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时开始,王大爷就是个出了名的“吃货”,啥都吃,啥都不忌口,一看到美食就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大快朵颐,可这样的“幸福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三十多岁的时候,王大爷就被查出了糖尿病,那时,病情还不算严重,医生叮嘱他要注意饮食,控制好血糖。
可王大爷哪里忍得住美食的诱惑?他总觉得,偶尔放纵一下没什么大不了。
就这样,他的病情像脱缰的野马,迅速恶化,糖尿病最终变成了尿毒症,身体也一天天垮下去。
家人们为了给他治病,四处求医问药,不仅花了大把的钱,还耽误了工作,但王大爷的饮食习惯,始终没能改过来。
渐渐地,他的视力开始模糊,最后甚至完全看不见了,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查,已经是“糖尿病肾病”了,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不到半年的时间,王大爷还是走了……
王大爷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血糖一旦失控究竟有多可怕?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血糖呢?
01血糖失控的后果有多可怕?
糖尿病虽然不会像其他急症那样带来立即性的严重症状,但其危害绝对不可小觑,它就好像一把悬挂在头顶的锋利长剑。
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各种并发症会悄然形成,并且缓慢而坚定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导致体内葡萄糖无法有效分解,迫使身体依赖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这不仅降低了免疫力,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影响血液流速和血管弹性,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不良的血液循环和糖醇在神经细胞内的积累可以引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手脚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高血糖还会干扰正常的代谢机制,阻碍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过程,可能会导致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
最严重的是,持续的高血糖还可能引发肾功能异常,增加严重肾病的风险,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02偷偷升高你血糖的食物,这3种“素食”少碰为好
在控制糖尿病方面,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避免甜食和高热量食品即可,而不太关注日常所吃的素食也可能是血糖控制的“隐形杀手”。
特别是下面3种“素食”,它们看似健康,实则对血糖有较大的影响:
1、淀粉类素食
许多人喜欢吃红薯、土豆等根茎类蔬菜,因其味美并且富含纤维。
然而,这些食物的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如果不加限制地食用,同样会引起血糖的快速上升。
2、豆制品
豆类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经常被视为健康食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加工过的豆制品(比如豆皮、豆腐干等)在处理过程中可能添加了糖分或其它调味料,这不仅增加了热量,还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
3、素菜荤做
很多人在烹制蔬菜时喜欢使用大量的油和调味料,尤其是在做一些看似清淡的素食菜肴时。
这些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食物的味道,也会间接增加食物的升糖指数。
03血糖应该怎么测?
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间,糖尿病确诊人数从9000万增加到1.4亿,增长了56%。
这一增长反映了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其潜在的危害。
事实上,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这种缺乏早期诊断和干预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糖尿病并非一夜之间发生,它是一个慢性进展的疾病。
研究表明,每年8月份,随着气温的变凉,人体会增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导致血糖值逐渐升高。
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加上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高热量和高油脂的食物,以及活动量的减少,共同促使了血糖的上升,使得8、9月成为糖尿病高发期。
为了避免糖尿病的危害,血糖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血糖监测通常关注两个主要指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至少8小时没有饮食状态下测得的血糖值,它反映了人体在没有进食的基础血糖水平。
餐后血糖则是食物摄入后1到2小时内的血糖值,这可以评估胰岛的反应能力和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在糖尿病的早期,餐后血糖可能是更敏感的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胰岛功能是否开始退化。
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空腹血糖值也会开始显示异常。
因此,两者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指标的异常都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中老年人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警惕那些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的“隐形杀手”。
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