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张琇雯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黄滔敏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心理压力太大,血压也会飙升,其实我们的眼睛也有压力,它就是“眼压”。当经过某个熬夜加班的夜晚后,您被急诊医生告知眼压高时,是不是很慌,内心有太多疑惑:“我是不是得了青光眼,要瞎了?”“会不会以后每天都要滴好多眼药水?是不是这辈子都要用药了?”大家对高血压可能比较熟悉,而对高眼压则相对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眼睛压力大时该怎么用药。

眼压高,正确鉴别很重要
和血压一样,眼压并非固定不变。正常人的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然而眼压会受到情绪、检测方法、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当一次检测提示眼压高时,先别慌,学会配合医生鉴别,对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
假性高眼:情绪过于紧张,喷气式眼压计测量时出现眨眼、屏气(小朋友多见)等都有可能导致一次眼压测量的结果偏高。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嘱咐您调整状态,隔几天再来复测,或者换用准确度更高的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如果复测眼压值正常,眼睛也没有明显的不适,这绝大部分属于假性高眼压。
排查青光眼:如果排除测量误差,多次测量眼压均高于正常值上限,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一个“排青套餐”,如果合并有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就可以确诊为青光眼,否则就是单纯性的高眼压症。
眼压高,药何时用
长期高眼压会压迫眼内神经和血管,导致视神经进展性损伤。然而长期使用降眼压药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每日用药会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当发现眼压高时,该什么时候开始用降眼压药呢?
如果是单纯性的高眼压症,目前临床上对于眼压治疗的临界值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英国发布的一项指南推荐,眼压超过24毫米汞柱可开始降眼压治疗。实际临床中,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视力下降的风险,同时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选择用药时机。但一般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时,就应该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如果已确诊为青光眼,则应该立即开始降眼压治疗,此时降眼压就是在挽救视力。

降眼压,药怎么选
青光眼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作为青光眼的一线治疗措施被广泛使用。《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指出,建议根据患者目标眼压的需要选择单一或联合药物治疗,若需要联合药物治疗首选复方固定制剂。目前市面上降眼压药物有很多种,而且不断有新的药物研发问世,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降眼压药呢?
我们总结了常见的降眼压药物类别及其作用特点(见表1),可以看到不同类别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常见的不良反应都存在很大差异。

药物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专业的过程,药物治疗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压控制情况,视野、视神经损伤的进展,以及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包括增加或者更换药物,以达到稳定控制眼压的目的。因此,选药需要找专业的眼科医生,记住千万不可随意用药。
降眼压,药什么时候停
对于单纯高眼压症患者,起始治疗后眼压如果降至正常,且医生评估该患者发生视力损伤的风险较低,可以考虑停止药物治疗,之后定期复查;如果评估患者在未来发生视力损伤的风险仍较高,比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等,一般建议继续乃至终身维持治疗。
由于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伤是无法逆转的,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对于青光眼患者,长期的眼压控制是维持视功能最有效的手段。也许有人会问,弄清并解决引起眼压升高的根本原因,不就一劳永逸了吗?然而目前临床上约90%的青光眼都是原发性青光眼,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探明,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做到“治本”。对于这种类型的青光眼患者,随意停药很容易导致眼压的反复以及大范围的波动,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药物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伴随患者的一生。

降眼压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降眼压药的疗效,规避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停药、换药,以及更换用药频次,以免眼压波动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
定期随访:定期检查眼压、眼底、视野以及眼表情况,了解病情的进展、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用药过程中若出现眼部烧灼感、瘙痒、视力下降等任何不适反应,建议尽快咨询药师或者医生。
注意合并用药:地塞米松类糖皮质激素药、阿托品类抗胆碱药、氯苯那敏类抗过敏药、硝酸甘油类扩血管药以及地西泮类镇静药等能够升高眼压,从而加重青光眼患者病情。青光眼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上几种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如若病情治疗需要,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关注眼部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加强自我管理:注意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设备会使眼睛疲劳,从而加重青光眼的症状。此外,切忌长时间,尤其是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用眼,以免病情加重;作息规律、饮食健康、保持愉悦的情绪等对于病情的控制也很有帮助。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