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朝代更迭,则无数豪杰趁势而起,元末明初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有笑到最后的明太祖朱元璋,有财大气粗的吴王张士诚,有兵多将广的汉王陈友谅,有以大夏为国号的明玉珍,有......话说成王败寇,世人只会记住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开国功臣,比如徐达和常遇春等,至于其他诸侯曾经用过什么人,就鲜有人知了。
然而在那种群雄并起的时代,能够雄踞一方的豪杰又岂是那么轻描淡写的存在?他们麾下又何尝没有不世出的大才?很多时候,英雄埋名只是因为站错了队。就拿陈友谅麾下的大将张定边来说,他智勇双全,战绩彪炳,甚至曾在一次战斗中差点灭了朱元璋。如果他最开始跟的人是朱元璋,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恐怕不会比徐、常二人低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他的传奇故事。
堪比徐、常二将的张定边
一、乱世出英雄1、反元斗士,于沔有光
朱元璋在加入红巾军之前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常年饿着肚子求生存。张定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出身沔阳(今胡北仙桃)渔民家庭的他早年因为饥荒问题不得不靠贩卖草鞋为生,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学的刘皇叔。或许是知道乱世需用武,他一旦得闲就勤练武艺,还别说,真给他派上用场了,一般的街头混混和衙门公差因惧他武力,轻易不敢惹他。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艺高人胆大的张定边机缘巧合地和陈友谅结识了。史载陈友谅同样出身于沔阳渔民家庭,且还是个赘户,因其读了点书,在衙门中谋了一份公差,日子过得自然比张定边要好上不少。据说有个算命先生在查看陈友谅家的祖坟时,大赞“风水宝地”,一再给陈友谅强调“日后必定富贵”。陈友谅心想一个衙门小吏肯定谈不上富贵,遂滋生出了更远大的目标。
古代渔民练武者多
街头说书的都说刘皇叔起家前喜欢交朋友,有“桃园三结义”的美谈,陈友谅自然也想结识一些朋友,为以后做准备。眼见张定边孔武有力,说话也是那个事,陈友谅一来二去的,和他拜了把子。兄弟二人没事的时候常在一起谈天说地、精进武艺,只待风云突变时一展拳脚。机会没让他们久等,至正十一年,白莲教的韩山童联合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揭竿而起,因他们头裹红巾,被人称为红巾军。
出头的人有了,响应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以徐寿辉和彭莹玉等人为代表的豪杰在长江中下游也打出了红巾军的旗号。至正十五年,徐寿辉手下的“头马”倪文俊奉命攻占了沔阳,陈友谅闻讯后当即拉着张定边顺势加入红巾军。或许因为倪文俊也是渔民出身的缘故,亦或许是因为陈友谅在衙门里当过差,倪文俊对他们兄弟二人还算比较重视,陈友谅初入红巾军即得授簿书掾之职,张定边亦非一般大头兵。
元朝时期的沔阳
2、水涨船高,声名在外
徐寿辉不愧是一时人杰,自他在蕲水(今胡北浠水)正式建立天完政权(所谓天完,即压过大元,天的上面比大多一横,完的上面比元多个宝盖头)后,其势力愈发膨胀,从几万人发展到数十万人,再到百万之众,先后攻占鄂、湘、赣、皖、浙、川等广大地区。倪文俊在此期间逐步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陈友谅和张定边因此也跟着水涨船高,被倪文俊安排驻守黄州。随着倪文俊权势的不断加大,野心也跟着大了起来。
他想取徐寿辉而代之,没曾想徐寿辉早有防备,阴谋破产的倪文俊只得率部到黄州找小兄弟陈友谅诉苦,以图东山再起。此时的陈友谅已今非昔比,他在张定边的辅助下,打了不少胜仗,一步步升上了行军元帅之位,在天完内部有了不小的话语权。话说不止倪文俊有野心,陈友谅亦有。经过一番准备,陈友谅以大义的名分除掉了天完叛臣倪文俊,吞并了这个昔日老大的所有兵马,一跃成为天完政权的最强者。
声势浩大的天完政权
陈友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边哄着徐寿辉玩,一边不断蚕食其他各部红巾军,等他的实力足以支撑他的野心时,他用计除掉了徐寿辉仅剩的一点直属兵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正二十年,再也按捺不住内心冲动的陈丞相终于一脚踢开徐寿辉,自己坐上了皇位,并改国号为汉。一直追随他的兄弟张定边因劳苦功高,被他封为最高军事长官—太尉。就在陈友谅即位的当年,朱元璋令康茂才假意归降陈友谅,以图诱陈友谅率军进入自己的包围圈。
