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今年这春天好像和往年不太一样。
春困特别严重?明明睡够了8小时,还是哈欠连天,提不起精神?或者,脸上开始冒痘痘,嗓子也干干的,总想喝水?
这可不是简单的“春困”,而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啦!春天是万物生 发的季节,也是肝气旺盛的时候。如果肝气郁结,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小毛病。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位春季养生的好帮手,它就是被誉为“春菜第一鲜”的——荠菜!

一、荠菜——好处多到数不清的“报春菜”
荠菜,又名“护生草”、“地米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因为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早早地在春天冒头,因此也被称为“报春菜”。
荠菜味道鲜美,入口清香,口感柔嫩,我家春天餐桌上,总少不了它,荠菜切碎加点菌子,煮出来的汤又鲜又香。

中 医认为,荠菜不寒不燥,既能清热,又能健脾利湿。
无论是春困乏力、口干舌燥,还是消化不好、湿气重,都可以吃点荠菜来调理,让身体恢复到平衡状态。
1、清肝火
荠菜被称为“报春菜”,是春天第一批冒头的野菜。它率先冲破寒冬的束缚,带着一股“发陈”的力量。
荠菜能入肝经,可以把积压了一个冬天的“火气”、“湿热”都清出去。就像给肝脏做个“大扫除”,让它恢复气机通畅。
如果你最近肝火旺盛,容易发脾气、睡不好、眼睛干涩,或者胸闷腹胀、口苦,那就可以吃点荠菜来调理一下。

2、健脾祛湿
春天湿气重,很多人会觉得身体困重、没精神、大便黏腻、舌苔厚腻。这都是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减弱的表现。
荠菜入脾经,能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轻身体的负担。
荠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改善大便不通。同时,它还能吸附肠道内的多余水分,减少湿气在体内的滞留。
如果你经常感到消化不好、大便不成形,或者舌苔厚腻,就可以吃点荠菜来健脾祛湿。

3、祛陈寒
听老一辈人说,过去坐月子,都要喝几次带根的荠菜煮水,说是能祛除体内的“陈寒”,预防月子病。
《本草纲目拾遗》里说它“能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荠菜能温通经脉,驱散体内积久的寒气。
特别是带根的荠菜,以及荠菜籽,辛温之性更强,能“搜刮”出身体里的“寒痰”。
冬天受了寒,到了春天,阳气升 发,寒气也容易往外冒,引起上火、感冒、发烧。
这时候吃点荠菜,就能把身体里年深日久的陈寒给“揪”出来,让身体更轻松。
二、荠菜怎么吃好呢?今天分享3种吃法
1、荠菜豆腐汤——清肝火
材料:荠菜 200 克、嫩豆腐 200 克、盐、鸡精、香油、水淀粉、葱姜末适量。
✅做法:
①将荠菜洗净切段;嫩豆腐切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备用。
②锅中热油,放入葱姜末爆香,加入适量清水烧开。
③放入荠菜段和豆腐块,再次烧开后加入盐、鸡精调味。
④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2、荠菜煮鸡蛋——调理脾胃
材料:荠菜 1 大把(连根)、鸡蛋 6 个、红枣 12 个、带皮生姜 6 片。
✅做法:
①将荠菜洗净,保留根部,去除黄叶;鸡蛋洗净外壳。与红枣、生姜一同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
②水开后继续煮3-5 分钟,用勺子敲裂鸡蛋壳,方便入味
③接着小火再煮10分钟,焖10分钟,汤变温后,吃蛋喝汤,红枣也可一同食用。
这个方子是来自陈允斌老师,适合脾虚虚弱的人食用。

3、祛陈寒——荠菜水
材料:荠菜 150 克
✅做法:荠菜洗净加水,大火将水烧开,随后转小火慢煮15-20 分钟。煮好后,滤出汤汁,早晚分2次喝。
温馨提示:
荠菜的赏味期短,一般只有3、4月份这两个月。等到天气再暖和一些,荠菜开花后,口感就会变老,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赶紧去尝尝这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