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工人子弟徐宁,和毛主席的女儿离婚,他后来去了哪儿?

往复随安去 2025-02-12 18:12:30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在江西的五七干校中,出了一件大事,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竟然打算嫁给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的孩子,而毛主席竟然对此给予了大力的赞成和支持。

最终,在干校领导以及工友们的美好祝愿中,李讷和徐宁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年过后,他们的孩子诞生了,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谁都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李讷和徐宁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李讷的婚姻波折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呢?毛主席的女儿和徐宁离婚后,身为工人子弟的徐宁又去往何处了呢?他们的后半辈子是不是都寻到新的幸福了呢?

【主席女儿】

作为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咋没跟她父亲一样姓毛呢?这是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所致。

1940年,李讷在延安诞生。在给女儿起名这件事上,毛主席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呢!李讷的母亲江青原本也姓李,而毛主席以前还用过“李得胜”这个化名。所以呀,毛主席就从“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这句古文中挑出了“敏”和“讷”这两个字,用来当作两个女儿的名字。

在毛主席的众多子女当中,李讷可以说是颇为幸运的,毕竟她是唯一从幼时起就一直在父亲身旁的孩子。她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跟着部队行进,那时她年纪尚小,还不懂得骑马,毛主席就想办法搞来一个铁架子,将其固定在马上,接着把李讷安置在架子当中。

李讷的童年是在战争动荡的岁月里度过的,不过好在父母一直陪伴在她左右,这使她心里特别踏实,那段日子虽说过得艰难,可也充满了亲情带来的温馨与甜蜜。

对毛主席而言,小女儿李讷的存在是他内心极大的慰藉。不论工作有多忙碌,只要瞧见李讷的笑容,他就会从心底里涌出喜悦与畅快。

就因为这亲情的牵扯,小李讷竟成了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秘密武器”。每当毛主席因工作忙到深夜仍不愿歇息时,工作人员就会把小李讷给带来。

这时候,李讷会推开父亲的房门,拽着毛主席的手,要他陪自己玩耍。而毛主席呀,往往抵挡不住可爱女儿的请求,只好暂且搁下手中的工作,和李讷手牵着手出去溜达一小会儿。

在这般紧张的工作情形下,多亏了女儿的相随,毛主席方能获得片刻的松弛时间,进而让他能够以更为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虽说李讷是主席的女儿,可新中国成立后,她才有机会上学念书。好在她头脑机灵,学习也特别努力,在班级里,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出类拔萃。

1959年,19岁的李讷顺利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当上了大学生,这可让毛主席特别自豪。不过,就算是这样,毛主席也常常告诫李讷,绝对不能搞任何种类的特殊化,得始终清楚自己就是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懂事的李讷把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上大学期间,她一直特别低调,从不显摆、张狂,整整四年大学时光,几乎没什么人清楚她是毛主席的女儿。

1969年,李讷成为了九大代表,没过多长时间,她还被晋升为北京市委副书记。然而,对于女儿步入政坛这件事,毛主席并不赞同。

【婚姻波折】

到了江西,李讷开启了崭新的生活。她起初觉得这不过是一次单纯的劳动感受罢了,哪曾料到,一段意想不到的姻缘正悄然等待着她。

刚到这儿的李讷没多久就察觉到好多不适应的地方,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她,对农村相对艰苦些的生活已然难以适应。更让她觉得困窘的是,在这个生疏的环境里,她的身旁既无亲人相伴,也没朋友相随,一股难以言说的孤独感在她心里弥漫开来。

就在这个当口,有个叫徐宁的年轻小伙进入了李讷的视野。这人不光主动跟李讷问好,还特别热心地帮着她了解周围环境,把她在生活和工作里碰到的难题一个一个地都给解决了。

徐宁以前是招待所的服务员,这回来到五七干校,也是为了参加劳动锻炼。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他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更为大方得体,而且他性格本来就开朗活泼,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和李讷变得熟悉起来。

相处了一阵子后,徐宁的质朴和勤快,让李讷对他颇有好感,内心也从一开始的抵触变成了乐意接纳,就这样,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成为了好伙伴。

虽说那时的徐宁只有高中学历,可在李讷看来,这压根不算啥缺点。再者说,他在劳动时特别能干,笑容也格外温暖,尤其关键的是,他是实实在在的工农子弟。就冲这一点,李讷对他的好感就增添了不少。

就这么着,不知不觉间,李讷对徐宁动了真情实感,而徐宁呀,他也老早就对李讷产生了爱意,这俩人呐,一块儿坠入了情网里头。

李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远在北京的父母后,毛主席特别惊喜。经过一番了解,他对徐宁的出身和个人能力都挺满意。为了表示支持,毛主席亲自签了一份文件,很正式地批准了李讷和徐宁的婚事。

