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王朱怀埢:大宗再绝嗣,父子、叔侄争袭忙

钱越说史 2023-05-13 09:27:24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河湾口村的水陆庵,是一座六朝名刹,更是一座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庵内现存精美绝伦的彩塑3700余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院殿堂彩塑,被喻为“壁塑瑰宝”,“中国第二敦煌”。1957年,水陆庵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水陆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陆庵:悟真寺下院

明代,秦藩第十代王朱怀埢,自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起足足花费五年时间,耗费巨资将早在宋元时期已经走向衰败的悟真寺下院北普陀蓝渚庵修缮一新,立为秦藩家庙。以其三面环水,形似孤岛的地理特点,名之为水陆庵。

大宗一再绝嗣

朱怀埢(音quan),生于嘉靖三年(1524年),为临潼王府奉国将军朱惟燫庶次子,生母李氏。按照明朝宗室的授爵规则,最初受封镇国中尉。

明代的宗室政策历来被人诟病,认为正是这群“肥猪”拖垮了财政体系,让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们先不说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单只论各藩国对财政的拖累程度,这方面一看宗室人口总数,二看居于顶层的宗王家数。据著名史学家王世贞统计,截止万历十五年(1587年)左右,秦藩宗室人口共计1007人,只能算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藩国,其中15%的成员还属于革爵庶人。宗王家数说出来估计没人信,只有一家亲王、一家郡王,别说是和周藩、晋藩等老牌藩国相比,连英宗系、宪宗系藩国都不如。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秦藩宗王本身寿数都不长,还动不动就闹绝嗣。秦藩近200年间受封的14家郡王,因绝嗣、冒封、谋反、入继大宗等原因,竟只剩下愍王系的永寿王一家,1比14的存活率也是没谁了。大宗更是绝嗣的重灾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第三代王秦僖王朱志堩(音geng)薨逝,享年21岁。《明太宗实录》没有朱志堩的婚配记录,很有可能他连婚都没结,子嗣当然更加无从谈起,秦藩大宗第一次绝嗣。好在其父秦隐王朱尚炳子嗣不少,最终由朱志堩的庶长兄渭南王朱志均,以“弟终兄及”的方式承袭秦王之位。

秦藩大宗传承1

当年十月,朱志均被刚继位的堂伯明仁宗册封为秦王。结果这位第四代秦王更不争气。宣德元年(1426年)九月二十七日,明宣宗传制册封张氏为秦王妃,然而十天后秦王府中就传出秦王薨逝的哀音。秦怀王朱志均连头带尾共在位3年,实际不足两年,王妃张氏在还没受封就成了望门寡,所以自然不会留有子嗣。也就是说继第一次绝嗣发生两年之后,秦藩大宗再次绝嗣。

这次绝嗣之后继任秦王有些难产,直到宣德三年(1428年)三月,朝廷才册封秦怀王的三弟富平王朱志(土絜)为第五代秦王。他袭封时,隐王系只剩下宜川王朱志堢一人,可谓是岌岌可危。好在秦康王朱志(土絜)总算守住了底线,才避免王位在隐王系一直“兄终弟及”下去,最终被击穿。

不成想70余年后,厄运再次降临秦藩大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六月,第七代秦王朱诚泳薨逝,朝廷赐谥曰简。秦简王堪称古代贤王的典范,身上什么都好,唯独没有子嗣,大宗第三次陷入绝嗣。这次绝嗣比前两次更狠,朱诚泳自身绝嗣不说,关键三个兄弟皆早早夭亡,也就是说随着他去世,还累及上一代的秦惠王也跟着绝嗣了。

秦藩大宗传承2

最终这个馅饼啪叽一声砸到了康王系庶长脉临潼王头上。弘治十三年(1500年)十月,第三代临潼王朱秉欆(音shuang),通过“以侄继叔”方式入继大宗。然而亲王爵位不是谁都可以坐的,朱秉欆上来就给大家伙表演了一个什么叫“乐极生悲”。次年七月,朱秉欆薨逝,在位仅仅九个月,享年更只有22岁,是秦藩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亲王。好在他及时留下了子嗣,才没打破由秦怀王朱志均创下的最短连续绝嗣记录。

