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古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遍观古代那些君王,无一不喜欢重用自己的心腹,概因君王的意志需要有“自己人”去执行,至于那些前任君王留下的大臣往往很难被新任君王视为“自己人”,因为他们身上会有前任君王影响力的遗存,这与新任君王的统治力是有冲突的。一般来说,大臣们能够成为一位君王的重臣就很不容易了,能成为两朝、三朝元老的大臣就足以被誉为宦海不倒翁。
唐朝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宋朝的章惇和韩侂胄、明朝的方孝孺和于谦、清朝的鳌拜和和珅,这些人中有哪个不是大佬级的存在?从他们的经历足以看出宦海不倒翁的难度系数之大。然而五代时期却出现了一个神级的不倒翁,他不是说两朝、三朝,他先后侍奉了十一位君王,期间始终居于高位,他便是饱受争议的冯道。
传奇宰相—冯道
一、亡国降臣固位难?1、从后唐到后晋
冯道生于唐朝末年的一个耕读之家,从小便以读书为乐事,在老家瀛洲(今河北河间)一带颇有才名。适逢各大藩镇争战不休,诸侯们为了增强己方实力,不断挖掘己方地盘内的人才,冯道被燕王刘守光(刘仁恭之子)征辟为掾属,由此正式踏上宦途。都说良臣择主而事,当时的冯道或许还未历练到家,可刘守光绝对不是良臣想要的明主。
如果刘守光是明主,就不会在晋梁争霸期间妄自尊大,给晋王李存勖各种使绊子,更不会在冯道劝谏他当适可而止时,把冯道扔进大狱。既然刘守光靠不住,冯道也就顺理成章地转投到了晋王阵营,因其儒业出色,擅写文章,被李存勖提拔为从事。不得不说冯道的眼光很精准,李存勖的确雄才大略,先灭燕,后灭梁,成功建立后唐王朝,冯道自然在这期间也是水涨船高,累升为户部侍郎。
冯道出道之初的形势图
运气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冯道因为按制回乡守父孝,完美避开了因李存勖荒废朝政而导致的各种纷争。等到李嗣源继位后,冯道的高光时刻亦随之而来,不仅被拜为宰相,还受封为始平郡公。别看李嗣源是沙陀人,治理天下的用心程度远比后梁君主高,冯道之才在李嗣源手下得到了充分发挥,史载当时“政皆中道,时亦小康”。
可惜好景不长,李嗣源去世后,诸皇子同室操戈,冯道对此是静看风云变,当潞王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胜券在握时,他便及时带着百官奉迎新主,因此再一次保全了自己,并且被李从珂晋升为司空。李从珂打仗很猛,治国却比较无能,很快被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李嗣源的女婿)联合契丹给推翻了。因冯道的文才和威望非一般大臣可比,被石敬瑭视为头号重臣。
所谓的“儿皇帝”——石敬瑭
2、从后汉到后周
能够被君王托付身后大事的臣子绝对是值得君臣互相信任的结果,比如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石敬瑭临终前将冯道视为自家后晋王朝的诸葛亮,希望其辅助幼子石重睿上位。然而经验告诉冯道,乱世需长君,因此他不顾石敬瑭遗命,转而拥立石重贵(石敬瑭的侄子)为新君,之后凭此拥立大功受封为燕国公、太尉。石重贵在对待契丹上面比较强硬,多少有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
可惜所有的强硬都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契丹一发飙,石重贵和他的后晋王朝便成为了过去式。冯道此时和大多数朝臣一样,主动选择为契丹主耶律德光效力,并且成为了契丹的太傅。当时各方势力并不甘于被契丹统治,各种小动作不断,硬是让耶律德光选择退兵北归。眼见契丹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力,冯道又适时投入了刘知远所建立的后汉政权,被封为太师。
耶律德光灭后晋,入主中原
后汉国祚比后晋还短,仅存续四年就被后周给取代了。此时的冯道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大臣了,他已化身为吉祥物,他的资历和声望无人可比,他的文才亦无人敢小觑,且他又不揽权,由此决定了他是乱世王朝用来撑门面的最好代表。后周太祖郭威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个吉祥物的重视,依然封其为太师,并且每遇大事,都会假模假样地和其商量一下。
按常理来说,像冯道这样的老江湖是不会和君王硬杠的。可周世宗柴荣打算御驾亲征,和北汉主刘崇(刘知远之弟)比个高低时,冯道却破天荒地站出来极力劝阻,不管柴荣如何信誓旦旦,冯道都一点面子也不给,结果惹得柴荣大怒。等到柴荣凯旋而归后,冯道带着复杂难言的情绪结束了自己富有争议的一生。都说死者为大,柴荣倒也不亏待他的死后尊荣,追封其为瀛王。
后周形势图
