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年关,本该是阖家欢聚的时刻,山东潍坊昌乐县却是另一番场景,这里的人形色古怪,“猫着腰往地上看”的样子,仿佛在寻找遗失物品一样。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尤其五图镇辛旺村周边及方山一带,当地人“低头看路”甚至成了一种习惯;怎么会这样子呢?要讲清楚,还得从数十年前说起。
先说“昌乐县”,这里有着3000多年历史,当地人多以农耕、放牧为主;大概是1984年,方山来了一位放羊老人,他就是本地老户,来这里放羊也属平常事。
这次有些不同,老人将羊群安置好后,摸出一撮烟丝囤进烟袋,此时他却发现身上没火柴;这不就是典型的“有枪没子弹”吗?不抽烟的人看到这些,或许理解不了其中苦楚,但对于老人来讲,“有烟没火”实属大忌!
总之,老人急的抓耳挠腮,但身处荒郊野岭,附近又没卖火柴的小卖部,也不能放弃羊群回家拿火柴,这可怎么办?
也是“急中生智”,老人无意间发现地上有两大块黑漆漆的石头,黑的跟煤球蛋儿似的,这些石头能不能点火?
生出这种想法,连老人自己都觉得荒唐,但闲着也是闲着,何不试试呢?
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老人开始摆弄两块黑石头,两块石头相互撞击,感觉没使多大劲,居然真的迸发出了火花。
这一幕让老人看到了希望,又是搜罗干草,又是准备生火的细节;一番折腾后,老人利用两块石头成功点燃烟丝,这还不完。
临离开时,老人不忘将那两块黑色石头揣进兜;回村后,老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逢人就说“山上的石头能生火!”
经过老人的大肆宣传,“石头生火”逐渐在当地传播开来,80年代的生活还很清苦,因此附近乡亲开始用更为便宜的“黑色石头”替代火柴。
1986年的7月,昌乐县来了勘探队,手里拿着没见过的“长枪短炮”,对外宣称:采集矿物样本!村民问“找啥矿物?”勘探队却不讲了。
勘探队在昌乐县呆了许久,刚走没几天,不知哪来的大批“外乡人”涌入,开始在方山周边各村镇打探消息;“外乡人”的目标明确,他们在找一种黑色石头,且大量收购,起步价3块!
80年代的“3块钱”不是小数目,况且这种黑石头在山里并不少见,这要是捡来百八十块,岂不比务农来钱更快、更容易?
以后的细节就不多讲了,在利益驱使下,人们开始纷纷上山找石头;“外乡人”也守承诺,有村人拿来黑石头,真就立马兑换了3块钱,且收购价越来越高,3块、5块,到后来甚至涨到了10块!
消息传出后群情亢奋,“山里的石头能换钱”已经算是奇闻了,收购价居然还那么高,当地人不禁生疑: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外乡人也不隐瞒,“黑石头能生火,是很好的‘打火石’,用处可大哩!”
这种回答倒是实情,附近乡亲都知道“黑石头能生火”,估计就是外乡人说的“打火石”;既然如此,能拿石头换钱就行呗,管它干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愈加疯狂地捡石头,甚至有拿锹镐上山“采”石头的;直到一则新闻出现,名不见经传的昌乐县居然上电视了,内容大意是:昌乐县惊现宝石矿,那些黑色石头就是传说中的“蓝宝石”!
