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享负盛名的邢窑白瓷

丽旭聊文化 2023-06-11 02:19:00

隋唐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瓷器,制瓷工匠们开始注重提高瓷器质量,烧造更为精细的高级瓷器,其中最著名的窑场就是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越窑烧造的青瓷与邢窑烧造的白瓷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二者被后世誉为“南青北白”。今天就来聊一聊,中国最早的邢窑白瓷。

白瓷的诞生

在隋唐之前,人们日常使用的器皿,主要是以青瓷为主,胎色灰暗,釉色苍翠,胎釉含铁量较高。虽然民众都推崇纯洁素雅的白色瓷器,可由于当时工艺、技术的局限性,一直未能烧制成功。北齐之时,河北邢台内丘地区成功创烧出了胎釉细白的光素瓷器,因当时地属邢州,故命名为“邢窑”。邢窑白瓷在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唐代,无论是造型、胎釉、品质还是工艺手法,都进入到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

在唐代邢窑瓷器已享负盛名,常被文人雅士品评称颂。如唐代文学家“李肇”所著的《唐国史补》中就有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意为:邢台内丘地区烧制的白瓷器皿和端溪出产的紫石砚台,不论贵贱等级,皆可享用。可见,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邢窑瓷器已得到普遍推广,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布衣百姓,都能拥有这种洁白莹素的瓷器。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对于品茗器具十分讲究。中国茶艺奠基人“陆羽”不仅编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饮茶的专著——《茶经》,还在书中评价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这是陆羽对邢窑、越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

李静训墓中的珍贵白瓷

隋代战乱不断,经济凋敝,因此白瓷并没有得到普及,只有皇亲贵族才有权力和财力享有这种珍贵的白瓷。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龙柄传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李静训是一个年仅9岁的小女孩,身份显贵,她的外祖父是北周第四代皇帝“宇文赟”,外祖母为隋文帝杨坚之女,也是北周的皇后“杨丽华”。李静训自幼在宫中长大,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但遗憾的是,这个年幼的小姑娘在9岁那年就夭折了。她的外祖母十分悲痛,为了纪念她,希望她死后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衣食无忧,永享荣华富贵,因此给她陪葬了许多十分珍贵的物品。除金银珠宝外,上图这件工艺复杂、十分精美的白瓷龙柄传瓶也在其中。

关于“传瓶”的命名,是由于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造型、胎釉、质地与此件“传瓶”十分接近的白瓷瓶,在其底部刻有铭文“此传瓶,有并”,故人们以“传瓶”称之。

隋代早期的邢窑瓷器十分珍贵,像这种造型复杂,并且有两个高耸的龙头柄的瓶子在当时更是十分稀有。除了做工细腻精巧、造型优雅、胎釉洁白之外,这种细长、凌空的双龙柄联腹造型在高温下很容易变形、坍塌,甚至断裂。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成功烧出这样完美的瓷器,实属罕见。

皇室专用邢窑瓷器

到了唐代,邢窑白瓷开始大量生产,质量优良,产品远销国外。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西安唐城墙遗址中发掘有大量底部刻有“盈”字和“翰林”字样的邢窑白瓷,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邢窑遗址中也出土过类似瓷器。

唐代很多地方都物产丰富,每年甚至每月,各地州县都会向皇宫贡奉钱财或地方特产,而皇室会根据需要,定制一些专供皇室使用的物品。这些进贡而来的财物都统一储藏在皇室的私库“百宝大盈库”、“琼林库”中。其中,“大盈库”是唐开元以后储存财物最多的宝库,储存着各种珍宝奇货。

这些刻有“盈”字款的邢窑白瓷,就是当时作为贡品专为皇家仓库“大盈库”烧造的,并且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其他官员或者百姓是没有权利使用的。

至于“翰林”款,应该与唐代翰林院有关。从唐初始,朝廷常召集一些名儒学士进宫讲论文义,参与政务,到了盛唐时期,翰林院的文人学士甚至可以参与诏书的拟撰。“翰林”款的白瓷应是翰林院使用的贡器。至于署“盈”“翰林”双款的白瓷罐,则是由大盈库定制专供翰林院使用的瓷器。

茶道中的邢窑瓷器

白瓷在唐代的盛行除了品相洁白,惹人喜爱外,还跟当时的饮茶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到饮茶之风,不得不提到唐代茶圣“陆羽”。上图这套和陆羽密切相关的邢窑瓷器,共5件,包括正在读卷的陆羽人像,煎茶用的风炉、茶鍑(fù),碾茶用的茶臼,点茶用的汤瓶和盛茶渣用的渣斗。

这套瓷器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表现的是茶圣“陆羽”在阅读的《茶经》,该书描绘的是唐时最为流行的煎茶法,即先在风炉上的茶鍑中煮水,待水微沸,量出茶末投入茶鍑中,随即用竹荚搅动,俟沫饽涨满便酌入碗中饮用。

通过这套瓷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茶经》中所提到的这些饮茶器具的样子。唐代人在饮茶方面十分讲究,过程复杂,相比之下,现代人的生活似乎就有些粗糙和平淡了。

0 阅读:0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