父子、叔侄争袭忙

然而朱秉欆的继任者,第九代秦王秦定王朱惟焯终究没能守住底线。在叔祖母秦简王妃廖氏的着力培养下,朱惟焯各方面都向叔祖朱诚泳看齐,成长为一代贤王不说,更是将膝下无子这点学的十成十。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二十八日,秦王朱惟焯薨逝,在位36年,享年46岁,朝廷赐谥曰定。随着他的去世,秦藩大宗再次宣告绝嗣。这次绝的比秦简王朱诚泳还狠。

据史料记载,秦昭王朱秉欆共有三子:长子朱惟焯、次子朱惟烨、幼子未名早夭,《明实录》中找不到朱惟烨的任何踪迹,应当也是早夭,也即秦昭王绝嗣。其父临潼和僖王、追封秦庄王朱诚澯共有四子:长子未名早夭、次子为朱秉杊(音xun)、三子朱秉欆、四子朱秉椟(音du),朱秉杊和朱秉椟也没能留下后代,秦庄王一脉同样绝嗣。

好家伙,直接好家伙,第七代秦简王朱诚泳手里只绝了两代,到秦定王朱惟焯这位第九代秦王这里,一绝竟然直接绝三代,这是一代比一代狠。

好在追封秦安王朱公铭这位首封临潼王构筑的防护墙很是坚固,才避免了因为大宗绝嗣导致整个临潼王系被击穿。朱公铭共有六子,除嫡四子朱诚澯外袭爵外,朱诚润、朱诚浩、朱诚澈、朱诚波、朱诚注五人皆受封镇国将军。

秦藩大宗传承3

朱诚润是朱公铭的庶长子,侄子朱秉欆入继大宗后,他曾上疏请求袭封临潼王爵,结果被朝廷否决。弘治十四年(1501年)八月,被要求以镇国将军本职,奉临潼惠简王祀。

“(正德四年十二月)庚戌……礼部奉旨检详累朝政令,凡涉王府者条列:……临潼王进封秦王,庶伯请补侄王爵者,惟命以镇国辅国本职奉祀,已著为令。”(《明武宗实录》)

朱诚润本人虽然在嘉靖年间被追封为临潼靖安王,可这只属于他本人的荣耀,无助于提升家族地位,其后代依然按照他镇国将军本职为基准代代降袭。朱诚润去世后,其子辅国将军朱秉柎(音fu)继承其奉临潼惠简王祀的工作。

朱秉柎共有3子:长子朱惟熜早夭,次子朱惟燫(音lian)和幼子朱惟燔(音fan)皆封奉国将军。二人中居长的朱惟燫,成为临潼王府第三代代理当家人。

秦定王朱惟焯去世时,朱惟燫依然在世。按照支系伦序的原则,他才是秦王之位的最佳继承人选。朱惟燫本人估计也在盼着朝廷授予让他主丧及署理府事的敕令,然而这注定是一场南柯梦。原因吗,则是秦定王继妃林氏,在关键时刻闹起了幺蛾子。

朱惟燫与朱惟焯属于再从兄弟,林氏认为让朱惟燫这个大伯子入继大宗,今后自己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尴尬,故以秦简王秦昭王之间的传承为例,选择越过朱惟燫这个最佳人选,奏请由其子,也就是再从侄镇国中尉朱怀埢主持秦定王的丧礼,并负责管理秦藩府事。意思很明白,想要直接立朱怀埢为新一代秦王,这样她作为长辈,日子就要舒坦很多。结果一向将“礼”挂在嘴边的礼部,竟然违例同意了林氏的奏请。

这就尴尬了。在古代一直强调“父为子纲”,可一旦朱怀埢袭封秦王,父子俩见面时到底该谁给谁行礼呢?这画面想想就很美。想当年为此苦恼不已的汉高祖刘邦,在臣子的提醒下给了老父一个“太上皇”名号,才化解此难题。

道家仙山:终南山

秦藩只是一个大明王朝的一个藩国,朱怀埢即便承袭王位,也无权赋予老爹在地位上可以与自己匹敌的头衔。为化解尴尬,他上疏请求自己只主丧事,而由其父朱惟燫来署理府事,获得朝廷恩准。朱惟燫见状竟自我感觉良好的上疏自请袭封秦王,可想而知这种会打朝廷脸的请求自然会被一票否决,同时还被赶回老宅,命他继续负责管理临潼王宗室。

“奉国将军惟燫子,镇国中尉怀埢奉勑主丧理府事。埢乞让父。世宗允其请。后礼官谓:‘埢以侄承叔,居内奉婶,天序人情,无往不顺。燫以兄继弟,殊有未安。’遂罢燫归第。”(《国朝献徵录·卷一秦王传》)

