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子每天早晨吃鸡蛋,半年后体检,医生惊讶:平时吃的啥

水儿的笔记本 2025-03-18 17:30:50

朋友们,早上好啊!

鸡蛋,这个咱们餐桌上的老朋友,你真的了解它吗?

“一天一个鸡蛋,胆固醇会不会爆表?”

“鸡蛋怎么吃才养生?”

“哪些人不能碰鸡蛋?”

“鸡蛋真的能减肥吗?

关于鸡蛋的疑问,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今天,我就带大家从中医的角度,重新认识鸡蛋,让你吃得明白,吃得健康!

一、鸡蛋,到底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话说,前几天在医院遇到一位老熟人王姐,之前总说自己睡眠不好,气色也不好。结果这次见到她,容光焕发,精神头十足!

我好奇地问她原因,得到的答案竟是,每天早上坚持吃一个鸡蛋!

王姐说,上次体检,各项指标竟然都比之前好了不少,连医生都惊讶地问她:“平时吃的啥?保养得这么好!”

鸡蛋可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一味“良药”。

《本草纲目》里就记载:“鸡子,气味甘,平,无毒。主补虚劳,益 气力,健脾胃。”

1、补气养血,吃出好气色

鸡蛋黄属阴,能滋阴养血。它富含铁和维生素B12,对于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来说,每天一个鸡蛋,可以帮助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让脸色红润起来!

2、宁心安神,睡个好觉

鸡蛋黄中含有卵磷脂,能营养神经,宁心安神。

心烦睡不好、多梦易醒的人来说,睡前吃个鸡蛋,可以帮助改善睡不好的问题,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3、增强免疫,少生病

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等常见病的发生,让身体更有抵抗力!

二、鸡蛋可以试试这2种养生吃法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但要说到养生,下面这三种吃法,强烈建议,简单易学,效用特别好!

1、枸杞蒸蛋:明目养肝,缓解眼疲劳

枸杞能滋养肝肾、明目。搭配鸡蛋一起蒸,简直是上班族的福音!

做法:打两个鸡蛋,加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小把枸杞,上锅蒸10分钟即可。

枸杞有滋补肝肾、明目的作用,搭配鸡蛋,可以帮助缓解眼睛干涩、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问题,对于长时间用眼的朋友来说,这道菜尤其合适。

小贴士:枸杞要提前泡软,蒸出来的蛋才更嫩滑哦!

2、红糖姜汁蛋:暖宫驱寒,告别痛经

红糖补气血,姜汁驱寒,鸡蛋补充营养,这三者结合,能够温经散寒、补气血,特别适合女性和手脚冰凉的人。

做法:将鸡蛋煮熟后剥壳,用牙签在表面扎几个小孔,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开后放入鸡蛋,小火煮10分钟即可。

三、蛋黄,真的不能吃吗?别再冤枉它啦!

很多人对蛋黄敬而远之,认为它胆固醇高,吃了对身体不好。

其实,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蛋黄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一味滋补良药。

蛋黄的颜色,被称为“鸡子黄”,它色泽金黄,入心脾肾三经,具有滋阴养血、补益精髓的作用。

它富含卵磷脂,能够滋养脑髓,增强记忆力,对于老年人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蛋黄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能够滋养五脏,强健体魄。

所以,蛋黄并非不能吃,而是要适量食用,才能发挥其滋补养生的作用。

四、吃鸡蛋,这些细节要注意!

鸡蛋虽好,但吃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些吃鸡蛋的“坑”,千万别踩!

1、鸡蛋一定要煮熟,别贪图“溏心”

很多人喜欢吃溏心蛋,觉得口感嫩滑。

但生食或半生食鸡蛋,容易损伤脾胃。

因为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所以,为了健康着想,鸡蛋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滋补作用。

2、茶叶蛋虽香,但并不养生

茶叶蛋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但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鸡蛋中的铁结合,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影响铁的吸收利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而且,茶叶蛋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渗透到鸡蛋中,对健康不利。

偶尔吃一次解解馋可以,但不建议经常食用。

3、吃完鸡蛋,别立刻喝豆浆

豆浆和鸡蛋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豆浆性寒,鸡蛋性平,两者同食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问题。

所以,吃完鸡蛋后,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再喝豆浆,给脾胃一个缓冲的时间。

4、脾胃虚弱者,鸡蛋吃法要讲究

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食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

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建议选择易于消化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等,避免油炸、煎炒等过于油腻的烹饪方式。

还可以搭配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小米粥等,以帮助消化吸收。

5、鸡蛋吃多少,才算刚刚好

鸡蛋虽好,也要适量。对于一般健康人群来说:每天吃1-2个鸡蛋是比较合适的。

而对于高血脂或相关高危人群,也不必完全摒弃鸡蛋,一天一个鸡蛋最多,一周不超过5个。

如果当天吃了动物内脏、红肉、虾等高胆固醇食物,相应地减少鸡蛋的摄入量就可以了。

你喜欢怎么吃鸡蛋呢?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养生吃法吧!

0 阅读:397
水儿的笔记本

水儿的笔记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