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茧不能成蝶,只能成蛾

以冬话美食 2024-03-05 22:49:12

“甬”为象形字,金文象古钟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甬象钟形,乃钟字之初文也。知者:甬字形上象钟悬,下象钟体,中横画象钟带。”宁波境内有甬江,而甬江之得名源于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甬山,《奉化志》上讲,甬山形如覆置的大钟,故名,而“甬”则成为宁波的简称。

《周礼·考工记·凫氏》:“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后“甬”为钟柄名,《玉篇》:“甬,钟柄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甬》:“甬本是钟。乃后人用字变迁,缩小其义为钟柄。”“甬钟”是周代青铜乐器,因其“舞部(甬钟最上端的平面)”之上立有“甬柱”而得名,以区别于舞部之上只有悬钮的钮钟和单独悬挂、有钮而口缘平的鎛钟,三者都为编钟的组成部分。后引申指两旁有墙垣遮蔽的通道,《正字通·用部》:“甬,甬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裴骃集解引应劭曰:“筑墙垣如街巷。”张守节正义引应劭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甬道两边有墙包裹,形如钟柄,故此得名。如今院子中用砖或石铺成的小路称为“甬路”,也是因为两边有约束的缘故。

凡从“甬”取义的字皆与像钟样的筒状物或突出(甬钟上有乳头状的突起,古人称为“枚”)等义有关。

“桶”指盛东西的器具,用木头(后用铁皮、塑料等)制成,多为圆筒形,《正字通·木部》:“桶,今圜器为桶,合板为围,束以之篾,设当于下。”其形如甬,以木制成,故从木从甬会意。“筩”,竹筒,《说文·竹部》:“筩,断竹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三苍》:“筩,竹管也。”“桶”是木做的,“筩”是竹做的。其俗字写作“筒”,建国后推行简化字,以“筒”笔画较少,定为规范字,“筩”反而成了异体字。竹筒是圆筒状的,故“筒裤”“筒裙”指呈筒状的裤子和裙子;“筒瓦”指半圆筒形的瓦;“被筒”指卷成长筒状,人可睡卧其中的被子;“筒子楼”指中间是长长的过道,两边是住房的楼房,其走廊像个筒子,故名。

“通”,《说文》释为“达也”,行于甬道之上,当然四通八达。“诵”指朗诵、念读,《说文·言部》:“诵,讽也。”徐锴曰:“临文为诵。诵,从也。以口从其文也。”口从其文如行从甬道。《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就是不看书本念为“讽”,以声律加以节制为“诵”。黄县话告诉叫“告诵”,比如:这件事儿你别告诵老师。“念诵”指因惦念而念叨,比如:你走喽大家伙儿一直在念诵你。在黄县民间,遇到连医生也不明所以的病痛,或是厄运连连,有些迷信的人会认为这是“让什么汤汤喽”,或是“叫什么扑儿身上喽”,要找人“熨送熨送”,就是弄碗清水,立上三根筷子,烧两张黄表纸,嘴里还要不停“念诵”,诉说自己的苦痛,祈请对方离开,所以“熨送熨送”有时也说作“念诵念诵”,比如:孩儿这几天黑日老是哭,找个人念诵念诵吧。不管是告诵还是念诵,都是有所本的,不能胡说八道,像院子里的甬路一样,两边得有个“收管”(“管”轻声减音,“uan”读作“un”,“叫唤”“经管”都是这样读的)。

“捅”有触击、戳刺义,《集韵·董部》:“捅,击也,引也。”手持尖锐突出之物或戳或扎称为“捅”,与砍和切造成的切割伤不同,“捅”形成的是“甬”状刺伤。在黄县话里,“捅咕”有触动义,比如:你在乜捅咕什么?也有挑拨、背后诋毁义,比如:你别背后瞎捅咕人。“捅捅咕咕”有鬼鬼祟祟、暗中行事的意思,比如:恁在乜捅捅咕咕嘞做什么?“捅娄儿”有引起纠纷、惹祸的意思,“捅毛儿蛋”也有此义。“捅马蜂窝”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痛”指疼痛、痛楚,《篇海类编·人事类》:“痛,疼也。”尖锐突起之物能引起人的疼痛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也是深切突出的。

《说文·足部》:“踊,跑也。从足,甬声。”“甬”亦兼表义,向上跳即有突出之意。《六书故·人九》:“跃,跳也。去为跃,小为踊。跃去其所,踊不离其所。”“跃”是跳远,“踊”是跳高,我们说的“踊跃”就是连跑带跳,常用来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活虾在点餐之后立刻剥壳直接捏握寿司,虾肉在寿司饭上跳动的样子看起来就像在跳舞,日语称之为“踊り(跳舞)”。另外,“踊”还指受刖刑者所用的一种特制鞋,《广韵》:“踊,刖者以之接足。”《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刖”刑即斩断脚趾,“踊”是为受过刑的人专制的鞋。刖过的人行动不便,走路时有踊跳状,因名其鞋。穿鞋的人少了,穿踊的人多了,自然“屦贱踊贵”,可见刑罚的滥用到了何种程度。

