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救荒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以冬话美食 2024-09-12 07:55:49

《中国名岛》一书提到,我国的陆连岛,最著名的即为龙口的屺㟂岛和烟台的芝罘岛。陆连岛是以连岛坝与大陆相连的岛屿,是海岛的一种,但如果坝所占岛屿岸线的比例大于1/4,已成为半岛形态的,就称不上陆连岛了。

屺㟂岛我去过,连接海岛和大陆的,是一道长9公里、宽1公里的沙堤,犹如一只伸向海中的巨臂。连岛沙坝南侧是平坦的金沙滩,北侧坡度较陡,有的地方悬崖参差,为典型的海蚀地貌。

屺㟂岛西有一高约50余米的山峰,因清同治十年(1871)在此修建有导航灯塔,故得名灯塔山。

灯塔山下离岸不远的海中,有一座高30米、围径6米的巨大石柱,在波光的辉映下威武雄壮,酷似一铁甲将军岿然而立,这就是将军石。相传明朝的开国功臣胡大海,背井离乡随朱元璋打天下,曾将年迈的老母寄居于此,故此岛得名屺㟂(寄母)岛,这块大石便是将军的化身。

其实这块石头不过是根海蚀柱,对于这样的附会故事我一向不太感兴趣,觉得事出无稽,情属无聊。倒是与将军石遥遥相对的悬崖上,有一条萦纡而上的小道,路窄坡陡,仅容一人,掩映在万绿丛中,像一条迎着海风舞动的带子,又像一条蜿蜒在峭壁间的灰蛇,特别吸引眼球。

青鱼道 唐江陵摄

经打听才知道,这条小道名曰“青鱼道”。为什么会以“青鱼”为名呢?这里面还有个故事:相传,很多年前屺㟂岛遭了天灾,赤地千里,五谷绝收,百姓即将沦为饿殍。恰值此时,海边有大批青鱼浮岸,黑压压连天接地,且久停不去,即便是老弱妇孺,也可以用篓子轻易捞取,所以人人皆赴海边捞鱼,吃不了的晒成鱼干,那年就靠着吃青鱼度过荒年。走的人多了,从灯塔山去往海边的崖壁上,竟踏出条羊肠小道,人们为了纪念青鱼救饥荒一事,便称之为“青鱼道”。后来为了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1992年,政府投资十余万元在原小道基础上铺设了台阶,安装了防护栏杆,以便游人攀登。东汉的应劭在《泰山封禅仪记》里这样形容十八盘:“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捏石扪天之难也。”用来形容青鱼道仍嫌不足,攀爬其上,虽有栏杆护持,仍让人两股战战,目不敢斜视。

黄县海域出产的海鲜我大多见识过,但渔港码头上并无青鱼售卖,问过海边渔民,也不知其为何物。后来看到郝懿行《记海错》有“青鱼”条:“青鱼,大者长尺许,腹、背鳞色俱青,以是得名。冰解春融,海鱼大上,挂网之繁,无虑千万,货者贱之。盐藏蒸啖,味亦非美,故少腌曝干,炙啖颇佳,次于柳叶也。”“柳叶”即“青鳞儿”,又称为“青皮儿”,就是青鳞鱼,看来青鱼与青鳞鱼有些相像,味道也差不太多。

同治十一年(1872)《黄县志》:“鲭鱼,《本草纲目》青鱼,青一作鲭,似鲩而背正青。今按海产之鲭鱼,头尖,背青,身扁,长七八寸,阔二寸许,与青鱼尝有别。”

“鲩”即草鱼,此鱼与草鱼相似,从“背正青”看,为淡水产青鱼。北方多草鱼,南方多青鱼,北方的水煮鱼、酸菜鱼多用草鱼做,而南方多用青鱼。同治县志所说的“海产之鲭鱼”,按照描述的样子看,与《记海错》中的青鱼是同一物种(在海鱼中,鲭鱼多指鲐鲅,为了与之区别,此种小鱼称为“青鱼”,但不幸与南方淡水中的青鱼撞名了),即生活在海水中的黄海鲱,是太平洋鲱的一个种群,属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鲱属鱼类,从广义上说就是西方人说的“沙丁鱼”,中国古代称为“鳁”,日本人称为“鰯”。

青鱼体长而侧扁,体被薄圆鳞,体色背侧呈灰黑色,两侧及下方银白色,侧上方微绿。为集群冷水性中上层洄游鱼类,喜欢追随寒流游动,主食桡足类、翼足类和其他浮游甲壳动物以及鱼类的幼体。青鱼卵富黏性,常附着于渔网、海草或岩石之上,当它近岸产卵的时候,因为鱼群太密集,甚至会因为缺氧造成大量亲鱼死亡。青鱼富含油脂,因此非常适合腌制,郝氏说“少腌曝干,炙啖颇佳”,看来他是常吃且善吃青鱼的。

在欧洲,青鱼的近亲大西洋鲱鱼更是大家喜欢的食物,为争夺渔场还曾爆发过“鲱鱼战争”。荷兰人尤嗜鲱鱼,最荷兰的吃法是略微腌制一下,拎着鱼尾巴整条生吞,即便是窈窕淑女也不例外。除了鲜食和腌制,青鱼还可以制成罐头,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沙丁鱼罐头。

据资料记载,山东海域历史上多次出现青鱼爆发式地增长,然后很快就消失不见的现象。威海的荣成有两个村子名叫“青鱼滩”“青鱼墩”,也都有青鱼救荒的传说,和屺㟂岛青鱼道的传说非常类似,看来应该确有其事。如今青鱼已不再来,只留下一条青鱼道独自寂寞着,青鱼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它的出现和消失与饵料、洋流还是温度有关?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很大的奥秘,值得好好研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