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赵春兰,今年54岁,初中文化,离异多年,现独自一人在一个小县城生活。
年轻时在供销社做过几年临时工,后来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就在家里带孩子。现在靠着每个月一千八的低保和零星做些家政活维持生活。
我有一个儿子,叫刘志强,是我和前夫唯一的孩子。
前夫脾气暴躁,整天喝酒闹事,我实在过不下去,在志强读初中那年毅然离了婚。
离婚后志强跟着我生活,我一个人省吃俭用把他拉扯大,后来他考上了师范大学,又在市里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娶了城里的姑娘张琳,生下了一个女儿。
我原以为,这些年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等到孩子成家立业,就该轮到我享福了。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
张琳的父母是市里退休教师,退休金高,说话也有分量。
她从来没怎么瞧得起我这个农村出身又没文化的婆婆,平时说话都带刺,有时候我忍不过回几句,志强就一个劲地护着她。
我知道他夹在中间为难,很多时候只能忍气吞声。
我咬牙坚持,一是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二是为了能多看两眼我的小孙女。我以为我一直以来的退让和照顾,能换来一点点尊重和体谅,可没想到,最伤我的那一刀,竟是我自己的亲生儿子捅的。
02
事情发生在今年春节后。那天我正在家里给孙女缝补衣服,志强突然打电话跟我说:
“妈,我和琳琳打算带她爸妈出去旅游一趟,顺便让他们放松一下,平时也都辛苦了。”
我愣了一下,笑着问:“那……我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他有些尴尬的声音:“妈,你不是晕车嘛,而且你最近腰不好,出去玩也不方便……”
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嘴里却还在勉强笑着:“哦……那你们去吧,玩得开心点。”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晕车?我腰不好?那我怎么天天接送孙女上学放学,一天跑好几趟?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让我休息一下?
我忍不住去找邻居王婶倾诉。王婶听完,气得直拍大腿:“春兰啊,你儿子这是把你当什么人了?平时孩子都是你带的,张琳下了班连碗都不刷,家里头大事小事你操心,他们出去玩还不带你,你这婆婆当得也太憋屈了!”
我叹了口气:“我也不指望他们报答我什么,可这心里也太不平衡了……”
王婶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我心里。我开始细细回想这几年发生的一切。
记得孙女刚出生那会儿,张琳做月子,她娘家人只来了三天就走了,那时候我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又是煲汤又是洗尿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孩子一晚上哭好几次,我睁着眼一夜一夜地哄。张琳躺在床上,连句谢谢都没说。
后来志强调去另一个区上班,家里就我和张琳带孩子。
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倒头就睡,孩子哭她从不动弹。
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做饭、打扫卫生,连个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有一次我感冒发烧,躺在床上直哆嗦,张琳竟然说:“你要是实在不舒服,我请我妈来看看孩子。”我听了那话,心都凉了。
我不敢病,不敢累,怕的是一病倒,没人管孩子。
孩子大点上幼儿园了,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做早饭,六点送孩子上学,中午去接回来喂饭,下午再送去,晚上再接回来。风雨无阻,一年到头。
可我从来没听志强说一句:“妈,你辛苦了。”
张琳倒是说过一句:“你要是不愿意带孩子,我们也不是非要你带。”那时候我心里一阵酸楚—— 我不是不愿意带,是你们的日子过得轻松,全靠我这个“老妈子”撑着啊。
春节前几天,孙女学校放假,我照常接送她。那天我腰疼得厉害,坐在沙发上歇了一会儿,孙女走过来摸着我的手说:“奶奶,你好辛苦啊,爸爸妈妈都不管我,只有你对我最好。”
我眼眶一下子红了。孩子还小,却比她爸妈懂事。
而现在,志强带着张琳和她的爸妈出去旅游,却连一句“要不要一起”都没有。
我那天晚上没睡着,心里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些年付出的点点滴滴。 我突然觉得,这个家里,我就像一个“隐形人”。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收拾了东西,写了一张字条:“我出去走走,别找我。”放在桌上就走了。
我回了老家,一个人在村口的老屋住了下来。这里虽然破旧,可安静。我白天去田里帮忙干点活,晚上自己做饭,一个人坐在炕头晒太阳,反而觉得轻松了不少。
几天后,志强打电话问我去哪了,我没接。他发了一堆微信,我也没回。他着急了,给王婶打电话,王婶告诉了他我回了老家。
他连夜开车来了,到了我跟前第一句话就是:“妈,你怎么能说走就走?孩子谁带?”
我笑了,问他:“你不是说我身体不好,不适合出去旅游吗?那我也不适合带娃了啊。”
他脸红了,低头不语。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我问他:“志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岳父岳母不在了,你会不会这么宠着他们?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不在了,谁来替你带孩子?”
他说不出话来。
我继续说:“你们出去玩,我不稀罕,但你不该把我当成家里最不重要的那一个。孩子是你们的,我养你大不是为了你来指望我养老,而是希望你对我有一点点心。”
他低着头,声音哽咽:“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张琳也打来了电话,用一贯微冷的语气说:“阿姨,对不起,这次是我没考虑周全。”
我没搭理她,只说:“我不生气,我只是觉得,人在这个家里,不能只当保姆。”
他们临走时,我没回去。我说我要在老家待几天,想一个人静静。
03
我最终还是回去了。因为孙女每天都哭着找奶奶,志强也一连几天在微信上发语音,说他已经和张琳好好谈过了,以后家里的事他来做主,不会再让我寒心。
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改过”能维持多久,但我知道, 我不再是那个事事忍让、无底线付出的老母亲了。
我开始坚持自己的生活,有时去广场跳舞,有时跟老姐妹一起出去走走。孙女依旧是我心尖尖上的宝,可我不会再因为她而委屈自己。
一个家庭里,母亲不是保姆,不是工具,更不是隐形人。 我愿意付出,但我也需要尊重。
至于未来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从那天起,我活得更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