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文署上莫须有的作者名,《月光曲》竟然被认为是巴金所作

文学私秘 2023-11-07 22:01:15

目前部编版语文教材有着它的严谨性的底线,对于课文的作者,在措词上十分严格,宁愿在作者一栏上空置,也不接受那些以讹传讹的作者名。

比如,经典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在网上搜一下,都称作者叫:褚娇娜.

其实褚娇娜是北京一所小学的老师,只是因为讲授过这篇课文,就被认为是这篇课文的作者,张冠李戴,荒唐可笑。

而更为荒唐的是,本该以严谨著称的《百科知识》杂志也偏听偏信,在发表的文章中当起了错误的信息传声筒,称《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是褚娇娜。

再看经典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目前的教科书里并没有署上作者姓名,但是在网上搜索一下,会发现不知从哪里衍生出的错误信息,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董玲秋。

甚至一些教参读物,也在书中公然接受了这些教科书并没有明确的作者信息,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董玲秋。

再看看在小学课本里非常著名的科普小品《蝙蝠和雷达》,又叫《夜间飞行的秘密》,在网上搜一下,会发现所有的答案都告诉你,它的作者名叫:郭锦媛。

用郭锦媛的名字搜索一下,没有显示其人有任何的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痕迹。

其实,我们现在知道,《蝙蝠和雷达》也叫《夜间飞行的秘密》的作者是科普作家郝应其。

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原作者是张加毅,《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原作者是徐柄春,这已经被网友寻根刨底查访出来了,但要代替网上四处漫溢的错误信息,还要假以时日,毕竟讹错盛吹了太久,扭转起来确实难度较大。

这些重要的作者信息,是体现一本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真实性的重要维度与尺度,随着全民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这些可靠的作者信息,将会走进教科书,即使不一定在注释栏里全部变现,但至少会以一定的方式在现行的教材里体现出来。

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与戒心,鄙视与抵制那些信口开河、无中生有地为一篇经典课文炮制一个莫须有作者的陋习与怪象。

近日在查找《月光曲》的作者的时候, 竟然发现有一本教参类读物,竟然称这篇课文是由巴金创作的。

如此信誓旦旦地把这篇《月光曲》安插在巴金的头上,不讲来历,凭空捏造,确实达到了“人有多大胆、就能多大喊”的峰巅状态。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叫《范文鉴赏集》,分上下两册,书的封面上标明“师范生阅读用书”、“小学教师教学用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

书中在《月光曲》的文章标题下面,用斗大的字,注明是“巴金”。

在文中,更是多处提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

我们不妨看一下文中的坚定不移的语调:

“《月光曲》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根据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而创作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还结合巴金的身份,认证《月光曲》这篇课文的妙处:

“巴金用生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贝多芬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巴金在文章中的又一成功之处就是把贝多芬充满情感的钢琴曲——《月光曲》的内涵采用‘联觉’的方法充分表达了出来。”

这个鉴赏解析者不知从哪个渠道、那个线索,考证出《月光曲》的作者是巴金。

其实《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最早出处,是丰子恺译自日本的音乐史学家田边尚雄(1883-1984)的儿童读物《孩子们的音乐》,后经由教材编写组人员的润色修改,包括叶至善也参与其中,才成了今天的样貌。

在所有的创作、翻译、修改的过程中,都没有看到有巴金的任何插手。不知为什么这本冠着“小学教师教学用书”的《范文鉴赏集》,要如此武断地认定这篇课文出自巴金之手。

但是,《范文鉴赏集》出版以后,书中的言之凿凿的论定,并没有得到现行教科书的首肯,目前教科书上,只是在注释中标明:“本文根据有关材料改写。”

从这个角度讲,现行的部编版教科书采取的原则是无可挑剔的。宁愿在作者栏里,弃置不可信的信息,也不能轻信那些众口一词的虚假传言。

从这里我们倒可以看到现行教材的定力与求真、务实精神,这要比那些人云亦云的“叮咚来了”的小学课文里所直指的误区,要更具有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与楷模意义。

0 阅读:12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