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确理解“力是有限的,而巧是无限的”?

三不一无课程 2025-01-12 16:30:41

我的师爷洪均生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力与巧的关系时说道:“力是首要的,巧是重要的。”还说:“力是有限的,而巧是无限的。”怎么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

力是有限的容易理解。体力就是体能,受体重和速度制约,一个人的体能是有限的,无论怎么增加体重,怎么提高速度,人的体重和速度都是有极限的。比如相扑运动员,他们是通过提高体重提高力量,那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如果无限提高体重,连行动都受限了,那就失去了意义——毕竟增加体重是为了提高行动的力量。多数人是通过提高速度来提高力量的,但又受体重的制约,受天赋的制约,受本身的制约。而速度与体重也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所以希望通过力量来实现无敌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去学技术,让技术弥补力量。

而巧因为它的弹性大一点,潜力大一点,能挖掘的极限大一点,似乎相对力量来说更难以达到人的极限。

特别令人迷惑的是学无止境,这会为“人的巧是无限的”背书。

学无止境,是指客观的巧是无限的,而人只能达到人的极限,是不可能达到客观这种极限的,所以会有无止境的说法。不是人的学问可以无限多。

人类永远达不到理想的境界,正如那句名言说的“人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知识、学问、技能要学习练习的的无限多,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天赋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勤奋也是有限的——体能有限,时间有限,所以即使客观的学问、技能没有止境,但人类能够掌握的受自身局限限制,永远无法达到客观极限。

因此,巧与力一样,都是有限的,都是无法突破人类自身极限的。太极拳没有出现理想中的境界,甚至没有出现超越民国时期高手的人。

那么,师爷的说法就错了吗?

也不算错,要正确理解。

对于个人来讲,巧相对力,更难达到极限。力受天赋的影响更大,巧受先天条件的制约也大,但勤能补拙。我们可以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更专注,尽量达到自己的极限,从而超越那些天赋与我们相同的人,甚至超越那些天赋比我们强,但没有我们勤奋的人。

王宗岳也有类似的意思,他也反对利用先天优势取胜,而强调后天学力。先天条件相当于硬件,硬件我们无法改变。后天努力相当于软件,我们自己说了算,只要努力了,达到了自身的极限,那就行了,就不后悔了。

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那句名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是同一个意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已经努力了,不断地超越自己了就行了。

那些认为先天更重要而贬低后天努力的,更容易失去生活的动力。相对于客观来讲,主观的能动性更有意义。因此强调巧、强调后天、强调勤奋努力,比强调客观条件更有意义,强调客观条件容易为自身不努力找理由,容易自欺。所以,每一个理性的、睿智的人都会强调巧比力更重要,虽然他知道力是首要的。



0 阅读:2
三不一无课程

三不一无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