二、冯道的“道”是什么?1、但教方寸无诸恶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冯道一生谨慎,始终心存善念。首先,他廉洁奉公,不贪财,当他得知家乡父老闹饥荒时,他把家中余财全部拿出来赈济父老,自己甘愿住在简陋的草棚之中,至于底下官员按成例给他孝敬的财物,他始终分毫不取。其次,他亲民爱民,当在家守孝时,他亲自上山砍柴、下地耕作,期间遇到村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丝毫没有大官的架子。
当他看到有不少妇女被契丹俘虏,他竭尽余财去赎回她们,并且派人一一寻访她们的家庭住址,让她们安全回家。当他遇到有人给他送美女时,他是能拒绝就拒绝,实在拒绝不了,就会先行假装接受,然后再派人将美女送回家。当耶律德光准备对中原百姓下狠手时,他不顾个人名声,一边奉承,一边规劝,使得耶律德光放下了屠刀,中原百姓因此免去一场大祸。
抱负远大的辽太宗耶律德光
再次,他心地善良,懂得为他人着想,当他随军征战时,他常常搭设草棚而居,席地而卧,避免增加士兵们的负担,并且还会把领到的俸禄拿出来犒赏将士。当他遇到有人在驴子身上挂着写有“冯道”二字的牌子,以此来羞辱他时,他亦不动怒。当同僚询问他脚下之靴的价格时,他如实回答,但是眼看同僚通过对比发现自己被坑时,他又连忙说那是一只靴子的价格,很好地顾全了同僚的面子。
最后,他乐于提拔下级,尤其是那些出身贫寒的有才之士。在他看来,吏治是治国的根本,而相比那些出身好,德才不佳的官员来说,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往往更加务实,亦更能体察百姓之苦,比如宋朝初期的宰相吕端、范质和李昉等人均受过冯道的恩惠。如果从成绩来看,冯道或许没有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但是他的“善”让他不管在何种虎狼之地,均可立身。
冯道当时还是很受大臣们敬重的
2、实不为虚名所羁
冯道在百忙之中,为后世留下了他亲笔所书的《荣枯鉴》,里面大谈为人处世的道理,且其中提的最多的便是“虚名”。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有抱负的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名声,他们不光追求生前功业,还把死后的“青史留名”视为毕生追求。即使是所向无敌的亚历山大,在想到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军团终将化为尘埃时,也不禁潸然泪下。
人生短暂,搞事业的时间极为有限,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想有一番作为都是很难的事情,而要“青史留名”则更是难上加难了。遍观古今,芸芸众生,能留下自己的故事,让后人传颂的人能有多少?如果把名声看得太重,势必会被名声所束缚,想想关羽,他若不是为威震华夏的名声所累,何至于一意孤行、急于求成,最终“大意失荆州”?
试问冯道该忠于谁?
冯道亦是如此,试问如果冯道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他还能在五代中成为“不倒翁”吗?恐怕他早就殉节了。当他奉命出使契丹时,耶律德光有心留他为契丹所用,他不仅没有义正言辞地拒绝,而且极为奉承,这也是欧阳修和司马光等士大夫批判他的原因之一。可是如果他不这么做,他又如何能在后面耶律德光入主中原期间有效庇护中原百姓?
生于乱世已属不幸,难道非要冯道以身殉道才是忠臣吗?从后梁到后周,短短的七十余年,换了多少王朝?又换了多少君主?如果这些王朝覆亡时,所有曾经为之效力过的大臣都殉节,或者都选择避世,中原政权何以维持?又拿什么来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靠什么去和契丹对抗?届时乱世更乱,神州陆沉,中原板荡,又会有多少无辜百姓遭乱?
冯道的《天道》
结语纵观冯道的一生,虽无耀眼的成就,但是心有“大道”,他在乱世之中不仅做到了独善其身,还为之增添了一股平和之气。他绝非一些士大夫嘴中的“大奸大恶”之小人,从李存勖到柴荣,这期间的十一位君王难道都是没有识人之明的昏庸之主?如果他是奸臣,岂不早就被弃之不用了吗?所谓的“不倒翁”又从何而来?
简而言之,他看似平庸无德,实则非凡有大德。如果把那些骂他的士大夫和他调换下,真不见得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当然,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冯道的观感都会有所区别,那些抨击他的声音亦属正常,毕竟他又不是圣人。对于这点,他其实是有先见之明的,正如他所说,“知之者,罪之者,未知众寡矣”。一切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求问心无愧。
参考文献:
《五代史》
《五朝宰相》
《不倒宰相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