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韩淑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肺癌患者及家属身边总是充斥着各种有关肿瘤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确有其事,但有些却是不折不扣的谣言。如果贸然相信这些真假参半的信息,不仅不能促进我们的健康,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下面我总结了几个常见的关于肺癌的谣言,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肺癌,少走弯路。
谣言一:突然戒烟反而会导致肺癌
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在吸烟者中,老年烟民占很大比例。不少老年烟民觉得已经抽了那么多年,身体也没什么不适,何必自讨苦吃选择戒烟;甚至会举出例子来,某某吸了一辈子烟,突然间不吸了,反而得了肺癌。其实,吸烟已经对老年烟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而且吸烟时间越长,这种损害越重。因此,戒烟本没有错,戒得太晚才是错。常年吸烟的老烟民本就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癌细胞早已不断增长,只是恰巧在戒烟的这段时间被发现而已。
医学上一般用吸烟指数来衡量一个人吸烟量的大小,吸烟指数=吸烟的年限×每日吸烟的支数。当吸烟指数大于400,就应被列入风险人群了。当然,随着吸烟指数的升高,罹患肺癌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无论多大年龄,戒烟都不晚。把烟戒了,就阻止了吸烟对身体的继续损害,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谣言二:确诊肺癌,戒烟就无意义了
戒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很多人都明白戒烟和预防肺癌的关系,不少患者确诊后第一时间就去戒烟。但是也有不少人觉得都已经确诊肺癌了,戒烟也毫无意义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有研究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肺癌的发病率也就越高,而戒烟的肺癌人群,寿命会有所延长。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及时停止吸烟,治疗效果也会更好,同时还能减轻一些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来说,戒烟还可以降低患者肿瘤的复发率及其他肿瘤的发病率。因此,戒烟并非多此一举,而是犹未为晚。
谣言三:食疗可以预防肺癌
食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润肺的作用,但不能完全等同于其有预防肺癌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适当吃些润肺的食物确实对健康有好处,比如,雪梨含有丰富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对肺部有很好的保养作用;银耳具有滋阴养胃、清热解毒的功效;杏仁润肺止咳、润燥止渴;无花果润肺止咳、健脾开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预防肺癌不能仅靠食疗,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尽早戒烟,远离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选择绿色健康的家装;粉尘多的时候建议佩戴口罩;雾霾天做好防护;保持好的心情,放宽心胸。

谣言四:憋气时间短(不到45秒),就是肺癌细胞阻塞气道了
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人的憋气时间长短,是由个体对缺氧的耐受程度所决定的,不仅仅取决于人的肺部,而是多个脏器综合影响的结果。另外,憋气时间短,不代表就一定得了肺癌。常见的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都会对肺部通气产生影响,导致肺部的缺氧。因此,这种憋气法检测肺癌并不准确。
目前,医院多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筛查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发现肺部2~3毫米及以上的小病灶,放射剂量低,对人体更安全,可以更好地实现肺癌排查的目的。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如有肺癌家族病史、长期抽烟等),应进行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