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眩(排病)反应:疾病将愈的征兆(二)

鸿朗说健康 2024-08-16 13:10:47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疗。说的是一个病重的人,如果在服用完中药以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就不能彻底的治愈这个病。

在《孔颖达疏》里边说: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是不舒服的意思。瞑眩反应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排毒的反应,排病的反应或者是调节反应,有效反应,现在也称作好转反应,它就是身体里边经过调理,大部分的人都会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症,或者是发病状态。

一般的呢,少的就一两天肚子,多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每个人出现的程度也不相同。那很多人就说了那这个是不是中毒反应呢?其实这个跟中毒反应是有区别的,比方说我们人体通过正确的方法治疗,能够得到好转,他会开始排便。张仲景在临证中即多次遇到瞑眩类反应,并有许多相关记述,如《伤寒论》中“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46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93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94条),“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01条),“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366条);又如《金匮要略》在防己黄芪汤方后注曰:“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瘥)”,白术附子汤方后注:“一服觉身痹……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乌头桂枝汤方后注曰:“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等等。有学者对张仲景所述的瞑眩反应总结概括有衄血、发烦、昏冒、目眩、战汗、下利、发狂等七种。

后世一些医家对此也有一些体会,如日本医家吉益东洞言:“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再如近代陆渊雷先生总结经验为:柴胡汤之瞑眩,多作战汗;泻心汤之瞑眩,多为下利;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当代中医学家岳美中认为:“深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并有诗云:“胸中尽有奇书悟,世上无将峻药疑。瞑眩方能瘳厥疾,摧锋陷阵仗雄师。”伤寒大家胡希恕也有经验指出: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瞑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出现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随之病愈。

有人介绍临证所遇的瞑眩反应有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腹痛、矢气多等,还发现有些患者用温阳药反倒精神更加萎顿,用温中利湿药反倒出现腹泻等。还有人总结了临证中常见的瞑眩类反应,如较轻者有咽干舌燥、头昏、倦怠、酸痛、肩困、腹泻,较重者有头痛、头晕、头重、发热、水肿、湿疹、肢节痛、喘气、呕吐、食欲不振等。另有学者对瞑眩反应出现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如六经病证中,太阳寒气郁闭阳气多见鼻衄,少阳枢机不利多见战汗,阳明蓄血多见下血,太阴虚寒多见呕吐下利,少阴寒化服温药后阳进阴退多见排病反应;痰饮水湿致病,服药后在表多见汗出而散,在上多见呕吐而出,在下多见下利而解;脏腑病证中,心阳痹阻用药温通或从汗而解,或昏厥瞑眩而愈;脏腑痈疡在肺者多见咳嗽吐脓而解,在肝肠者多见便脓血解;癥瘕积聚等深痼之疾,药后正气得复,多见从便出脓血臭秽杂物而解;温热病证中,斑疹、白㾦为邪气外泄的标志,等等。

二、暝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华医学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纠偏,使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协调一致,也就是中医常说的阴阳平衡,中庸之道所指的“中”状态。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元素正常运行发挥其功能,然后又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我们人体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由五脏六腑各自发挥其功能又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管理着人的七情六欲、生老病死。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