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83):三百面鼓和五百人的突击队

六十秒历史 2024-10-07 02:56:02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75)

对史思明的增援,李光弼曾经有个提议:打援围城。

十月七日,官军将安庆绪包围于邺城,十一月,分兵攻克河北重镇魏州(河北大名),切断安庆绪和史思明之间的联系。

史思明一看情况不好,出动主力南下,十一月中旬,兵分三路直指魏州,十二月二十九日,魏州失陷。

打下魏州后,史思明有个动作:在城北兴筑高台,自称‘大圣燕王’。这是个信号,代表他准备接过安禄山的旗帜,当然,也要继承安禄山的造反大业。

就在这个时候,李光弼提出分兵。

“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日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鱼朝恩以为不可,乃止。”

李光弼这招可以叫‘欲纵故擒’——不想打你,故意做出一副要打你的样子。

凭官军的实力,同时吃掉安庆绪和史思明不现实,但看住一个、吃掉一个,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他这计划有个要点,就是‘真’:演戏要演得像。必须派出主力朔方军,和李光弼一同出战,这样才会让史思明害怕,不敢出门。因为三年前的嘉山之战,他就是被这么一个组合打得大败,差点小命都丢了。如果兵派少了,或者派的不是主力,起不到这个效果。

但正因为这一点,这个方案被鱼朝恩否决:你把主力调走,我怎么办?万一安庆绪看主力调走,来个反扑,吃亏了算谁的?

宦官代表皇上,立功了是皇上英明,出问题了可要自己兜着。这也体现出不设主帅的坏处:没人承担风险。

假想一下,派郭子仪做主帅,他如果同意李光弼的意见,鱼朝恩会不会反对?大概率不会。因为出了事有郭子仪担着,他只要如实汇报就行。

郭子仪会不会同意?应该同意,或者说已经同意。他性格大度,跟李光弼配合不错,两人都是名将,对战场的感知应该也差不多。而且,李光弼提议用朔方军,难道事先不征求郭子仪意见?

李光弼这个方案被否决,代表接下来的行动,只围城、不打援,这给了城里的安庆绪希望,城外的史思明,也有了更大的行动自由。

围城从乾元元年(758)十月开始,一直到来年三月,官军部队从刚开始的二十万人,最后增兵到六十万。

六十万人、五个月,对打了三年仗、元气大伤的唐朝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对围城部队来说,也是师老兵疲。

这里插一句:曾经的大唐最强陌刀手、收复两京立下大功的李嗣业,在攻城时中箭,创伤发作身亡。他不远万里带来的安西北庭军,现在也不可能再回去,从此以‘镇西、北庭行营’的名号长驻内地。

围城的五个月里,官军主要干了一件事:挖沟。

“筑垒再重,穿堑三重,壅漳水灌之。”

两道防线、三条深沟,连只耗子都跑不出来,也不可能有耗子跑出来,因为城里没粮,耗子都卖到四千块一只了(‘食尽,一鼠值钱四千’)。

史思明在干吗?骚扰。

骚扰是个技术活,首先是时机,等官军和安庆绪耗得差不多了,再出手;其次是干什么,无非两件事:吃饭、睡觉,技术体现在怎么干上。

史思明动了不少脑筋。他在前线建了一批营地,离邺城五十里,每个营地配备三百面鼓,时不时给你敲上一通;另外,各营地组建五百人的战斗小队,白天黑夜地袭扰,碰到官军砍柴的、运粮的,打一把就走。

这么一翻操作下来,官军吃不好睡不香,折腾得够呛,决定狠狠反击。碰巧,史思明也觉得火候到了,计划大举进攻,双方‘刻日决战’,约好日子,准备开干。

三月六日,“官军步骑六十万陈于安阳河北,思明自将精兵五万敌之。”

这其实是个挺奇怪的事。有的仗不打不行,这个仗是不打也行,史思明兵力才官军十分之一,就算有夸大,几倍的差距总有吧,如此悬殊的兵力,一定要正面对抗?

只能说,佩服史思明的勇悍,胡三省也感叹:“观史思明用兵,所谓盗亦有道焉。”另外,官军打下邺城,下一个就是他,史思明会不会想:不拼一把,难道坐等灭亡?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2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