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趁势崛起,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力挫袁绍

雁玉历史 2024-10-23 04:25:38
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东汉末年乱世纷争中,曹操是一匹黑马,实力不可小觑。曹操在将兖州握在手中之后,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军事资本,从此开始争霸天下。

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在董承等人的护卫下回到了洛阳。历尽千辛万苦的汉献帝发现这时的首都洛阳已经破败不堪了,到处都是战乱造成的废墟,皇帝和大臣们的生活甚至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那时袁绍手下谋臣沮授建议袁绍将汉献帝迎到邺(今河北临漳西,河南安阳北),但是袁绍认为自己实力强大,想要自立为皇帝,所以没有听从建议。同时,曹操的谋士荀彧也建议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以谋大计。与袁绍不同,曹操认为荀彧的话有道理,便亲自前往洛阳迎接汉献帝,并将汉献帝安置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最初,由于董承等人阻拦并没有成功,之后曹操借口洛阳粮食匮乏要送汉献帝入鲁阳,才将汉献帝安全地转迎到许昌。曹操为汉献帝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并且对这位有名无实的天子尊重有加,汉献帝对曹操的行动可以说是感激涕零。

公元196年九月,曹操迁都许昌(即许都,今河南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改年号为建安元年。由于得到汉献帝的欣赏和重视,曹操政治地位迅速得到提升,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于是,曹操开始揽权干涉朝政,不久就将朝政大权握在手中,汉献帝随之成为傀儡皇帝,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成为东汉历史重要的转折期。

有了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曹操的意识被镶上了“皇帝诏书”的金边,他的一切命令都变得合理合法,这为曹操势力的进一步扩张铺平了道路。但是曹操心里很清楚,将汉献帝迎到许昌的举动,招致了各地方军阀的不满。势力不断扩张,地方豪强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想尽办法对付自己。虽然曹操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但一旦各路军事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灭曹,他也是很难取胜的。为了稳定现有的根基并能在将来统一天下,曹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决定采取相对灵活的手段对付各路军阀豪强。刚刚迁都的曹操还没有彻底消灭所有军阀力量的实力,所以他借着“天子”的名号用征讨、招降、加官晋爵等方式削弱这些军事力量的威胁性。

当时的势力分布是这样的:北方的四州之地由袁绍控制,南方是坐拥淮南扬州的袁术,东边的吕布拥有徐州,西边的张绣拥有荆州,曹操掌握着黄河以南的兖州地区,可谓群雄环绕。经过分析,曹操制定了北和袁绍、由近及远、先弱后强、分化拉拢、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建安元年(196)十月,汉献帝欲封袁绍为太尉。袁绍实力强大、自视甚高,不愿自己的职位在曹操之下,更认为曹操实力不足以与其为敌,于是一脸怒气地拒绝了汉献帝的加封。实际上,曹操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对付袁绍,而是顾全了大局——不想因为内部争斗消耗力量而坏了统一天下的大事。

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屯聚南阳的张绣和兵败吕布的袁术。与袁术一战令袁术带兵退居了淮南,曹操遂将淮北收入囊中。公元198年,曹操向东攻打吕布,成功夺得下邳俘虏了吕布,随后吕布被缢。此外张绣兵败,也投降了曹操。

公元200年,曹操赶走徐州刘备,控制了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大片地域。在持续的扩张中,兵据黄河以北的袁绍成为曹操最大的阻力,大战在所难免。袁绍与曹操的这次对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此战以曹操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在扩张版图的过程中,曹操称自己的军队为“天子之君”,这让他更容易收纳天下的精兵良臣,在“天子”的统治下,百姓也更加顺从、安分守己。这时候的汉献帝衣食无忧,却日渐感受到曹操带给他的压力。曹操对汉献帝尊敬有加的同时,不断集权揽权,清除朝廷内部的反对派,扶植自己的势力。进驻洛阳之后,曹操立即赶走韩暹,紧接着杀了侍中和尚书,封赏董承等。稳住根基后,曹操加快铲除异己的步伐,促使其权势不断提高。