如此一来,老子是奉国将军,儿子是藩王已成定局,到时候父子相见就问你尴不尴尬!好在朱惟燫主动帮儿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估计是气不过弟媳妇林氏与朝廷联手作局剥夺自己的继承权,回归老宅的他一口气没能喘上来,“寻卒”。

要说亲王之位实在太过诱人,即便有朱惟燫这个失败的例子在前,依然有人逆势而动,他就是朱怀埢的三叔奉国将军朱惟燔。

二哥在的时候,朱惟燔不敢与之相争。待朱惟燫一去,他就觉得自己能行了,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临潼王庶长一脉仅存的“惟”字辈,继承序列应当在侄子之前。为此竟不惜违反祖制,偷偷离开西安,打算赴京向明世宗面陈。只能说朱惟燔的脑子相当不好使,不说他伦序本就在朱惟燫之后,单意图推翻朝廷决意,让朝廷唾面自干,就不会有好果子吃,何况还越关赴京。于是乎,朱惟燔很快品尝到了什么叫雷霆雨露皆君恩,被一纸诏书废为庶人,发配凤阳高墙面壁思过。

“己未,革秦府临潼王府奉国将军惟燔爵,禁住高墙。以越关奏扰,与侄怀埢争袭故也。”(《明世宗实录》)

至此,挡在朱怀埢晋封路上的障碍全部被清除。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朱怀埢正式由镇国中尉晋封秦王,其妻恭人崔氏晋封秦王妃。

西岳华山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二月,在新任秦王朱怀埢的奏请下,朝廷追封其曾祖父朱诚润为秦恭王,祖父朱秉柎为秦顺王,生父朱惟燫为秦端王。当年十二月,其生母李氏被册封为秦王次妃。朱惟燫生前对秦王之位求之而不得,死后究竟获得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封号,得以入住秦王府宗庙,享受冷猪头肉。

善待宗室的贤王

由于是由地位低下的镇国中尉晋封,朱怀埢保持了一颗敬畏之心,没有得志便猖狂,在位期间很是低调,没有给朝廷惹下什么大麻烦,孝顺生母的同时还善待宗室。

1、为保安王府请封

出自秦愍王朱樉嫡三子朱尚煜一脉的保安王家族,与大宗一样可谓是多灾多难。弘治八年(1495年)七月,第四代保安王朱诚潢去世后,因大宗绝嗣,接连发生两次兄终弟及,在弘治、正德年间掀起轩然大波,迫使朝廷于正德五年(1510年)出台郡王爵位禁止旁系承袭的诏令。第六代保安王朱诚漖也被认定为冒封,保安王爵位被禁止继续承袭。

正德十四年(1519年)五月,保安王朱诚漖薨逝,照例保安郡国应当就此除封。可嘉靖初年在秦定王朱惟焯,及保安王继承人朱秉栈的不懈努力下,朝廷终于同意让保安王继续承袭一世。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六月,保安王朱秉栈薨逝,赐谥曰恭懿。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秦王朱怀埢上疏为保安恭懿王朱秉栈的继承人、庶长子朱惟徤请封。不过这次朝廷的态度非常坚决,明世宗命朱惟徤以“本爵奉祀,不得请封”。传承了近150年的保安郡国就此除国。

2、秉公处理永寿王府王位之争

嘉靖十七年(1538年),第五代永寿王朱秉欓(音dang)薨逝,朝廷赐谥曰恭和。恭和王正妃汤氏无子,而第一顺位继承人、庶长子朱惟燿先他一步而去。朱秉欓庶六子朱惟燱以生母邵氏为恭和王继妃为由,自认是嫡出,与朱惟燿的继承人、庶长子朱怀墡争袭永寿王。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朱惟燱为确保胜率甚至还贿赂当朝红人、礼部尚书严嵩。于是乎整个事件变的越发错综复杂,以至于廷议前后十年而能不决。

长安公园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朱怀埢秉承公心上疏力挺朱怀墡,指出朱惟燱生母乃是由王府内助晋封郡王继妃属于“一时特恩”,与寻常郡王继妃不同,因此朱惟燱属于庶出,既然大家都是庶出,那么伦序应当由朱怀墡承袭。明世宗对此称善,下令让朱怀墡袭封永寿王,同时严禁郡王续娶。

