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结束,为什么早期退休“中人”期待“重算”?

见谈历史 2024-12-28 03:46:41

十年过渡期很快成为被历史翻过的一页。

而中人养老金差距巨大的争论,却愈演愈烈。过渡期结束,为什么早期退休“中人”感觉很“冤”,期待“重算”?

一、早期退休“中人”已成为“中人”中的弱势群体

所谓早期退休“中人”,指2014年~2017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于存在所谓缴费时间短,缴费基数低,社平工资等等条件的限制,加上个百分比例计发办法,使早期“中人”沦为弱势群体。

所谓缴费时间短,是因为机关事业养老金保险政策改革之初,早期退休“中人”,受到加入社保的时间限制,直接影响了养老金的积累;

在缴费基数方面,早期退休“中人”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进一步影响了养老金的积累;

在养老金按比例计发的情况下,早期退休中人只得到计发比例的10%至几十,晚期退休中人得到的是百分之80~100。形成了越早退休越吃亏的怪圈。加上近几年暴涨的社平工资,进一步加剧“退休中人”养老金的差距。

早期退休“中人”已成为“中人”中的弱势群体

二、十年过渡期,使早期“退休中人”背上“中人”都是高养老金的黑锅。

当下,人们知道的是十年过渡期2014年10月1日开始,到2024年9月30日结束。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之间并轨启动;

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同是退休“中人”养老金差距之大异常离谱,令人咋舌。非常让人长见识,拓宽闭塞的思路。

比如,同在一个单位的退休“中人”,在同一工龄,同样职级的情况下,如2014~2017年,就要比2023年~2024年,养老金相差两千元以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这是过去几十年未曾经历过的养老金改革。养老金不再几十几百的涨,而是几千几千的涨,涨得如此神奇。

涨得晚期中人扬眉吐气,早期中人垂头丧气。早期中人养老金还停留在“老人”的水平上。

因为这种涨幅跟早期中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却要背上中人养老金同样高的黑锅。

三、早期中人养老金待遇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首先,先前的政策理解中,有这样的阐述:十年过渡期结束后,过渡期内退休中人,在完成计发算法之后,不再重新计算养老金。

这也是许多早期中人,感到不理解的地方。有网友问,这种一锤定音的算法,还有必要搞十年过渡?

既然是人为制造的计发比例政策,就需要现实实践的检验。起码有关部门需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次,中人养老金待遇应该一视同仁。

因为养老金待遇高低,事关人的尊严,人的脸面,和有体面退休的生活。

早在201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养老设“中人过渡期”坚守社会公平”》,明确提出,“养老金并轨改革推进的每一步都应不忘推进社会公平的初衷”。

当前 党中央把促消费看成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

如何启动消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刺激消费。

而刺激消费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大家敢消费或能消费,而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给低收入者增加收入。

站在中人养老金分配制度上看问题,政策倾斜更应该表现在对早期中人,包括退休老人等弱势群体扶持的实践中。

0 阅读:200

评论列表

欢乐到家

欢乐到家

2024-12-28 11:15

简直胡来,我和同学一个中人一个新人相差就两个月,就多交两个月养老保险的多拿三五十而已,可以说完全一样,还分啥中人新人呢?

见谈历史

见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