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饮食治疗中的雷

晋瑞谈健康 2023-11-17 10:04:06



肿瘤患者在实施一系列抗肿瘤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开展积极、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抗肿瘤治疗以外,实施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也是必须的。这其中除了需要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改善其营养状态,也是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对抗肿瘤治疗耐受性,降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机体免疫力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维持了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维持了机体的生命活动、生理功能,尤其是维护机体的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蛋白质的补充是必须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增强患者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提高治疗耐受,促进机体的损伤修复,改善机体的免疫状况,降低感染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患者的膳食摄入蛋白质所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能量的10~35%,其总量不应低于1.0g/kg/d。实践中推荐的蛋白质摄入甚至可以高于1.0-1.2g/kg/d。对于那些因为肿瘤本身或治疗而导致的厌食、纳差等消化系统症状,蛋白质的摄入量显然是不足的,此时应该借助肠内营养(EN)或者特殊的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来提供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各类营养素和能量,同时,还应注意补充乳清蛋白粉,一般每日20-30g为宜。

在满足蛋白质摄入数量的同时,还应兼顾蛋白质的质量。对肿瘤患者而言,动物类蛋白,包括缘自于蛋类、奶类、禽畜类、鱼类和海产品等的蛋白质,以及大豆类蛋白应占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的75%以上。

然而,在临床上我们却常可以见到很多临床营养误区,这些误区往往都是患者之间的误传,或者不正确的传统经验所得。这些误区会给肿瘤患者的诊疗造成巨大的影响和障碍,严重影响肿瘤患者对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和总的膳食平衡。

在诸多误传中“发物”之所可谓是根深蒂固了,肿瘤患者不能吃发物也成了饮食定律。所谓的“发物”多数是民间的传统说法,主要说到的是海产品、鸡鸭鹅肉、牛羊肉等优质的蛋白质。这些食物恰恰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盲目限制的结果势必导致蛋白质摄入的严重不足。

近年来对于“喝牛奶致癌”之说有了很多的传言。所谓的“牛奶致癌”,源于国外的一些动物试验报告结果,即采用含大量酪蛋白的饲料喂养老鼠,如此可以增强黄曲霉毒素对大鼠的致癌作用。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因此就推导出“牛奶致癌”的谬论。在该研究中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情况,这在人体膳食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牛奶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但是,人体不可能依赖以酪蛋白为主的牛奶提供每日所必须的蛋白质,这也是不可靠的。

然而,也有人提出“不吃饭或少吃饭,将会直接将肿瘤细胞饿死”,甚至有人认为给予肿瘤患者过多的营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则建议肿瘤患者少吃或不吃。真实的情况是,目前的各种研究均没有证实充足的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反,营养补充不足,却可以导致肿瘤细胞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分解人体肌肉组织,如此说来,最后被饿死的却刚好是肿瘤患者而非肿瘤。

0 阅读:49
晋瑞谈健康

晋瑞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