领为数不多的亲信讨伐司马昭。尚书王经竭力劝阻,曹髦不听,决意与司马昭来个鱼死网破。

司马氏势力庞大,曹髦既无兵权又无声望,朝中大臣们深知曹髦的举动纯属意气用事、自不量力,根本不想跟随他去司马昭处送死。

可怜曹髦虽身为皇帝却孤立无援,只得带着宫中的太监仆人杀向司马昭。一行人到达东门时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曹髦颇有血性的行动吓得司马伷带兵撤退了。

曹魏皇帝等人一路前进到达皇宫南阙下,军士们碍于曹髦的地位不敢上前。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却暗示军士们杀掉曹髦。于是,年仅20岁的曹髦被太子舍人成济刺死。司马昭听说曹髦身亡的消息假装震惊悲痛地瘫软在地,说道:“现在天下人都会把我当成弑君的恶人了。”

公元264年,司马昭自称晋王,虽无皇帝之名却可以使用皇帝的权力。就在司马昭距离坐上龙椅还差一步的时候,突然撒手人寰。最终,司马昭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皇帝梦。

然而,经过司马家族三代的苦心经营,司马氏取代曹魏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了。司马昭去世之后3个月,魏末帝曹奂就将皇位以禅让的名义交给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晋武帝,建年号为泰始。至此,司马家族正式夺取了曹魏的政权。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三国时代正式结束,并进入两晋时代。纵观历史,从司马懿灭曹爽到司马炎称帝,短短17年的时间。这段时期中,司马氏家族相继执掌朝廷大权,使得统治阶层内部没有发生足以导致分裂的叛乱。

自曹魏建立以来,民心并不安稳。曹操虽然功绩卓越,但却被世人戏称为“曹贼”。可见,世人虽然佩服曹操的谋略却不齿曹操的德行。曹操死后,后世曹丕等人统治不利:对内不断增加各种徭役和苛捐杂税,人民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对外则是战事不断,消耗国力。

人们过不上安定的生活,自然民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氏家族体现出对百姓的关心,很容易收拢人心,扩张势力。

另外,司马懿父子具有政治头脑且能征善战,在注意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同时屡建奇功,赢得了朝中群臣的尊敬和其他国家的敬畏。司马氏的地位如此稳固,以至于魏帝曹髦之死竟没有引起太大骚动。综上所述,司马氏代魏可谓水到渠成,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西晋灭吴

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维持了几十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而自司马懿执政,曹魏的大权就开始落入司马氏的手中。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称帝,废魏为晋,吴、晋两家对峙的局面形成。依照当时的版图可知晋国已经占据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吴国却只控制着荆、扬、交三州。两家接壤地域绵延几千里,大、小争斗与冲突不断。

孙权晚年时期,性格大变,一点也看不出曾经叱咤江东的英雄样子。面对孙权的多疑和猜忌,吴国的大臣人人自危。孙权的暴政体现在了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比如,为了防止武将叛逃,孙权会将所有将领的家人扣押为人质。一旦出征的将士出逃,不仅仅妻子儿女的性命不保,连带三族都要被杀掉。

孙权还豢养了一批人专门造谣生事、监视朝中官员甚至滥杀无辜。但是孙权执意如此,众臣子可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陆逊冒死上书要求孙权整顿朝纲,孙权无奈之下杀了生性残暴的吕壹,但是却没有废除相关的制度。

孙权的昏庸不仅让文臣武将们每天惶惶不可终日,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因为无法忍受孙权的繁重赋役而纷纷奋起反抗。

民心离散,但孙权依然如故,一面继续大量征收赋税,一面派兵镇压暴乱。所有这些,都导致吴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三国时期,东吴是农民起义最多的一个国家。

此外,吴国统治阶层内部局势也因为二宫之争而变得一片混乱。最后孙和、孙霸两败俱伤,孙权幼子孙亮即位。孙亮年纪太小根本没有办法主持朝政,不得不由诸葛恪和孙峻辅政。孙权死后,吴国与魏国交战日益频繁,东吴国内空虚。况且善战的诸葛恪与孙峻不和,最后被孙峻杀害。

