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卖得是真难。
一
BBA电车陷入了僵持
BBA一些电车真就是让人又爱又恨。
你说它“香”吧。
倒也不是这么回事,起码有些电车你真的很难找到角度去吹嘘。
智能化一塌糊涂。
到了现在还有牌子用油电平台。
反正如果你是以国产电车的角度来看。
那么这些玩意儿想要达到你的要求,蛮吃力。
但你说它令人痛恨吧。
人家是正儿八经百年功底杂糅出来的产品。
也真的没有那么差。
也真的没有那么不堪。
起码,豪华底子是在的。
起码,车头的大标是有说服力的。
那这就会造成一种局面。
冲着实际体验去的,人家压根就不看BBA的电车。
说真的,你想要的满配环境。
即便你买的是奔驰电车之类的中高配版本,那可能也没啥好体验的。。。
冲着名气去的,你凭什么觉得人家会买一台车头前面挂着绿牌的BBA呢?
讲真,BBA+绿牌,我只能说debuff给到位了。
那咋办?
降价,就是这些电车的主要手段。
反正就是各种降降降降降。
主打就是给出“峰终效应”。
啥意思呢?
比如说你冲着优惠力度去买某台BBA电车,你觉得这价格已经很顶了,甚至你觉得BBA的”诚意”感动到了你,店内服务也还可以,刷完卡出门的时候还能拿杯冰咖啡。
这阶段的你,心情是愉悦的。
由于你的顶峰,以及离店状态的印象都是“良好”、“很棒”。
那么这台电车,以及这个品牌给你的反馈就是优秀,所以你下意识的会忽略其他一些负面因素。
这,就叫做峰终效应。
二
i7,价格跌麻了
扯远了。
早上有个哥们跟我说现在i7已经卷到50多万了,问我知不知道这个事。
咋说呢?
新车真有这价格。
不过也不是大部分人能够拿到的。
毕竟别光看价格,还得看看标注写的是啥...
那后面的条件都快赶上我一个小文档字数了。。。
虽然这价格可能有点虚、有点少见。
但反正i7现在的价格差不多就这样了。
领先运动/豪华说破天了大概是60来万,如果加上其余费用,应该就是70万上下了。
(讲真,我特别特别特别特别不怎么喜欢这种东一个价格,西一个价格的路数,对于我这种不怎么爱降价的人来说,我更喜欢的是一口价模式...)
那么和以前动辄百万的i7比起来,现阶段的i7属于是打对折了,属于是跌麻了。。。
但无奈的是。
和以前班戈时代的E65、F01,以及G11比较。
现在的7系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甚至不惜降价损失品牌影响力换取市场份额。
但就算是这样。
也并未换取到太好的数据...
这一波?宝马亏麻了。
说白了。
迈巴赫S/S级是这个价位中,相当难缠的对手。
更别提现在还有一堆数不清的国产高端矩阵正在给这些豪华品牌上强度。
尽管A8,以及7系试图对抗S级的超然地位。
尽管宝马试图用电车来破圈。
尽管宝马确实有不少激进的电车技术。
尽管7系拥有大劳多方位的技术下方。
但无论是低迷的成绩亦或者是口碑的崩盘。
都验证了7系的“乏力”。
三
i7很棒,但很可惜
之前拍过i7。
说实话。
我对这玩意儿的观感还不错。
从我的角度来说,i7/7系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下放版本的劳斯莱斯。
讲真。
在它身上我能找到很多劳斯莱斯的记忆点。
甚至。。。
你还可以把这玩意儿当宝马版的劳...?
在其他方面。
甭管是油7还是电7。
底盘依然是看家本领。
调校依然是宝马的主要底牌。
你可以说宝马的电车是XX。
但就这底盘底蕴。
讲真。
大部分国产车如果没点技术没点时间,挺难做出来。
然后宝马还将星空顶、大屏幕等科技配置下放到了i7身上。
主打的就是KTV主打的就是夜店风。
对了。
宝马也没忘了使劲往舒适方面加技能点。
再加上这块越来越软但有足够韧性的底盘。
确保了i7/7系的新豪华理念,以及体现。
我只能说i7做到了一台豪华车该有的水准。
四
写在最后
从电车这个角度来说,i7可能有点不太成熟、i7可能没有啥太“先进”的玩意儿。
毕竟三电、车内的布局,以及配置之类的,和国产高端车系拉开了不少身位。
换句话来讲,i7可能不是一台很牛X的电车。
但60来万能买到i7,而且还是宝马品牌的顶级梯队产品,还是出色的“传统豪华品牌车型”,倒也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