在经济方面,曹操开始组织人民发展经济,其中“屯田令”是恢复经济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屯田指的是:将农民以军事组织的形式编织起来开垦和耕种国家的土地。对于战乱频发的东汉末期,屯田令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明显。首先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可以获得土地,安定地生活;再者,国家的经济可以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曹操借此解决了军粮的供给问题,这为他的南征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曹操在政治上控制了当朝皇帝,在朝廷内部不断扶植自己的势力,经济上实行“屯田令”,进行了改革和发展。有了雄厚的实力,曹操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汉献帝刘协也算是一个悲情皇帝了,从登基的那天开始,汉献帝就徒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在战乱时期,汉献帝作为“天子”虽然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却没有改变时局的能力。

不管哪一路军阀控制住了刘协,都能够以“天子”的名义向各路势力发号施令。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稍微有些政治头脑的豪杰就能明白。

对比袁绍和曹操对待迎献帝这件事的态度,就能发现袁绍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返回洛阳,袁绍的谋臣沮授曾建议他西迎汉献帝,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政治效果。可是袁绍心想,汉献帝有名无实,也没有做皇帝的能力,即便迎回来也是个麻烦,还不如自己称帝号令天下。可见袁绍空有雄兵良将却不懂政治,最终难免落个兵败的下场。

相对来说,曹操的手段非常高明。曹操考虑到天下局势,认为更换皇帝并没有太多好处,反而会遭到旧汉室势力的反对,并会因为舆论的压力而失去民心。所以曹操并没有更换皇帝,而是利用汉献帝的影响力收拢人心,号令天下。

曹操对汉献帝表面上的尊敬为他带来了预想中的可观回报:汉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之后继而任命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位列群臣之首。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大多数军阀都有称帝之心,无奈受限于军事实力不足或者民心不一。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面对不利的局面,放低姿态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好处。曹操并不急于称帝,而是致力于扩展势力,收拢民心,此乃成大事者之道。

郑浑巧计击退梁兴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郑浑本是袁术手下的官员,他看出袁术不能成事,就投靠了曹操。曹操听说郑浑品行非常好,就任命他做自己的掾吏,后来又将他升任为邵陵令。当时有个强盗首领叫梁兴,他经常率领部众攻打各县使得百姓们都十分惧怕他。

为了生活,百姓和官员们纷纷逃到郑浑的治所高陵。面对梁兴咄咄逼人的攻势,有人提议郑洋将治所从高陵迁到险要的地方以便据险防守,遭到郑浑的坚决反对。如果将治所改迁就是向梁兴示弱所以绝对不能这样做。郑浑认为,对付梁兴应该采用心理战,从内部瓦解他的部众,让他们自动解散。

郑浑一边修筑高陵的城墙,一边鼓励官吏和百姓打击梁兴的部众。

为了瓦解梁兴军,郑浑还派人到山谷去劝降梁兴的部众,同时命令各县的官员必须回到自己的治所安抚投降的百姓,不许久留在高陵。

郑浑的措施十分有效,梁兴见到部众越来越少便非常害怕。他不敢再攻打各县以及高陵,率领军队退守到了鄜城。没过多久,夏侯渊率领大军与郑浑率领的士兵一起配合,击败了梁兴的部众,斩杀了梁兴以及梁兴的党羽。在这之后,郑浑又打败了作乱的靳富和赵青龙,平定了境内所有的山贼,于是当地的百姓开始安定下来,专心生产。郑浑因为功勋卓著,被升为了上党(今晋东南地区)太守。

曹操在征伐汉中时,任命郑浑作京兆尹。因为老百姓都是新近聚集的,所以郑浑就给他们制定了移居的法令,将人口多的大户人家以及单身独户的人家编在一个队伍当中。温厚诚信的人和孤儿老人结伴为邻,便可以努力耕作。郑浑还十分重视官府禁令的实施,鼓励百姓揭发违犯法令的人。

从那以后,百姓们安心务农,而盗贼的活动也停止了。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的时候,郑浑所运送的军粮是最多的。汉中屯田时,郑浑管辖区内竟没有逃亡的人。曹操更加赏识他,又把他调入京城。文帝曹丕即位以后,郑浑升任阳平、沛郡二郡的太守。

郑浑管辖的郡内,地界低洼潮湿,老百姓饥饿困乏。于是郑浑在萧县和相县的交界处修筑陂池水坝,开垦稻田。郡里的人都认为这样做不适宜,然而郑浑觉得这里地势低下,有利于灌溉,在这里养鱼种稻也会带来长久的收益,修大坝是能使老百姓富足的好事。

