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这两位大人物没有参加,邓子恢:太明智了!

晨曦微露梦星 2025-04-11 18:05:00

1959年,庐山会议一开,好多党内同志的人生轨迹都变了,就像彭德怀那样。他以前给咱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出过不少好主意,可开了那个会以后,他就被撤了所有职务。一家子搬到北京郊区,自己动手种地养活自己,之后再也没回过中央。

不过,在历史上,有那么两位关键人物,他们没赶上庐山会议,也躲过了那次会议的种种风波。过了好些年,邓子恢忍不住感慨道:“想想看,他们那会儿没选择去庐山开会,可真是聪明啊!”

在我党历史上,庐山会议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没到场,他们究竟是谁呢?为啥没参加这次庐山会议?这事儿对他们的后半辈子又带来了啥影响?

要是你喜欢这个故事,别忘了点赞、投币加哦!你的支持,就是我们继续分享的最大鼓励!

1959年庐山会议上有两位大人物没来,一个是后来带着咱们搞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另一个则是多年来一直为咱们国家经济出谋划策的陈云。

为啥邓小平和陈云俩人没参加庐山会议呢?这里头有啥特别的原因不?

先聊聊邓小平吧。他为啥没参加那次庐山会议呢?说起来是因为他身体不太好。邓小平平时爱打个台球,放松放松。1959年6月的某一天,他和朋友打完台球,高高兴兴地往回走,结果到家门口时,没看清脚下的地毯,一下给绊倒了,这一摔,就再也没能起来。

那时候,邓小平55岁,算是个步入半百的领导干部了。警卫员瞧见邓小平摔在地上,二话不说就把他背起来,往医院赶。到医院一查,原来是右大腿摔骨折了,医生说得在床上躺八周,好好养着才能好。可问题是,庐山会议眼看就要开了,离那时候不到一个月了。

没办法,警卫员只能跟毛主席说了邓小平受伤的事儿。毛主席一听邓小平的情况,就说:“会议不能再拖了,让彭真先顶上邓小平的活儿,这次会议小平就先跟党组织请个假吧。”

这次骨折让邓小平意外错过了庐山会议。八周的恢复期过去,他的伤还没好利索。大夫跟他说,散散步或许能让身体慢慢好起来。打那以后,邓小平就养成了边走边想事儿的习惯。

陈云为啥没去庐山会议呢,说白了,还是身体不太好。他只比邓小平小一岁,到1959年庐山会议开的时候,他已经过了五十知天命的岁数。早在打鬼子那会儿,陈云就开始管经济了。等新中国一建立,他直接被提拔成了政务院的副总理,还兼着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忙着搞咱们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统筹经济大事呢。

经济事务历来繁杂,特别考验人的精力和耐心,所以陈云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太好。1943年的时候,他因为负责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管理工作累倒了,后来在毛主席的提议下,他去延安枣园休养了一年。到了1959年,陈云的老毛病又犯了,心脏病发作,只能躺在床上休息。那年6月,他感觉自己身体状况可能撑不住参加庐山会议,就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的实际情况。

信里头,陈云是这样跟主席说的:“尊敬的主席,我心脏出了点问题,已经在床上歇了两个礼拜了,可说话还是挺费劲。大夫说我得休养三个月,所以斗胆跟您请个假,想离开北京去疗养一段时间。”

那时候,陈云还挑着领导咱们国家经济建设的担子。毛主席看了陈云的信,心里明白国家的经济建设还得靠陈云,但一想到陈云的身体情况,毛主席还是决定让陈云“必须听医生的话,先好好休养三个月”。就这样,党组织安排陈云去了大连,专心治病。

过了一个月,庐山上的大会开始了。刘少奇、周恩来、杨尚昆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都聚在了一起,毛主席心里头那个乐呵,夸这次大会说:“成果挺大,问题也有一堆,但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说完,他就动手写信,请彭真、陈毅、黄克诚他们几个还没到庐山的同志赶紧过来。提到在大连休养的陈云时,毛主席特地关照:“经济建设这块,陈云可是关键人物。不过,他的身体情况咱们也得考虑进去,能来就来,来不了就算了,别硬撑。”

没过多久,陈云就接到了参加庐山会议的邀请,还了解到了会议的一些情况。据说,庐山会议刚开始那会儿,整个氛围都挺轻松快活的。毛主席的秘书李锐,他也是会议的参与者之一,讲道:“毛主席说庐山会议就像是群仙聚会,来参加的老同志们很多都好久没见了,白天开会还能游览山色,到了晚上就出去散散步、跳跳舞。”

但是,那时候的陈云并没有打算去参加庐山会议,主要是因为他当时的身体还没完全好利索。尽管如此,陈云还是一直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庐山会议的进展。