公元258年,孙休代替被废黜的孙亮成为东吴新帝。相对来说,孙休注意减轻百姓的负担,但是却不会用人。孙休在位期间,吴国的形式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好转。

司马氏早有吞并东吴的打算。早在公元262年,司马昭就提出了先定西蜀,再并东吴的大战略。司马炎称帝之后为了讨伐东吴做了充足的准备。西晋拥有50万陆军,但是东吴水军强大,于是司马炎重点发展晋国的水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展,西晋水军实力大大增强。

公元264年,孙休病故,孙皓即位。孙皓本性残暴,贪图享乐。只不过,孙皓在即位之初为了安抚民心还是做了一些促进百姓生计的事。没过多久,孙皓本性显露,残暴的统治令人民更是苦不堪言,臣子们也终日是不得安眠,孙吴政权已到了摇摇欲坠边缘。

公元272年,东吴建平(今湖北宜昌)太守沿江流发现大量造船所用的碎木,发觉西晋想要攻打吴国的计划,就上书请求朝廷支援守卫。公元274年,又有臣子上书孙皓加强建平等地的防卫。孙皓毫无政治头脑,以为西晋弱小,东吴凭借天险自可破敌。

公元276年,西晋经过休整基本做好了讨伐东吴的军事准备,眼看时机成熟,突然西北传来战事:鲜卑族反晋。虽然司马炎赞同灭吴的战略设想,但是碍于后方不稳朝中大臣有人反对,讨伐吴国的战争被延后。

公元278年11月,西晋终于起兵伐吴,司马炎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并采用之前制定好的方针消灭吴国:东吴军队部署的缺陷是西面防守力量薄弱,所以晋军只要先全力夺取夏口以西地区,便可以顺着长江直取吴国首都。

吴国群臣对西晋的进犯感到了深深的忧虑,劝诫孙皓进行政治和军事改革。东吴当时有兵20万,仍然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于是西晋分兵6路讨伐东吴,以求迅速灭亡东吴。

公元279年12月,一支晋军进驻军事要地秭归(今湖北秭归)地区,之后顺流向东进发。公元280年,杜预进军江陵,又遣各部将领按照计划部署兵力,攻打东吴边防守卫军等。

公元280年2月,西晋唐彬一部在西陵峡遭遇吴军拦江铁锁铁锥的拦截,由于晋军提前抓住了吴国派来的间谍很快便扫除了江面上下的障碍。西晋大军一路不断取胜,势不可当。之后,杜预占领了江陵(今湖北荆州),守卫江陵的吴军大将孙歆被擒。听闻江陵陷落,附近的州县纷纷表示归降晋军。

讨伐东吴的大军各部进展顺利,司马炎十分满意并且调整了战略部署。按照司马炎的指挥,各路晋军迅速结束了长江上游的对战,开始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3月,晋军到达军事重地——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孙皓派兵阻截晋军,没想到吴国军心已散,毫无对战之意。兵士见到晋军攻来,纷纷逃窜或归降。公元280年3月15日,西晋大军挺进吴首都建业,孙皓投降。至此,吴国灭亡。

西晋在与吴国交战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司马炎知人善任,进行了正确的部署和指挥,因而晋军面对擅长水上作战的东吴水师,屡战屡胜。在那时,长江天险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司马炎没有走曹操失利于赤壁的老路,而是凭借一支崛起的水军和巧妙的策略彻底消灭了吴国。

对比之下,吴、晋开战之前,吴国内部混乱不堪,原本就乱象丛生的东吴内部,各个阶层的矛盾因为孙氏家族的残暴统治更加激化,军事实力也不断衰弱。后主孙皓在得知晋国即将伐吴的消息之后毫无作为,既不进行政治改革也不考虑抵御外侵的策略、着手增强军力,而是继续剥削人民、压迫臣子,每天只顾享乐。因此,可以说西晋的进犯只是吴国灭亡的外在因素,其政治的无能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等内因才是亡国的最主要内因。

1 阅读:61
雁玉历史

雁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