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时候,因为政治上的考虑,加上林彪的身体情况有了些好转,所以在那一年的5月份,他就被提拔为了中央的副主席。林彪这个人啊,资格老,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也是数不胜数,所以说他当上了副主席,大多数人心里头都是服气的。
可就在这时,有个开国中将跳了出来,明确表示反对:“我林彪当副主席这事儿,可不答应。想当年在井冈山那会儿,我职位都比他高呢……”话说回来,这位中将到底是何方神圣?哪来的胆子,敢这么直接反对林彪当副主席?
【一心杀敌报国】
聂鹤亭就是那个站出来跟林彪唱反调的人,他1905年在安徽的一个挺有钱的农户家里出生。1926年,他入了共产党,北伐那会儿,他还参加了叶挺的独立团。因为他打仗时总是冲在最前头,所以很快就升为了班长、排长,后来又成了连长。
1927年那会儿,聂鹤亭是第73团6连的连长,他带着队伍参加了南昌起义。但遗憾的是,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他没能赶上那场大战。这让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所以他下定决心,在往南走的路上,一定要多打几个漂亮仗,让大伙儿瞧瞧叶挺独立团的风采。
在南昌起义的队伍往南走的时候,第73团被留在了后面保护大家,这让聂鹤亭有力也使不上。正当他感到失落和沮丧时,上面的领导找到了他,问道:“聂鹤亭,你这是咋了,看起来垂头丧气的?”
聂鹤亭开口道:“这一路走来,连个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战士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呢!”上级笑着拍了他一巴掌,随后脸色一正道:“行,既然你们一个个都这么想打仗,那现在有个重要差事得交给你们!”一听这话,聂鹤亭眼里立刻闪起了光,急忙追问:“头儿,到底是什么重要差事?你就别绕弯子了,赶紧跟我说说吧!”
领导宣布:“大家讨论过后,决定要攻打会昌,这次任务就交给你们6连当先锋,走在整个师队的最前头!”聂鹤亭一听,立马站了起来,拍着胸脯保证:“师长,您就放心吧!我们6连一定不负使命,绝对不给叶挺独立团丢脸!”
接了任务,聂鹤亭立马带着6连赶夜路急行军。可谁成想,心急反而坏事,他竟走错了路,结果会昌那边没能按时到。这事儿让上级很是恼火,把聂鹤亭狠批了一顿。但他这人,脾气倔得很,没被骂垮,反而斗志更旺了,心里头就琢磨着,得打个漂亮的大仗才行。
等外头的敌军都被解决掉后,起义的大部队就开始全力攻打会昌,这次第73团打头阵。聂鹤亭总算是等来了这一天,能亲自上阵和敌人干一架。但会昌这地方真不好打,城墙硬得很,城里头还有好多敌军呢。而且啊,会昌正好在国民党钱大钧和黄绍竑两股势力的中间,要是攻打得不快,起义军就得被两面夹击,那可就麻烦大了。
在这个紧要关头,叶挺来到了最前线,仔细瞅了瞅地图后,跟聂鹤亭讲:“咱们别跟敌人硬刚,得动动脑子,瞅准时机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一股作气把会昌城给攻下来!”
聂鹤亭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信心满满地说:“总指挥,咱们6连早就整装待发了,可就是这武器装备太不给力了。你再给我增援10挺机枪,我保证能拿下会昌!”叶挺瞧了瞧那些斗志昂扬的战士们,点了点头,答应道:“行,你要啥我给你啥,但得记住,只能赢不能输。要是输了,我可得拿你是问!”
所有东西弄好之后,聂鹤亭从战壕里一跃而出,带着队伍就往敌军那边冲,一下子就抢占了城头。接着,他马上把突击队一分为二:一队留在城头上守着,还得负责掩护后面的部队上城;另一队呢,由他亲自带头,继续朝着敌人猛冲,好把战果再扩大一些。
不久,会昌城就被起义的队伍给攻下来了。得说说,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聂鹤亭一直冲在前面和敌人打斗,但他居然一点伤都没受。在接下来的长汀和潮州战斗中,他又多次和敌人勇猛交锋,赢得了许多大功。
【抢渡乌江,占领遵义】
1930年3月份,聂鹤亭根据组织安排,到了江西,去找毛主席和朱德带着的红四军。毛主席一听聂鹤亭是从大上海过来的能人,立马就亲自出门迎接,还吩咐食堂准备了四个菜加个汤,好好招待他。
在这儿,聂鹤亭碰到了南昌起义时的几位老伙伴,像林彪、粟裕这些老朋友都在。听说粟裕现在已经当上团长了,聂鹤亭心里头真是为他乐开了花。粟裕一瞅见聂鹤亭,立马就迎了上来,大声喊着:“老排长!”俩人像失散多年的兄弟一样紧紧搂在了一起,眼里都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后来,在毛主席和朱德的关心下,聂鹤亭当上了红四军军部的团级参谋。1930年10月,他又升为了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的副团长,没多久就成了团长。那时候,蒋介石调集了好多兵力,想要围攻井冈山根据地。毛主席指挥红军,跟张辉瓒师的部队打上了。
那时候,聂鹤亭带着35团的兄弟们奋勇杀敌,灵活机动地穿插战场,他们还在江西的东韶那一带,成功挡住了想要来帮忙的敌人。这样一来,林彪和粟裕领导的红军主力就能飞快地把张辉瓒的部队给包围起来,最后还把他们师长给活捉了。
湘江战役打完后,中央领导层深思熟虑,决定要硬闯乌江,拿下遵义。这个渡江的重任,就交给了聂鹤亭带领的第一师。
1935年1月20号那天,红军一踏入贵州地界,聂鹤亭就带着红一团先头部队赶到了乌江龙溪的渡口。他和团长杨得志一块儿,领着战士们准备硬闯乌江。乌江那地方,地势险要,水流跟疯了一样急,对岸还有敌军把守得严严实实。聂鹤亭跟杨得志一合计,决定来个突然袭击,赶紧过河。
他们先派战士去买毛竹,然后动手做成宽十多尺、长二十多尺的大竹筏。接着,选了8个游泳技术好的战士试着过河。但没想到江水那么急,一下子就把那8个战士冲走了。聂鹤亭看到后,没有退缩,而是让战士们重新做了一个更大、更结实的竹筏。
这时候,一连长孙继先又带着十几个战士跳上了竹筏。聂鹤亭看到这一幕,心里特别激动,赶紧叮嘱大家:“战友们,咱们全军都指望你们了,任务一定得圆满完成,但也得小心点儿,安全第一!”
