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体质的人三伏天这样过!

鸿朗说健康 2024-08-13 13:49:07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消暑效果更好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名叫克拉克的医生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热不可耐的人们自由选择热茶和冷饮来解渴。他用红外温度记录仪分别对这两组人员进行皮肤温度测定。开始,记录仪显示的结果是一致的,过了十几分钟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喝茶的那一组人皮肤温度慢慢降低了一个摄氏度,而喝冷饮的那一组人皮肤温度基本没有下降。一个小时后,喝茶的人们都消除了口渴的感觉,而另一组人员却仍感口渴。后来,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克拉克现象”。

这个实验表明盛夏时期如果我们一味的“以冷制热”效果并不一定好。入夏之后,有些人天天把冰绿豆汤当茶喝,冰西瓜一顿半个,空调日夜吹强风。这样一折腾,失眠、精神萎靡等症状非但没好,反而变本加厉,甚至添上腹泻的毛病。况且这样盲目饮食,以冷制热,很可能物极必反。吃太多的冰品,一下子关闭了人体最大的排热系统——汗腺,即使西瓜、绿豆汤再清热利尿,在强冷刺激下,汗也会流不出来,内热会更重。

更有甚者夏天如果大汗淋淋而图一时痛快来以冷消热,还会由此引起意想不到的疾病。一个著名道家养生大师就曾记录过这样一个医案:记得小时候,我的一个邻居姓郭名善志。在炎炎夏日的一天里,他在自留地中锄地,实在热得受不了了,就跳进了地头的河里。当时,他觉得挺痛快也挺凉快,用他的话说,是在敌营周旋十八年后,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但事后,病就找上来了,他下半身几乎瘫痪,后经调治才勉强站了起来,但“老寒腿”始终没有治愈,成为他终生的疾病。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了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而要缓解上述症状,简单直观看来,便是使气动起来,补阳气促循环,加强抵抗力。即将到来的三伏天就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关键天时。冬天体内寒邪凭借天时,可仗势欺人,而此时,却势单力孤,故三伏天是虚寒人群祛除寒邪需抓住的重要时机。可利用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天时,通过适当方法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缓解。三伏天排寒可以这样做三伏贴,可谓三伏天的“顶流”,如果三伏天不来贴一下,仿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医爱好者。三伏贴是利用三伏天气血旺盛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的原理,以特定药物选取特定俞穴进行贴敷,从而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

但是,也不要忘记,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三伏贴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没有什么药是适合任何人的。也许甲之灵丹妙药,而乙就完全无效。如果是热证,不管虚实,都不对证,切勿贴敷,否则会热上加热。此外,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2岁以下婴幼儿。以上人群都不适宜贴三伏贴。

尽管三伏贴是夏季集中优势调理的方法,但是说到底,也是体质调理。而调理体质是一个长远目标,更需融入于日常点滴之中,由量变才可能到质变。

对于虚寒、寒湿的人群,内用温热、外散寒湿无论是否三伏,都可以做起来。

1、日常避免着凉

护好薄弱部位,寒邪可从下肢沿着经脉到达腹部。注意脚的保暖祛寒。

头部和背部是阳经循行的部位,平时应注意头发吹干再出门,避免头背受风。2、少吃生冷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如苦瓜、鸭梨等瓜果,冰淇淋、冷饮等。3、每天晒晒太阳避开阴冷潮湿的环境,每天晒晒太阳。4、坚持锻炼坚持锻炼,促进血液循环。5、经常泡脚体质虚弱不适合运动者可以每天泡泡脚,在泡脚的同时揉搓双脚为佳。如果寒湿较重,泡脚时可以选择放入独活、桂枝、苏木、乳香等配伍后的中药材,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泡脚要注意: 水温适宜,一般39~42度比较合适,以身体觉得微烫且舒服为准。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平时不容易出汗的人,泡到身体有热的感觉就停止。温馨提示:任何调理都有一个度。不论是晒太阳、运动、泡脚还是其它,虽然是个好办法,但都要注意时间,注意身体能承受的度,过犹不及。

0 阅读:55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