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吃山楂能补铁
这就是所谓的“以色补色”,山楂并不是补铁的最佳选择。山楂铁含量极少,即使有一点也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也不高。不过,它所含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吸收。要想补铁,还需要选择像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这样不仅含铁高且吸收利用率也不错的食物。
误区二:怀孕不能吃山楂
某些地区流传着“孕期不能吃山楂,否则会引起宫缩导致流产”的说法。这种说法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怀孕期间可以适量吃山楂。除非肠胃存在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出现反酸等情况。
误区三:山楂条、山楂棒等山楂零食能开胃
真实情况是并不能。因为山楂本身糖酸比太低,于是商家加上大量的糖或者代糖,做成糖葫芦、山楂片、山楂果酱、山楂糕等,才能让人更容易吃下去。但如果指望这些山楂零食来开胃,很容易摄入过量的糖。比如市面上的某山楂片,100克的含糖量就有大约60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如果糖摄入过多,孩子容易得龋齿,成年人则可能导致口味变重,还会因摄入过多能量增加肥胖风险。
误区四:山楂和板栗同食会长胃结石
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山楂和板栗同食会导致健康人患胃结石,适量食用是没问题的。有人认为“山楂含有鞣酸、板栗里有很多膳食纤维和淀粉,混合食用会导致胃结石”,实际上,这种胃结石通常会出现在胃炎、胃溃疡、胃术后等胃部疾病人群,这类人群容易反酸,食用鞣酸含量高的食物,就容易增加患胃结石的风险。
市面上的山楂鞣酸含量一般都很低,健康人群吃点山楂和板栗不会引发胃结石。不过,未成熟的山楂由于鞣酸高,吃多了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还是需要注意适量。总之,最好避免空腹或长期大量食用山楂。有胃炎、胃溃疡的人想吃山楂,一次吃一两颗就好。至于山楂片、山楂糕、果丹皮等精加工食品,由于添加了大量糖分,偶尔吃一点解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