孙继先扯着嗓子保证:“两位领导,您们就放心吧!只要咱们这儿还剩一口气,任务就一定能完成,咱们肯定能过去!”话一说完,他就跳上了竹排走了。经过一阵激烈的拼斗,大概十几分钟吧,渡江这事儿就成了,连乌江这个天险都被咱们给拿下了。
随后,红一团和红一师的勇士们头一个冲过了乌江,剩下的三万多红军战士也一个个紧跟着渡过了乌江。刘伯承带着聂鹤亭和大部分战士换上了黔军的衣裳,他们让抓来的俘虏去开了城门,然后一举拿下了遵义城。
【聂鹤亭反对林彪当副主席:井冈山时期,他职务还没我高】
1939年那会儿,聂鹤亭去了老朋友聂荣臻管的晋察冀军区,当上了参谋长。到了10月,聂荣臻带着根据地的军民们,一块儿跟日军干上了,要打退他们的“扫荡”。在雁宿崖和黄土岭这两场仗里,他们干掉了日军第二混成旅的领头阿部规秀中将。这一下子,敌人吓得要命。
1940年8月份,晋察冀军区加入了那场大名鼎鼎的百团大战,战斗里干掉了日伪军四千九百多号人。在晋察冀军区干活那会儿,聂鹤亭老是跑到前线去,帮聂荣臻处理军区的事儿。他亲自去了解敌人的动静,翻查各种资料,还给部队琢磨出一套既详细又实用的打仗方案。
1945年快过完11月时,聂鹤亭被提拔为松江军区的头儿。接着,他就带着队伍,按照上面的安排,往木兰、道河那边开拔,目标就是打掉那边的国民党军队。到了1946年4月份,聂鹤亭带着松江的部队,还有359旅的兄弟们,分成了三拨人马,一举拿下了哈尔滨。拿下后,他就当上了哈尔滨的守卫司令。
1947年那会儿,聂鹤亭接到中央东北局的调令,跑到东北民主联军当上了参谋长,直接在林彪手下干活。转眼到了1948年,他又被任命为辽北军区的司令员,参与了攻打长春的战斗,把长春围了个水泄不通。
10月的中旬时候,驻守在长春的十万国民党大军,在郑洞国将军的带领下选择了起义,长春就这样迎来了它的和平日子。没多久,聂鹤亭带着战士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火速赶到沈阳,加入了攻打沈阳的战斗。等辽沈战役打完了,他又接到命令去了关内,当上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副参谋长,还参与了指挥平津战役。
新中国一成立,聂鹤亭就当上了装甲兵的副头头,帮着司令员许光达一起搞这个新型兵种的建设。那时候,装甲兵才刚刚起步,啥都不完善,专业人才更是少得可怜,就连开的坦克都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
碰到这个难题,许光达和聂鹤亭都没退缩,他俩琢磨着怎么办,开始动手制定方案,先着手把干部培训这块抓起来。后来军委点了头,聂鹤亭就把原先的坦克部队重新编成了3个战车师,接着又一口气建了3个坦克团。
1950年9月份,聂鹤亭接到许光达的指令,赶赴天津帮忙建立人民解放军第一所专门培训装甲兵指挥官的坦克学校。这标志着装甲兵队伍开始慢慢成形。到了1951年1月,聂鹤亭又亲自领着坦克部队,毫不犹豫地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战斗里。可以说,为了装甲兵部队的成立和壮大,聂鹤亭真是费尽了心思,并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58年的时候,林彪身子骨慢慢硬朗起来了,加上他挺有本事,毛主席也挺看重他,所以他就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可这事儿却让聂鹤亭心里头很不痛快,他直接当着大家的面就说了出来:
在井冈山那时候,我和林彪在同一个连,我呢,是大排的头儿,他呢,只是个小排长,职位上我还比他高一头。连长要是外出,连里的事儿我就能说了算。到了东北打仗那会儿,他就爱窝在屋里盯着地图看,别的事儿都甩手给罗政委他们干,可最后好处全让他一个人给占了……
井冈山那时候,聂鹤亭的官确实比林彪大。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彪在打仗上的本事慢慢超过了聂鹤亭他们,所以选他当副主席也挺合理的。那聂鹤亭为啥还要反对呢?
说白了,原因挺直接的,这都跟林彪在部队里搞的那个“打倒军事教条主义”的活动有关。聂鹤亭他是不赞同这个活动,但他可不是说林彪在军事上不行……
1971年3月13日,聂鹤亭因为心脏病又犯了,就这么走了,当时他66岁。挺让人注意的是,他走之前还特意留了句话给后人:
等我走了以后,把我这些年攒下的三万块钱,全都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这就算是我给党组织交的最后一笔党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