于是郑浑亲自带领官吏和百姓,一个冬天的时间就全部完工。第二年,郡县内获得了大丰收,之后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缴纳的租赋是常年的两倍。老百姓仰赖他带来的好处,撰文刻石颂扬他的功绩,并把修好的陂池命名为郑陂。

后来,郑浑转任山阳、魏郡的太守。因为郡中的百姓苦于缺乏木材,于是他就督促老百姓栽种榆树作篱笆。在郑浑的治理下,村庄整齐如一,百姓钱财宽裕、物用富足。郑浑为当时国家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浑是个同时具有军事和政治才能的人。在梁兴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通过种种措施来减弱梁兴的势力,为最后打败梁兴奠定了基础。后来,郑浑从政,帮助当地农民改善了生活,因此深受农民爱戴。在曹操征伐汉中之时,他又制定了移居之法,同时向汉中提供军粮和派民众到汉中耕作生产,因此深得曹操欣赏。

郑浑为官清廉朴素,因此他的妻儿常常忍饥挨饿。后来,魏明帝听说了他的事情,便将他的功绩公告于全国。郑浑逝世以后,朝廷下诏将他的儿子郑崇封为郎中。后世司马懿经常以郑浑的事迹来勉励后代。

袁氏兄弟相争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汝南县附近)人,出生于中原袁氏望族。从他的曾祖父开始,袁家四代人有五位荣登“三公”(古代官名,说法不同汉末改为太尉、司徒、司空)之列。

袁绍在北方称雄之时,曹操已经把汉献帝劫持到了许昌。之后袁绍向朝廷邀功请赏,由于曹操还不是袁绍的对手,不敢得罪他,所以就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一看朝廷的“大将军”头衔在曹操那里,非常不满意,就又给曹操施压。曹操没办法,只好以朝廷名义再给袁绍封个“大将军”的头衔。此时,袁绍所拥有的荣誉已经超越了其家族中的所有人。

很多人都觉得袁绍好谋无断,没有英雄气概,完全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袁绍也有果敢勇猛的时候,比如在公元192年的界桥之战中,袁绍就表现出了非常勇猛的气势。

东汉末年统治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政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

袁绍虽然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但是也是暗藏野心,也是想要做一番事业,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

当时曹操和袁绍还算密友,二者还没反目,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标的政治集团。当时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们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然警告袁绍。袁绍的叔叔听到风声之后,斥责袁绍说他是在败坏袁家。

袁绍冒着危害家族利益的风险结交党人,为他赢得了良好的政治声誉。不仅如此,大将军何进在诛杀宦官的时候,袁绍带兵入宫下令关闭宫门,共斩杀男女老少2000多人。董卓准备废少帝,袁绍对此非常不满。但由于害怕董卓的威势袁绍只能选择离开洛阳,逃奔到冀州。袁绍参与诛杀宦官的行动和反对废立皇帝的举动,帮助他积累了不少政治资本

但是袁绍的弟弟,也就是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打心眼里看不起袁绍。袁术在能力上比袁绍差一大截,却心高气傲,不服兄长。

袁术起兵时的家业也不算太差,当时袁术笼络了长沙太守孙坚为部属,孙坚征战四方,袁术则在后方为孙坚提供粮草。

孙坚是讨伐董卓盟军当中最英勇善战的角色,为袁术捞到了不少好名声。

随着孙坚打了越来越多的胜仗,袁术担心孙坚图谋不轨就有心牵制他,于是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在得知情况以后连夜赶回,并且严词斥责袁术,袁术深表惭愧。可当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的时候,袁术却再一次翻脸不认人。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不顾当时形势便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

袁绍主张拥立刘虞为帝,请求袁术支持,然而袁术认为袁绍故意寻他晦气,又因为兄弟间积怨已久,便就此翻脸。袁术开始转而和公孙瓒以及陶谦等人结盟,意图排挤袁绍。袁绍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最后兄弟相争转化为袁术联合孙坚攻打刘表。

就这样,袁术前后笼络了七八个诸侯不停地进攻袁绍及其盟友,但是屡战屡败,时局也变得对他越来越不利。袁术觉得大限将至,便于公元197年匆忙登基,自称天子。袁术登基之后,他在江东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孙策“吃掉”了;吕布也趁火打劫;曹操更是给了袁术致命一击。这期间,北方实力强大的袁绍却冷冷地旁观袁术被围困。