经验老道的张定边一眼就看出此为朱元璋的阴谋,极力劝谏陈友定勿要轻信康茂才,可惜陈友谅不听,其军大败,好不同意攻占的大片地盘全落入到了朱元璋手中,就连有“长江上下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的安庆重镇也未能幸免。回朝之后的陈友谅懊恼不已,悔不听张定边之言,遂让其率军夺回安庆。当时负责镇守安庆的是和俞通海等大将齐名的赵仲中,张定边却直接打得他弃城而逃,可见张定边武略之强。
陈友谅原本是长江流域最强诸侯
二、忠勇不输赵子龙1、鄱阳水战,冒死冲阵
陈友谅虽说靠着张定边在朱元璋那里找回了场子,但是他并未反思首战失利的教训,一门心思整治昔日的天完老将,弄得内部人心惶惶,等到朱元璋亲自率军西进时,不战而降者比比皆是。陈友谅一向骄横惯了,哪里能受得了这种憋屈劲?他决心押上自己的所有老底,一战定生死。史载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倾尽全力,组织了60余万水陆大军,由他亲自统率东征。
与陈友谅的满怀信心不同,张定边对于这一仗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他太了解陈友谅了,眼看着陈友谅在由盛而衰之后,不思励精图治,反倒是孤注一掷,他却只能秉持心中的那份道义,竭力而为。等到陈友谅风光无限地赶至洪都(今江西南昌)重镇时,得知朱元璋只是安排一个毛头小子朱文正守城,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可他没想到自己前面已经中过一次朱元璋使的诈降之计,这次又被朱元璋的小侄子用同样的计给耍了。
陈友谅进攻洪都
朱文正利用双反谈判的机会,赶紧让人通知叔叔派军来援。于是,陈友谅被动地迎来了朱元璋亲自率领的20余万生力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对峙于洪都北边的鄱阳湖,都想一战定乾坤。眼见陈友谅的战船远比己方战船高大,朱元璋心里多少有些打怵,好在他麾下人才多,瞅出了大船不灵活的缺点。第一场,徐达请战,让一堆小船调动陈友谅的大船,也是天助朱元璋,湖面上突然向陈友谅一方刮起了大风。
趁着风势,朱元璋一方愈战愈勇,原本占优势的陈友谅一方陷入困境。值此危急时刻,张定边一马当先,让自己的坐船直冲朱元璋冲军,意欲擒贼先擒王。勇悍绝伦的张定边奋力向前,搅得朱元璋中军大乱不止,负责保卫朱元璋的数员大将接连战死,内心焦虑的朱元璋仿佛自己再过一秒就得下去见父母。没曾想距朱元璋不远的常遇春突然冒了出来,用密集的箭雨使张定边“中矢百余而退”。
惨烈的鄱阳湖水战
2、始终不渝,忠义是尚
想当初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被赞为天人,张定边孤身冲入朱元璋中军大阵,虽未如愿以偿,但是在朱元璋麾下一众大将的围追堵截中从容而退,未尝输于赵子龙。以张定边之才,如果此时像其他同僚一样归顺朱元璋,大概率会跻身于明朝开国功臣之列,毕竟朱元璋后面的仗还有很多。可张定边虽然没有读多少书,心中的忠义却并不比读书人少。
陈友谅战死后,张定边拼死带着陈友谅的尸身和少主陈理返回武昌,并力排众议,扶持陈理继位。他哪里不知道大势已去?只是割舍不下心中的那份忠义,勉力而为之。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率领得胜之师一路攻至武昌城下,张定边守也守了,打也打了,可底下的兄弟们何其无辜?没办法,他带着陈理开城投降,即使张定边选择在这个时候加入朱元璋阵营,未来依然可期,可他没有。
陈汉覆灭后的形势图
之后他去了哪里,《元史》和《明史》均无记载,只是民间流传着3种说法,有人说他被朱元璋除掉了,也有说他隐于山野了,还有人说他出家当和尚了。第一种说法可信度最低,朱元璋连陈理都留着了,而且是在陈理“颇出怨言”的这种情况下,何至于留不下一个张定边?第二种说法也不合理,朱元璋虽不除掉张定边,可也不会让他躲到自己的视线之外。
窃以为第三种说法的可信度最高,绝大多数的红巾军将士最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不饿肚子?眼见朱元璋慷慨有为,天下逐步恢复安宁,张定边遁入空门不是最好的选择吗?据说他在福建的灵源山潜心修佛,自号沐讲禅师,带着寺院弟子开垦良田50多亩,其所产粮食多济贫困。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着不少他的传说,比如他曾一杖打死一只老虎。
张定边出家的灵源寺
结语张定边生于乱世,靠着自己过人的勇略和智慧在一众豪杰中崭露头角,殊为不易。他自己的名声或许不大,可他辅助的陈友谅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没有他,陈友谅还能不能成为我们所熟知的陈友谅,是个未知数。今天说他的故事,不在于为陈友谅立下多少功勋,也不在于他差点在鄱阳湖之战中逆天改命。
相比他的战绩,他的操守更值得推崇,打江山的时候,他可以事一主而效全力,事不可为的时候,他可以拿得起放得下,了断红尘,终身不仕于大明。忠义二字说起来简单,可要将此二字深植心中,并非易事。不管到什么时候,忠义都是需要坚守的精神信念,不管忠义二字在时代的发展中有了多少新内涵,忠义都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操守。
参考文献:
《元史》
《明实录》
《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