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各篇要旨(三)

评史可不察 2024-07-18 17:30:40

10.《九地篇》。该篇主要阐述了利用九种要地实现使敌分散和使己率然两个问题。主旨思想:

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使敌分散:)用兵之法,散地则无战;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则无绝;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则掠;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其交不得合。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政举之日,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敌众以整,将来,待之若何?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使己率然:)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深则专,浅则散。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则合交;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使民无知。使民无识。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投之亡地然后存。譬如率然。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是故)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译成白话文:进攻者,在态势上处于客位。为客之道,深入敌境则部队专一,主人就无法打败我。取用于敌,三军足食;谨慎地休养部队,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使敌不可预测我军行动。

首先,要使敌分散,就不能在我境内散地发生战事,要逐步蚕食敌边境轻地,绕开敌占据的险要争地,尽量不让敌在交地机动,谨慎对待敌可能寻求帮助的位于衢地的第三国力量,在敌城镇等重地要大肆掠夺以破坏敌战争潜力,利用险阻的圮地路线实施偷袭,对进入围地的敌人要塞住阙口使其不能参加其他重要战场的交战,当我处于死地时要向敌显示我死战到底的勇气。

如果不懂得利用九地的方法,就不是王霸之兵也。王霸之兵,攻伐大国,则敌人的众不得聚,敌交不得合,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了解掌握敌人的意图。这样我军就可以集中使用部队于一个方向,实现千里杀将的效果。

这就要求在决定进行战争时,不能再与敌有使节往来,然后进行战争筹划。等到敌人有隙可乘,必须快速进入敌境实施进攻。先攻夺敌最关心的目标,然后稍作与敌接洽。根据敌相关行动来决定下一步的战事。进攻发起前,我军要静如处女,敌才会松懈无备;一旦有机可乘,我军要动如脱兔,敌就来不及抵抗。假如敌人即将以数量庞大、军阵严整的军队进攻我国时,我就要先敌一步夺其所爱,那样敌就会随我摆布啦。

其次,要使己率然,就要根据“九地”特点,遵循“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和“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的常规情形,在散地凝聚己方军队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敌边境轻地不要停止行进,不要攻打敌占据的险要争地,在交地行军要保持部队紧密联结以防敌偷袭,要积极与衢地的第三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敌城镇等重地要因粮于敌,行进于险阻的圮地时要快速通行、不可宿营,当我军被敌人堵在围地时就要多加谋划以求脱困,当部队在死地时就要拼死与敌交战。

将领要冷静思考,严正治军。平时通过管理教育使部队上下齐力同勇如一人。战时,让部众无知无识无虑,任由将领摆布。再施行超常规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就可以如同指挥一人那样指挥全军了。然后把部队投放到危险环境,借助九种要地迫使强兵和弱兵不得不相互配合如一人,不得不奋勇作战。从而使整个部队如率然之蛇那样,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11.《九变篇》。《孙子集注》和《武经七书》等传世本《孙子兵法》都将《九变篇》排序为第八篇,笔者将其整体调整到《九地篇》之后。基本考虑有两点:一是《九变篇》主要谈的是指挥员作战指导的问题。作战指导一般是对运用战法的原则要求,既可以在讨论具体战法之前先表明,也可以在讨论具体战法之后再总结。传世本将其排序第八,是不前不后,有所突兀。

二是《九变篇》中开篇就提出“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以及“九变之利”“地之利”“九变之术”“得人之用”等概念,很显然是基于“地形”和“九地”而作的总结性作战指导,应该放在《地形篇》《九地篇》之后。笔者也认为,《九地篇》提出到的“九变之利”“九变之术”就是利用九种要地实现“并力”“取人”的利处和艺术。

该篇的主旨思想是: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故)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不可不察。

译成白话文:能够弄通“九地”变化之利、之术的将领都是高明之将,通常都会权衡利弊考虑问题。所以“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因此,他会以损害使敌屈服,以烦事使敌劳累,以小利引诱敌行动。所以,将领不能把胜利寄托在敌不来攻上,而要凭恃我有备战和不可战胜。而且要重点关注将领的“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力避己陷于其中,力促敌陷于其中。

12.《火攻篇》。该篇主要谈火攻的问题,并对前面各篇(含火攻)探讨战争问题进行了总结性说明,主要是对待战争的态度。主旨思想:火攻有五: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明主虑之,良将修之。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译成白话文:以火助攻,效果明显;以水助攻,攻势增强。火攻有五种方式(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平时准备好实施火攻的条件。放火时要看准天时。对待战争的态度:战胜敌人后,若不修明政治、及时论功行赏,就会带来祸患。对此,明君要予以考虑,良将要实施到位。总之,战争影响重大,明君和良将都要谨慎对待,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13.《用间篇》。该篇主要谈使用间谍的问题。主旨思想是: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必取于人。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三军之亲,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生间可使如期。故反间不可不厚也。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译成白话文:明君贤将之所以能够调动和战胜敌人,在于先掌握情报。情报来源重在使用间谍。间谍有五种:乡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对间谍要信任、重赏和保密。必须找到敌人的间谍,使之成为反间。利用反间,就可以更好使用乡间、内间、死间、生间。所以必须厚赏反间。在敌上层安排高智慧的间谍,必定获大成功。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0 阅读:1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