“(十二月)壬子……奏争前后十年不决。已而秦王怀埢核奏:‘怀墡,恭和长孙,今摄府事。惟燱虽称妃出,然玉牒明开庶生,且邵氏以生子方封。’俱下九卿议言:‘郡王妃卒,但有庶子止得选取内助,所生亦为庶子,此累朝定制。惟燿之生,既在邵氏入府之前,邵氏封妃出一时特恩。则惟燿、惟燱俱当称庶,俱庶则当归长。秦王等言是。’疏上,上曰:‘怀墡既称庶长,当封准承袭。以后郡王正妃故后,不得封继妃。署为令。’”(《明世宗实录》)

3、为宗女请封请婚

明宗室成员,男性封爵从亲王到奉国中尉共八等,女性只有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六等,分别对应皇帝、亲王、郡王、三将军之女。公主之婿称驸马都尉,郡县主君之婿称宗人府仪宾。中尉之女并无封号,其夫婿自然也没有可授之官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一月,朱怀埢上疏为本藩各中尉之女请封及请选婚,算是开历史之先河。由于《皇明祖训》没有写明中尉之女该如何封赏,礼部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绞尽脑汁为“威武圣明”的太祖高皇帝找理由开脱的同时,不得不设法补全《祖训》在这方面的缺失。

西安广仁寺

礼部先是以姻亲五世而斩、“女既有归,其夫家足以自赡”为老朱开脱,同时认为的确应该对中尉之女“稍加光宠”,提出统一授予中尉之女宗女称号,其夫婿宗婿称号,并依据其父的封爵分别给予七、八、九品待遇。宗婿之中有志于科举者,准许其参考。

“今请授以宗女、宗壻名色,仍给冠服、婚资。宗婿视文职,宗女视命妇。出镇国者,冠服七品,并婚资给百金,羊豕各十;出辅国者,八品,九十金,羊豕各八;出奉国者,九品,八十金,羊豕各六。并取给有司,其宗婿就各府冠带。”(《明世宗实录》)

朱怀埢的这一举动,无意间开创了一项全新宗室体制。

4、辞禄补贴宗室

明朝中后期,地方财政难以负担宗室岁禄,于是乎宗室积欠成为常态,中下层宗室陷入困顿。《宗室条例》出台后,朝廷给将整个大明宗室打包给出了一个岁禄总额度,受制于此,中下层宗室的日子愈发难过。为展现大宗该有的责任心,一时间,各藩亲王或主动或被动上疏辞禄,以补贴宗室。

嘉靖四十四年(1465年)十月,朱怀埢上疏奏辞岁禄一千石,用以补充宗禄之不足,获得明世宗的褒奖。

“甲申,吉王翊镇、沈王恬烄、晋王新㙉、秦王怀埢、庆王鼒枋,各奏辞禄米一千石,以补宗禄。诏:各赐敕褒奖。”(《明世宗实录》)

阿越说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秦王朱怀埢薨逝,在位19年,享年43岁。至于谥号,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才被赐予。“圣善周闻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朱怀埢在位期间的表现,总体还是符合“宣”这个盖棺定论的。

秦宣王朱怀埢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他是有明一代继嗣亲王中,入继大宗前爵位最低的一个。明代绝大部分继嗣亲王,晋封前皆为郡王。肃懿王朱缙(火貴)由辅国将军晋封亲王,已经够吸引眼球。没想到朱怀埢竟从宗室排行第六的镇国中尉,一跃成为高居榜首的亲王,岁禄由四百石暴增到一万石,期间变化简直是一个在地,一个在天。说出去必然会惊掉一地眼珠子。即便如此,依然有意图超越的后来者。

水陆庵彩塑

30年后,秦藩大宗再次绝嗣,新的入继者为朱怀埢的孙子朱谊漶,按照既定制度,他初封奉国中尉,要不是提前一步晋封为了紫阳王,秦藩将再出一个以更低的奉国中尉晋封秦王的亲王。

相关文章

秦定王朱惟焯:年幼失怙,由叔祖母抚养成人的一代贤王

吉宣王朱翊銮:初封龙阳王,吉藩唯一弟终兄及的亲王,最长寿吉王

沈宣王朱恬烄的疑惑:凭什么第三子可以封郡王,第五子就不能封王

秦昭王朱秉欆:亲王不是谁都可以当的,本王就乐极生悲了

秦藩:传承艰难的大明第一亲藩,大宗屡屡绝嗣,郡王一度仅余一家

3 阅读:745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