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晒小干鱼儿,可以做鱼酱的青鳞鱼你吃过吗?

以冬话美食 2024-09-01 02:50:07

清代郝懿行《记海错》“柳叶鱼”条:“鱼体似鲂而狭,长不盈五寸,阔几二寸,厚半分许。海人为其轻薄,形如柳叶,因被此名矣。腌藏而煿干之,可以饷远,炙啖甚佳。莱州街市编为四五草束而货之,有野素之风。又有油鱼,小而短,仅半前鱼而厚欲过之,出莱阳海中,以饶肪得名,炙啖尤美也,并可案酒。”这里的“柳叶鱼”,就是黄县人说的“青鳞儿”。

青鳞儿学名叫青鳞鱼,属于鲱鱼的一种,身体侧扁,头及背侧青绿色,腹侧银白色。体被大而薄的圆鳞,排列稀疏,容易脱落。

青鳞儿是春天的鱼,在黄县沿海,每年四五月份,头麦儿之前渔汛就来了,一喷儿也没多长时间,半月二十天的,说过去就过去了。青鳞儿是中上层鱼类,捕捞得用漂网拉。以前黄县海域青鳞儿厚,遇上鱼群的时候海面上瓦蓝一片,一网下去打个几百斤不成问题。产量大,个子又小,一斤可以称二三十条,而且肉里多的是软刺,所以青鳞儿差不多是海边最便宜的鱼了。

青鳞儿上市的时候,开冰梭刚吃过,别的鱼还没有上来,所以为的吃个稀罕,拣几条大点的,把头一拧,拿盐一卤,两面蘸点片片汤,放油锅里一煿,鲜香四溢。有的人喜欢提溜着鱼尾巴论条吃,转眼间吃得只剩一根鱼刺。前段时间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欧洲的荷兰人最喜欢吃鲱鱼(即大西洋鲱鱼,为欧洲大西洋北部海域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历史上英法之间曾为争夺鲱鱼资源而爆发过一场“鲱鱼战争”),他们的吃法竟然也是一样的拎着鱼尾巴,仰起脖子把腌制好的鲱鱼直接送到嘴里,整条地吃,看来美食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的共同语言。

青鳞儿还可以做杀生,鱼肉细细片下来,用醋咬半个小时,肉里面的软刺就化了,蘸了辣根吃,是最自然最本真的海鲜味道。也可以把水萝卜打成丝,拌了吃,水萝卜的清爽和生鱼片的鲜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青鳞儿最常见的吃法还是晒成小干鱼,大堆的青鳞儿用盐腌制好了,摊开在太阳下晒,几个日头就晒成哗哗响的鱼干了——自家晒的要讲究一点,剪掉头,去掉内脏,有苍蝇的时候还要盖上纱网。过去交通不便,又没有什么储藏保鲜的手段,小干鱼成了远离海边的人认识海物的第一课。那时的小干鱼也很便宜,只有几分钱一斤,做干生的时候,洗净了放在红泥得罗碗里,淋上点油,撒上点葱姜丝,这就是农家的美食熥小干鱼。小干鱼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吃法是放在炉子上煿,外面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小干鱼在炉子上散发着浓重的味道,这是多少人美好的童年记忆。煿的两面焦黄,喷香酥脆,一手捏条小干鱼,一手擎个大片片,一顿饭能多吃大半个片片——臭鱼烂虾,吃饭的冤家。

海边人家喜欢在春天拿青鳞儿做鱼酱,洗净去鳞,把肚子下边的刺儿用剪刀剪去,鱼头也剪去不要,只留脊梁杆儿那一块的肉,切成一轱轮儿一轱轮儿的,每次少搁一点盐,随放盐随搁喽,一天一放,连放三四天,以后每隔四五天放一次就可以了,咸善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调整。

每天早上日头没上来之前要再搁喽搁喽,使之均匀发酵。坛口要用纰笼布包好,扣上个碟子,防止进雨水,但也要透点气,让里面的恶味跑出来,不然会抑制发酵过程。这样过了二十来天鱼酱就发好了,鱼肉看上去要䆀了的样子,鱼汤是发红的,吃时挑几块出来,加点油和葱姜,熥一熥,那味道怎么说呢,只有臭豆腐差相仿佛,不喜欢的人闻之欲呕,喜欢的人趋之若鹜——那时节的主食比较粗粝,就头自然也得粗犷些了。现代的人整天精米白面的,恐怕不会喜欢这样的重口味吧。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