公元199年,袁术最终难以支撑而想将帝号归于袁绍,遗憾的是,在投奔袁谭的路上被刘备截击,袁术无奈,败退到江亭。不久,袁术吐血而亡。局势分析袁术到最后之所以会落个这样的下场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时机不成熟,袁术过分急于称帝。其实,不管什么时候称王称侯,实力都不会因为称呼而改变和增加。一些山贼和土匪只是霸占几个村庄就敢自称皇帝这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更显荒唐可笑。

时机不成熟就称帝,无疑是弊大于利。不仅如此,还为他人提供了快速获利的条件:只要有实力的人都可以借着讨伐反贼的名义对那些急于称帝的反叛发起进攻。这就是所有时机不成熟就称帝的人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其次,袁术个人性格问题。在袁术、曹操、吕布这三方当中,袁术实力最强,其次是曹操,再次是吕布。袁术最优选的策略就应该是攻打曹操。但是,袁术没有攻击曹操,而是一直纠缠徐州的刘备和吕布。

如果说袁术帮皇帝“除奸”或者帮助他的哥哥袁绍扶持刘虞为皇帝,那么局面也会好得多,而这些好机会就这么被袁术白白浪费掉了。袁术的死给袁氏的大家族开辟了一条血雨腥风路,但是后来的袁绍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重蹈覆辙,从而导致官渡之战失败,这也加快了袁氏家族的衰败。

官渡之战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古代兵家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战争规律,是孙子兵法最光辉的军事思想,“知己知彼”就是为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有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事例举不胜数,其中最具典型的事件之一就是三国时期以曹操和袁绍为主角的“官渡之战”。

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移都许昌后有两股势力对曹操构成了威胁,其中一股势力就是河北的袁绍。袁绍在消灭了公孙瓒之后势力已经覆盖了冀、幽、青、并四州的广袤疆域,麾下有强兵十余万,成为黄河以北当之无愧的霸主。到此时,对于袁绍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曾经的盟友、占据着兖、徐、豫三州的曹操。

虽说此时曹操的事业发展是蒸蒸日上,但是和北面的袁绍比起来不论是兵力、经济还是人才都相对逊色。所以,曹操对于袁绍一直都采取的是“怀柔”的政策,不断地向袁绍示好,以此来争取时间积聚实力。

相比较之下,袁绍明显占很大的优势,但是袁绍那种好谋无决、优柔多疑的性格却显露得非常明显。也因为这样,慢慢地袁绍也失去了很多优势。

在曹操迎奉天之前,袁绍手下沮授就向袁绍进献了“挟天子令诸侯”的策略,并且奉劝袁绍将汉献帝接到邺城,只不过袁绍实在缺乏远见,放弃了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

等曹操将这一策略实现了,袁绍才开始后悔,同时又派出使者和曹操商量,想将天子接到离他比较近的鄄城。当然,曹操拒绝了袁绍这个无理的要求。

没过多久,曹操就以天子之命将袁绍封为太尉,然后将其封为大将军。袁绍得知了自己位列曹操之下,气得火冒三丈,当即拒绝接受该任命。他破口大骂:“曹操早就该死好几次了,要不是我出手相救,他哪能活到今天?现如今他竟然敢背信弃义,挟持天子来命令我了!”

曹操听闻此事,即刻将自己大将军的职位辞掉而转任司空,把大将军的高位送给了袁绍,同时加封袁绍为邺候。但是袁绍仍然不依不饶,虽然表面上是接受了大将军的职位,但是推辞掉了邺候的封号,以示对曹操的不妥协。

一来二去,袁绍和曹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他们发起对战也是迟早的事。

公元198年,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被杀,至此黄河以南地区尽归曹操,形成足以和河北袁绍抗衡的势力,因而官渡之战随之爆发。

但曹操做了非常周密有效的部署:他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派遣大将藏霸率领精兵攻入袁绍控制的青州,占领北海、东安等地,以此牵制袁绍来巩固其右翼;同时又命于禁率军驻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太守刘延,以阻止袁绍大军渡河和长驱南下;他自己则亲率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迎击袁绍的正面进攻。