庐山会议迎来重大变化的时刻,得益于彭德怀给毛主席送上的一份长长的意见书。在这意见书里头,彭德怀点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咱们国家经济建设上碰到的一些问题,还给出了好多实在的建设性意见。毛主席瞧过后,直说:“彭德怀同志的意见真是太金贵了,咱们得把他的意见印成小册子,让每个参加会议的党员都好好瞧瞧。”

但是,彭德怀为了国家经济发展所给出的那些珍贵的好建议,却被某些心怀不轨的人给利用了。1959年7月的中旬,在上海负责工作的柯庆施,第一个站出来指责彭德怀,说他“老是给党组织递些不好的东西,跟三面红旗唱反调,还跟毛主席对着干”。接着,康生在庐山会议上更是瞎扯,说“彭德怀给自己起了个石穿的号,意思是水滴石穿,他的阴谋可大了”,把彭德怀气得在会上都说不出话了。

陈云看了党组织发来的信件,知道了庐山会议的情况有了变化。他对彭德怀的处境挺心疼的,心里也琢磨着要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出点主意。不过,瞧瞧庐山会议那会儿的氛围,再加上他自己身体也不太好,陈云最后选择了不开口。陈云干工作这么多年,心里透亮,觉得这时候少说话,既是对彭德怀好,也是给自己避避风头。

实际上,庐山会议那会儿,陈云并非唯一一个在大连养病却仍关心着会议进展的党员。和他一同休养的,还有得了糖尿病的邓子恢。邓子恢在革命那会儿,当过红十二军的政委,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还有华中军区的政委。等到新中国成立,邓子恢和陈云一样,都成了国务院的副总理,一直负责国家的农业经济工作。

邓子恢晓得庐山会议情况有变,又听说彭德怀受了不少冤枉,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那时候,他甚至不顾自己身子骨弱,打算从大连直接奔庐山去开会,结果被陈云给拦下了。陈云跟他说:“咱现在这时候,不是咱能插嘴提意见的时候,就算你赶到庐山,说了也不顶啥用。”

1959年8月份,庐山那个大会开完,彭德怀就被撤了国防部部长的位子,全家没办法,只能从中南海搬到北京边上,开始种地过活。在那个会上,替彭德怀说话的人,像张闻天、周小舟、邓华、黄克诚、钟伟他们,也都碰到了不少倒霉事。后来邓子恢还感慨呢:“陈云真是有远见,没让我去那个会,要不然后果可就严重了。”

庐山事件过后,国家经济的走势验证了陈云和彭德怀的眼光。到了1962年,有个七千人参加的大会被组织起来,毛主席又一次想让经济老手陈云来参加,但陈云还是客气地推掉了这个邀请,这样,陈云就巧妙地躲开了可能卷入的一场风波。

但是,在那个特别的历史关头,陈云还是遭遇了人生的低谷。那个曾让彭德怀吃过不少苦头的康生,头一个对陈云动手,说陈云在“经济方面老往保守那边靠”。接着,红卫兵连着两次上门抄陈云的家。那时候周恩来是国务院总理,他心里特别挂念陈云,所以在红卫兵还没到陈云家之前,就先发电报给陈云,提醒他得多加小心。陈云无奈地笑了笑说:“让他们抄吧,我家里早就没啥值钱的东西了。”

陈云的性格平和随意,这让总想找茬的康生也挑不出啥毛病。到了1968年,陈云被安排去了江西南昌的一个石油机械厂做工,这一待就是快10年的光景。

1976年,毛主席因为生病离开了大家,陈云就悄悄跟华国锋、叶剑英说,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四人帮那帮人。到了1976年10月,四人帮终于被抓住了,中国也因此迎来了个大变化。这时候,陈云也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始忙着规划国家的经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陈云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了不少好主意。1980年6月,他说咱们得重视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得搞计划生育,后来计划生育就成了咱们国家的重要政策。到了1981年,陈云又提出了个鸟笼经济的说法,意思是计划经济得和市场经济一起配合着来,市场经济得在国家的掌控下搞。1983年,陈云又给出了十条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议,他还告诉搞经济的人,别太担心财政赤字,得推动改革开放往前走。

1987年,国家干部队伍面临新老换班的时候,陈云自愿放下了中央委员会的担子,用实际行动给全党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对打破干部终身制起到了关键作用。退休以后,陈云心里还是装着国家经济怎么发展,时刻着国家大事。到了1992年,中共十四大一开完,陈云就彻底告别了党内外的工作,安心享受起了晚年生活。

1995年,陈云在北京因为生病去世了,当时他90岁。他给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的好处,会被大家一直记在心里。他为人处世的方法特别聪明,也非常值得后人去学习和模仿。

0 阅读:10
晨曦微露梦星

晨曦微露梦星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