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价位,争啥呢?
一
迪子这次玩大的了
后台有人发了一个新闻给我。
大概内容就是比亚迪开始搞全民智驾了。
什么意思呢?
说是比亚迪多数车型都搭载了智驾功能。
其中。
天神之眼智驾功能分成了ABC三个方案。
天神之眼A用于仰望。
毫无疑问的是,这套方案将会是比亚迪最最最最最核心的头部技术之一。
接着就是20万以上的腾势,以及比亚迪车型,会配备天神之眼B。
再然后是20万以内的比亚迪车型,会配备天神之眼C。
如果以比亚迪的体量,以及销量分布来看,天神之眼C的市场覆盖率会更大。
换个角度来说,比亚迪在入门级智驾市场上,将会取得无比夸张的话语权。
而且不要认为天神之眼C这套方案不好。
实际上。
除了没有城区NOA之外,基本上什么都给到了,比如LCC、aeb、自动泊车等等......
更具体一点,你买台海鸥,你就能体验到这些东西,划算不?
另一方面。
比亚迪在发展智驾这部分有着巨大优势。
你想想。
比亚迪的体量不低吧?
去年一整年就kuku卖了四百多万台。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
接下来每一位买了(带有智驾功能)比亚迪的车主,都将会是免费的“测试员”。
或许一开始可能也不太好用。
或许一开始拉垮得不行。
但以这个体量算下去(庞大的用户数据)。
比亚迪的技术迭代将会以一种飞升般的速度向前推进。
或许用不了多久,可能明年的比亚迪车主,会得到更棒、更成熟的智驾方案......
还有一点是。
智驾的软件成本虽然投入很大。
但对于比亚迪这种大规模品牌而言,平摊下来的成本可太低了。
而且还有训练,以及迭代速度提升的BUFF在。
能让比亚迪在短时间内找出不同的BUG并进行完善。
这简直就是比亚迪发展优势的牛X之处。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
现阶段的比亚迪非常适合搞智驾。
二
舆论来了
比亚迪发起一场“智驾平权”活动。
我用脚都知道有人会出来质疑。
XXX在社交媒体上就发声了。
“凑合好用和好用安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反正意思也很明显了。
就比如同样是同一个游戏角色。
你能操控着Ta上下左右的走。
但我能操控着Ta做各种高难度连招。
这段话出来之后,各路大神开始吵起来了。
紧接着就有人问我怎么看。
我自己是认为,XXX说出这句话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比亚迪掀了智驾的桌,以至于让不少潜在用户觉得同样都是智驾,为什么你这么贵。
最重要的一点是,XX靠什么做宣传点?
反正各种各样的海报看下来,智驾这俩字的出镜率可不低......
在潜在用户没办法深度感知的情况下,很多人必然会认为把智驾功能做成白菜价的比亚迪更有诚意。
长久以往。
愿意付溢价费用的人还会有多少?
毕竟说白了,智驾这功能也不是什么三体人科技、也不是什么具备大大大大大大沟壑的技术。
以现阶段来看,每一家的智驾仍然是L2。
无论你再怎么牛X,你也是L2。
无非就是90分、80分,以及70分的区别罢了。
至于你是否需要追求更高的账面数据,这取决你愿意花多少钱来达到这个要求。
你说,XX销量会不会受到影响?
那么这道题该怎么解?
对于XX来说,要么发展多元化优势,给用户留下更丰富、更核心的记忆点。
要么疯狂迭代智驾。
否则,价格被下来的几率,并不小。
三
对燃油车的影响有多大?
还有一些言论说是燃油车的天快塌了。
因为几万块的比亚迪就有智驾了。
这些燃油车还费啥心思去搞智驾。
No No No。
对于很多燃油车用户来说,只要你给他一个carplay功能,就足够了。
事实是。
还有一大批人对智驾根本没啥兴趣。
还有一大批人对现在的新能源还没什么想法。
他们始终认为车,是一种交通工具。
他们始终认为,只要能开,就足够了。
只要能从这里到那里就OK了。
在这基础上。
如果能给一套质感不错的底盘、够稳的品控,以及产品氛围,这就很满足了。
而且现在的燃油车价格体系也崩得挺惨。
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没有理由去买新能源。
如果说比亚迪的智驾平权能把燃油车的价格再次打下来。
那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会感谢比亚迪的......
四
写在最后
比亚迪这一招直接碎掉了很多人的梦。
比亚迪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科技为用户服务。
搁两三年前。
你跟我说一台几万块的车就有智驾。
我会觉得你顶多是个山寨系统。
但现在?我只觉得比亚迪是真的牛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