原来,早在1974年就有外地司机途经昌乐地界时,捡到一块50克拉的“刚玉”;1984年,山东地矿局又在昌乐县发现了4颗“刚玉”、隔年再次发现16颗,这就是“昌乐迎来勘探队”的主要原因。
笼统地讲,宝石大致可分为五类,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昌乐县出现的黑色石头,就是“蓝宝石”的原石。
经长时间勘探,昌乐县的“蓝宝石矿”十分丰厚,含矿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储量约数十亿克拉;这都要得益于昌乐县独特的地理环境,180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这里曾是火山群。
远古时期,“昌乐县”正好位于山东半岛地震断裂带上,“火山群”集中且不间断喷发,碱性岩浆中孕生出“地幔流体”,也就是今天俗称的“刚玉巨晶”。
又经玄武岩岩浆的高温高压,“刚玉巨晶”得以缓慢生长,其中一部分就成了红、蓝宝石;这里有一个问题:“蓝宝石”不是蓝色的吗,昌乐的是“黑色石头”,为什么还能被称蓝宝石呢?这就是“昌乐蓝宝石”的独特之处。
一般来讲,“蓝宝石”的成分99.9%是三氧化二铝,0.1%是其他微量元素,就是这“0.1%”决定了宝石将会呈现出什么颜色。
“昌乐蓝宝石”只有在阳光照耀下才会显现出不太清晰的蓝色,专家称“它的外表有一些是黑黑的,就跟煤炭一样,但它的硬度非常高;昌乐蓝宝石的特点是颜色深,颗粒大,结晶好,双色性显著,就是会出现各种颜色。”
上世纪80年代,“蓝宝石”的价值还未充分体现,但价格已然开始贵起来;不知消息如何走漏的,商人们或许不清楚详情,但已经早早嗅到了商机,因此才跑到昌乐到处收购“黑石头”。
相对的,普通老百姓缺乏鉴别能力,有些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蓝宝石,只觉得石头黑漆麻乌,既不好看,又没“煤球”实用;如今消息公开,知道真相后的村民谁还3块、5块的贱卖“蓝宝石”?
收购商再也收不到“黑石头”,也就逐渐消失隐去,但巨大的利益诱惑依然存在于昌乐县;1988年,当地一位农民采到一枚35克拉的蓝宝石原石,拿到广州竟然卖了1500块。
消息传出后,整个昌乐县为之轰动,上世纪80年代,“1500块”堪称天价;至此,昌乐人意识到了“蓝宝石”的经济价值,开始男女老幼齐上阵,纷纷加入采矿大军。
这还不算,时间到了90年代,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和技术进步,“蓝宝石”的价格一路飙升,这更加刺激了昌乐人。
昌乐县也看到了商机,有段时间允许村民联合体合作开采“蓝宝石矿”,如此又吸引来众多投资者收购、合作;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的“蓝宝石”,价格已经涨至“每克”上千块!
毫不意外,有些人在短时间内因为“蓝宝石”获得丰厚收益,家里条件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势必会惹人眼红;与此同时,各路媒体、记者也纷纷赶至昌乐县采访报道,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据相关专家称,由于普通人对“蓝宝石”的价值和鉴别不了解,在“出售蓝宝石”过程中,大多数人会上当受骗,甚至有人因此损失数百万。
试想,90年代的“数百万”是什么概念?当年那些3块、5块就把“蓝宝石”卖掉的人,在知道真相后更是追悔不及。
尽管如此,专家的话仍旧没能挡住人们对“蓝宝石”的热情,当地村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地不种了,活也不干了,其他事情统统押后,拖家带口的专注于“捡石头”。
昌乐人如此,“外地人”同样疯狂,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淘宝者挤满各山头,大家都弯着腰专心看脚下,生怕漏过一点“改变命运”的机会,甚至顾不上应答记者的采访。
这就形成了开篇一幕:时至年关,昌乐人依旧头也不抬地寻找着“黑石头”;有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利用过年假期从外地赶回来也要加入寻宝大军,他们或是在家周边,或是在附近山里寻找着“一夜暴富”的蛛丝马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起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蓝宝石”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如此疯狂的采石挖山,早晚会给昌乐带来严重后果的,这怎么行呢?
为遏制过度开发和保护环境,2002年,昌乐对全县蓝宝石采取禁采措施;“禁采”虽然使得蓝宝石价格逐年攀升,但也起到了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
“禁采”初期,有人依旧不死心,甚至冒着风险上山找宝石,但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这种现象逐渐消失;虽说如此,在保护区之外,偶尔仍有流言:有人捡到一两颗夹杂在碎石中的“黑石头”,这似乎又给了人们无限遐想。
从此以后,昌乐人一有时间就会低着头四处转悠,“传统”就这样形成并延续了下去;如今的昌乐县已是海内外知名的珠宝产业重镇,尤其“蓝宝石”更成了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
不仅矿业开发,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昌乐蓝宝石”以其独特的深蓝颜色、晶体优良、高净度、种类繁多及双色性等特点,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珠宝商和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如今的“昌乐蓝宝石”还有一个名字,中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