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没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牛X的牌子?
当然有,还不少。
理想?
这玩意儿专注的是家庭市场,就不会去给你加操控、运动的属性点,一切一切一切围绕的都是家用。
虽然骂的人挺多,但你看看这牌子的现金储备,以及利润,少了么?
零跑?
主要战场锚定了10~20万级的家用市场,并以这套方案为核心且精准答题,高度复制了理想的生存之道,属实是“天赋一键应用”了。。。
问界?
高端+商务+智驾,把这块市场拿捏得XX的。
小鹏?
M03和P7+都是足够精准的成本控制产品。
事实上。
小鹏之前有不少产品都陷入了“自嗨”的怪圈。
甭管你需不需要这些配置,统统给你加上,以至于很多用户没能提取到内核。
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到底是什么情况,我才会买这台车”。
但现在?
M03和P7+都是属性点往同一方面去堆。
属性大量加在如何“控制成本”这个技能树,并顺带延伸出了足够深入的产品记忆点。
讲真,王XX的思路确实挺牛。
小米汽车?
SU7这玩意儿光是帅这一点,就妥了。
更别提背后还站着个营销天才。
花80万能和雷总吃一顿饭,还可以得到一台赛化产品,赚麻了。
特斯拉?
光是那一个车标,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所以没点“怪思路”,想要在这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卷出头,做梦呢?
说白了这就和打游戏一样。
你得专精。
你不能说你花了一大堆钱去买了不适配你的装备然后怪这游戏厂家是XX。
就像你是射手结果买了一堆肉装。
就像你是上单结果买了一堆攻击装。
贵是贵,牛也确实是牛。
但不对口,这不扯么?
三
写在最后
路走歪了,销量垮了。
除非真的有什么点子王想到好点子,又或者找来了尤里建了个心灵控制器。
否则那销量是真的挺难起来的...
而且。
现在一提电车,很多人特别容易“应激”。
你要是出现过什么关于企业层面的问题。
那不好意思,是真不买、是真怕。
这时间久了,牌子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