在五七干校,李讷和徐宁办了一场虽说简朴,可特别温馨的婚礼。毛主席虽说没办法亲自到现场,不过还是从老远的地方给这对新人送来了结婚礼物——一套崭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结婚后,李讷和徐宁着实度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白天,他俩一块儿在干校参加劳动;到了晚上,就一同在灯光下憧憬未来。虽说干校的日子挺艰苦,可只要有爱人在身边,哪儿都是家。

一年过后,李讷和徐宁的宝贝儿子降临了。看着儿子那粉扑扑的小脸蛋儿,李讷心里头洋溢着满满的甜蜜,他俩一块儿给儿子起名为徐小宁。

儿子的出生,搅乱了原本平静的两口之家。这对初次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被突然袭来的忙碌与慌乱搞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俩之间也因此出现了争吵。刚开始,争吵只是源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可后来,却演变成了关于双方性格、思想等方面的争执。

嗯呐,爱情一旦步入婚姻,两个成长经历各异的人之间的矛盾就无可避免地显现了,慢慢地,他们的共同话语变得越来越少,孩子也没能成为维持这段婚姻的桥梁。

最终,胆子向来很大的李讷毅然迈出了第一步,她跟徐宁表示要离婚。徐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应允了李讷的这个决定,随后,两人依规办理了离婚手续。

李讷的第一段婚姻就这么暗淡地结束了。

【各自幸福】

离婚之后,李讷领着儿子徐小宁离开了五七干校,满身疲惫,满心忧伤地再度回到北京,回到了父母身旁。

在往后挺长的一段时间内,李讷一直对情感持逃避和抗拒的态度。后来,经过父母的开导与劝慰,她才渐渐摆脱了那段不幸婚姻带来的阴影。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李讷带着儿子迁至北京西郊的一处小四合院,开始了寻常百姓那种平淡如水的日子。

然而,瞧着李讷母子这般孤零零地过日子,曾担任过毛主席卫士长的李银桥特别着急,他跟妻子就着手操办起来,打算给李讷再找个好的对象。

您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呐!赶巧了,李银桥夫妻俩啊,总算给李讷找到了个挺合适的对象,这人叫王景清。

王景清乃是李银桥的战友,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程度跟李讷颇为契合。而且,他为人沉稳实在,既懂得体贴关怀他人,又擅长操持家务,着实是当丈夫的上佳之选。

这不,经过李银桥夫妇的牵线搭桥,李讷和王景清碰了面,他俩对对方都挺满意的。相处了一阵子后,两人就把婚姻关系给定下来了。

在王景清的陪伴下,李讷的生活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她的脸上又重新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另外那头,徐宁自打从五七干校出来后,就被安排到了河北铁道学院,随后便一门心思地扎进铁路运输与管理的学习里去了。

虽说徐宁这是头一回接触铁路运输,不过他很快就对这个专业兴致盎然。通过他自身的努力和勤奋,慢慢地,他对铁路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能熟练运用了。

花费了几年时间用心钻研学习后,徐宁已然成为了一名颇为专业的铁路运输工作者。毕业后,他被安排到东北地区,在锦州铁路局从事团委方面的工作。

在东北那辽阔的黑土地上,徐宁获得了充分施展才能的契机。他一方面负责铁路的日常运营事宜,另一方面积极投身于青年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竭尽全力地助力后辈们携手前行、共同提升。

徐宁在勤恳工作的同时,个人情感方面也慢慢有了新的进展。经朋友牵线,他认识了一个温柔可爱的本地姑娘。他俩年纪相仿,学历一样,工作经历也差不多,所以两个人有不少共同话题。

在面对人生的第二次婚姻时,徐宁那可是相当谨慎。他和对方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彼此了解与熟悉,这才总算鼓起勇气,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

新的婚姻让徐宁有了全然不同的体验。在遭遇过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后,他对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幸福格外珍视。没过多久,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也让徐宁的家庭责任感变得更强了。

就这么着,徐宁在一个地方,李讷在另一个地方,他俩都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过去那段婚姻给他们造成的伤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愈合。最终,在历经了生活的磨炼与洗礼后,他们各自寻得了契合自身的幸福。

【结语:】

作为主席的女儿,李讷着实是大胆又勇敢的。在婚姻这件事上,她既能够大胆地付出感情,也能够勇敢地终止错误。而她之所以能够如此,关键在于毛主席对她独立人格的培养。

1 阅读:303
往复随安去

往复随安去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