曹操知道自己实力尚不如袁绍,同时也非常了解袁绍这个人的性格以及做事风格。因此他果断放弃了分兵把守黄河沿线的战法,采取集中兵力把守各个隘口的策略。

再看袁绍,正如曹操所想,在决定成败最关键的时刻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的弱点。起兵南下时,袁绍的谋臣当中对出兵时机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争执双方的意见一直得不到妥协,这时候本应该果断做出抉择的袁绍却犹豫不决起来。谋臣们也都捉摸不透袁绍的心思,私下里就相互说对方的坏话,袁绍一时乱了手脚,于是听信郭图谗言贸然出兵,并且还削掉了监军田丰的兵权。

公元199年,袁绍挑选精兵准备渡过黄河南下。这个时候却传来了刘备占据徐州,准备起兵反曹的消息。面对这样的大好时机,谋臣田丰力谏袁绍出奇兵袭击曹操的后方,大事就可以定,但是袁绍却以自己的儿子生病为由,又拒绝了田丰的建议。田丰极度失望,狠狠地将手杖摔在地上,长叹一声:“遇到这样难得的机遇,竟因为孩子的疾病而失去了,可惜啊!”没过多久,曹操就亲征徐州,刘备落败,袁绍失去了两面夹攻曹操的最好机会。

公元200年2月,袁绍大军进驻了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之后派遣大将颜良渡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曹操当时只有三四万的兵马,不能硬拼。

到了四月,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出兵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做出要渡河袭击袁绍后方的态势。袁绍果然中计了,分兵来攻。与此同时,曹操直接率兵突袭白马,将颜良斩杀解了白马之围。

大将被杀,袁绍非常愤怒。他率大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曹操又以在白马所获得的辎重为诱饵,分散袁军的兵力,趁势击斩袁绍另一勇将文丑后,便顺利地退回官渡。虽然曹操获得了短暂的胜利,但是长达数月的消耗和僵持,曹操的军粮将尽。沮授劝袁绍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延缓进攻的速度,以此来消耗曹操的实力。但是袁绍不听,并且在八月时对官渡展开了全面进攻。

到了九月,曹操派遣徐晃于官渡北突袭袁绍,焚烧其粮车千余辆,袁绍又让淳于琼督运粮饷至官渡东北方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靠了曹操,并将这一机密透露给了曹操。曹操果敢决绝地留下一部分人马固守基地,自己则率兵五千,穿上袁军的服装在夜间偷袭了乌巢。

​袁绍知道以后,顾不上粮草被劫事宜就对官渡进行了猛烈地攻击,结果淳于琼被杀,万余车粮草都被烧。袁绍军心顿时涣散,众将领见大势已去都纷纷率众投降。在曹操的反攻之下,袁绍兵败、溃不成军,便率领八百多人逃回河北,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袁绍一方实力强大却终被势力薄弱的曹操所攻破。不难看出,袁绍兵败的内因正是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而曹操也正是抓住了袁绍的这一弱点才能在改写历史也改变他命运的官渡大战中取得全胜。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就双方的兵力来言,曹操是远远不如袁绍的,但是结果却是曹操消灭了袁绍。

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最终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在战争中指挥正确,因为这种指挥符合了双方的客观实际。

战胜力量的优势和劣势不仅是表现在兵力的大小和军队素质的高低上,它也表现为运用兵力的策略。很显然,在官渡之战当中,曹操不但知己知彼而且善于充分运用可以利用的条件;但是袁绍却不一样,袁绍手握重兵十万,却死死握着没有运作,说白了就等于白握。荀或说袁绍只会聚集人众却不会运用,这个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官渡之战以前,曹操东征刘备,把兵家之大忌的两面作战变成了兵家之利,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抓住了袁绍遇事迟钝、行动迟缓的特点,同时采用声东击西,分散了敌人实力的策略。

也是因为他掌握了袁绍胆小怕事的特点,袁绍如果分秒必争地强渡黄河,和颜良会师,那么曹操未必能胜利。

在最重要的决战当中,许攸的到来使曹操摸清了袁绍的底牌,看准了袁绍的薄弱环节,进而才能做出了一举战胜袁军的决策。这个事实充分地说明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重要性。

0 阅读:3
雁玉历史

雁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