《说文》:“涌,腾也。从水,甬声。”段玉裁注:“腾,水超踊也。”这里“甬”也兼表义,腾即为向上超踊。“管涌”指堤坝渗水严重时,细沙随水带出,形成孔穴而集中涌水,会引起堤坝下陷,出现溃口,感觉“管涌”带有一点圆筒状的画面感。《说文》:“勇,气也。从力,甬声。恿,古文勇从心。”段玉裁注:“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古时“恿”“勇”同义,有勇气才有勇力,像秦舞阳那样,一身武力,到了秦廷脸都变色了,这也称不上勇。勇气是从内心里涌出来的,勇力有赖强壮的身体,在黄县话,把圆滚滚的身子称为“轱轮儿身儿”,把胸部和背部扁平状的身子称为“扁扁儿身儿”,要想有勇力,身体强壮如甬钟状是必须的。

影视剧里的清代士兵,衣服的前后心写着大大的“兵”或“勇”字,“兵”是正规军,“勇”是民兵,是从老百姓中挑选出来的勇敢且有勇力的人,故也称“乡勇”。“恿”繁体亦作“慂”,《集韵》:“慂,劝也。”“怂恿”就是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过劝说让人心潮涌动。

“俑”为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了。《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赵岐注:“俑,偶人也,用之送死。”朱熹《孟子集注:“俑,从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礼记·檀弓下》:“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皇侃疏:“机械发动踊跃,故谓之俑也。”则古代的俑与今天的玩偶有些相似,都有简单的机械装置。

夏、商、西周时,施行的是人殉制度,用活人殉葬。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有了发展,奴隶和战俘多用于农耕,殉葬时用茅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这称为“刍灵”。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王侯公卿开始用泥、陶、木制成栩栩如生的偶人来殉葬,这就是“俑”。俑酷似真人,以之陪葬,“不殆于用人乎哉”,这和吃素鸡素鸭一个道理,吃的是素,想的是荤,其不仁之心一也。另外俑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刍灵,用它殉葬就是个败家行为。孟子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君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这些不仁、不恤之人了。所以孔子在这里并不是咒人断子绝孙,而是说国与家的败亡,相当于“No zuo no die”。

“鲬”为一种海鱼,又名“牛尾鱼”“摆拉甲子”,黄县话称为“辫儿鱼”,属鲬形目鲬科鲬属鱼类,从其名字即可知道,它的身体是“圆咕轮墩”的,有类甬钟状。“蛹”本义是指蚕蛹,形状也是圆滚滚的,《尔雅·释虫》:“螝,蛹。”郭璞注:“蚕蛹。”黄县话称桑蚕为“家蚕”,柞蚕为“野蚕”,所以说到“蛹儿”,一般指的就是桑蚕蛹,柞蚕蛹称作“野蚕蛹”,又因为柞蚕蛹比桑蚕蛹大得多,也称为“大蚕蛹”。男孩子的小雀儿看起来像蚕蛹似的,所以有时也以“蛹儿”为代称。

蝴蝶的蛹

柞蚕茧

“蛹”也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由幼虫变为成虫的过渡形态。幼虫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不再吃东西,内部组织和外形发生变化,最后变成蛹,一般为枣核形,蛹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变为成虫,《说文》:“蛹,茧虫也。从虫,甬声。”《韵会》:“蚕化为蛹,蛹化为蛾。”我们常说“破茧成蝶”,这是错误的,蝴蝶的幼虫不会吐丝结茧,蛹裸露在外,通常附着在叶背或树枝上,有时也埋在地里,我们翻地时经常能翻出大大小小的蛹,那就是蝴蝶的蛹。而能吐丝结茧的是蛾的幼虫,像蚕蛾科的桑蚕,大蚕蛾科的柞蚕、樗蚕、蓖麻蚕、绿尾大蚕蛾等的茧都可用于纺织,所以应该说“破茧成蛾”才对。在黄县话里,耳屎称为“耳蛹儿”,大约与其形状或所处管状环境有关,也与其随咬嚼动作慢慢往外蠕动而出有关。从小家里大人就会掐耳朵嘱咐,吃了耳蛹儿会变成哑巴,从耳蛹儿的构成来看,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可能是大人为防止好奇宝宝误食耳蛹儿而编的瞎话吧。蛹的身体为环节结构,所以它的运动方式就是伸缩蠕动,黄县话在形容人行动迟缓时会用到“蛄蛹”,比如:照儿这个快慢赶什么时候能蛄蛹到喽。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动作笨拙,比如:看你蛄蛹嘞这个费劲;她胖嘞走起来一蛄蛹一蛄蛹嘞。网上流传一首黄县话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对其中的文字做了订正,附录如下,以博一粲。

要儿是日儿糊弄喽你

㗗放声

㗗咋呼

㗗嘟囔

更㗗挓挲

也㗗老郎当个脸

你就趴儿地上

也㗗起来

一直往前蛄蛹

跟个豆虫似嘞

蛄蛹!

蛄蛹!

老是蛄蛹!

总有一天

你会从豆虫变成

有翅膀嘞蛾儿

到时候一扑拉翅儿

想哪么飞就哪么飞——

老鼻儿恣喽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