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情非得已的一次军事冒险!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5-25 09:33:02

鲁僖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56年。在这年春天,预谋已久,也是准备已久的齐桓公伐楚军事行动终于提上了北方国家联盟的日程。作为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走入笔者的第一个有趣的观察点是,为什么在《春秋》的记载中,首先记载的是诸侯侵蔡?而在蔡军被诸侯之师击溃之后,《春秋》才把笔锋转入到“伐楚”这个正题上。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春秋》用“遂”字揭开了伐楚的序幕。《春秋》原文兹录如下: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

对于这样的记载,如果不是仔细阅读前文,并通过《左传》得知,鲁僖公三年秋“阳穀之会”所确定的诸侯大计就是伐楚这个中心任务的话,则你会认为,这年的侵蔡才是诸侯讨伐任务的重点。当然,这是《春秋》文字中的障眼法,也是传说中的《春秋》笔法。一字之间,定出褒贬。因为伐是“无罪讨有罪”,而侵,则显然是一种没有道理的军事侵犯,是不义的。所以,这年《春秋》,用严肃的文字,把原本最重要的军事目标伐楚,通过置换成侵蔡,成功把齐桓公的这次军事行动定性成欺软怕硬的自私表演。

一般来说,齐桓公要用诸侯之师,定是举仁义之旗。这样的正义旗帜,当然是容不得挟私报复目的的。而齐桓公为了蔡姬另嫁,就动用诸侯之师侵蔡,这不但是公报私仇,更是对蔡国的不宣而战和无理侵犯。尤其“蔡溃”的记载,让诸侯之师虽然威武,虽然盛大,却突然变成了没有对手的无的放矢,这一方面彰显的是齐桓公以强凌弱、以众击寡耀武扬威,也显示了蔡国人主动放弃抵抗的无奈,凸显的是这场战争劳师动众的不义。

除了“侵”字,“溃”字,“遂伐楚,次于陉”六字,也很耐人寻味。如果说“遂”字在这里的主要功能,是体现前后事件的连贯性及其转折关系的话,则其第二层的意义也许在于“终于等到伐楚”,或“伐楚”好不容易的意思。这其中,既在体现齐桓公的胆怯与犹豫,也在体现其他诸侯的焦虑与期盼!因为这次伐楚军事行动,对于前线国家如郑、许、江、黄而言,犹如大旱之盼甘霖。

但是,紧接着,一盆凉水就在等待,从而浇灭了前线国家对于伐楚成功的期盼!因为,齐桓公所率领的诸侯大军,竟然“次于陉”!所谓“次于陉”,就是诸侯大军走了一阵子后就停下了行军的步伐,变为军事驻扎。关于军事,不论古今,“兵贵神速”是不二的法则。因此才有“兵贵拙速,不尚巧迟;速则乘机,迟则生变”的古人警句。

但从《春秋》的这句记载来看,齐桓公的伐楚用兵,显然是在拖!初则拖“荦之盟”至于“贯之盟”,再则拖“贯之盟”及于“阳穀之会”。好不容易到了鲁僖公四年春,八家诸侯兴师动众要开始伐楚,但第一个战争目标却是“侵蔡”。不过蔡国人不配合“拖”字诀,轻而易举让齐桓公的诸侯之师结束了蔡国之旅。因此,现在是到了再没有理由继续拖下去的时候了,可却又“次于陉”。

陉,一般是山间通道,也指山脉中断的地方。按照杜预的注释,“楚强,齐欲绥之以德,故不速进而次陉。陉,楚地,颖川召陵县南有陉亭。”这里的颍川召陵县就是现在的漯河市召陵区,从地图上看,这里是平原地带,几乎看不到山脉的存在,更何况山脉中断的“陉”。所以,不知包括杜预在内的历代注释者,何以会认为,这里的“陉”就是在漯河市召陵区呢?

以笔者之见,此处之陉,应该是楚、蔡的边境,而非单纯就是楚地。如果是蔡、楚边境,齐桓公真要伐楚,所应选择的进军路线,应从上蔡出发,北上漯河,与许国之师合并一处,再经襄城县向西。由襄城县西去,就可以进入南阳地区,进而进入汉水流域,依次顺流而下就能来到荆州郢都。

从襄城县而西,能看到山脉,自然才能找到类似“陉”这样的地方。如果齐桓公本就不想伐楚,则“陉”或就是郑国或者许国的城邑所在。因为大军所到,尤其长时间驻军,后勤保障和安全保障是第一位的。如此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伐楚大军,师进之地,是由南而北的召陵。因为在那里,有许国、有郑国,能提供大军的给养。同时,从这里也能西进南阳,进入楚国。

这当然是在想当然!如果有一天能亲自前往这一地区观察山川形势,或者就能解笔者心中疑惑。期待这一天!

楚国方城遗址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