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如“过山车”是咋了

昆琦评健康 2025-04-03 04:36:43

本文作者:

徐元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药学部主管药师

毛叶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药学部主任药师

一位24岁的甲亢女性患者前来咨询——自从得了甲亢,总因为担心自己的甲状腺指标控制不好而不开心,很快又会易怒、发脾气,这是性格导致的正常情况还是情绪出现了问题?

一位30岁的程序员前来咨询——几个月前,他创意不断,工作到深夜也不觉得累,甚至计划着要创立自己的科技公司。然而,好景不长,他突然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连起床都变得异常困难。他的生活状态就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这样的情绪波动让他感到无比困惑和痛苦,他这是怎么了?

01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情绪的双面性

在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情感如同调色盘上的颜料,为每一天添上不同的色彩。然而,有这样一种情绪障碍,它让人的心情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时而高亢兴奋,时而低落沮丧,这就是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有三种发作形式,即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抑郁躁狂混合发作。

躁狂发作:快乐的极端

有时,你会突然变得异常愉快,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阳光。你的思维变得异常敏捷,谈及的话题一个接一个,语速快得让人跟不上。你感到自己精力旺盛,不需要多少睡眠也能保持活力四射。然而,拥有这种快乐时内心并不平静,而是伴随着冲动和自大,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决定,比如冲动购物、投资或与人发生冲突。

抑郁发作:悲伤的深渊

与躁狂发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发作。此时,你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云笼罩,感到极度悲伤、自卑和无助。你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甚至连曾经最喜欢的活动也变得索然无味。你可能变得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出现厌食或暴食倾向,睡眠也出现了问题,要么整夜难眠,要么嗜睡。这种状态下,你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能量和动力,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和兴趣。

抑郁躁狂混合发作:瞬间的风云变幻

双相情感障碍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莫过于心境的快速转变。这种转变可能发生在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之内,让你从情绪的高点瞬间跌入低谷,或者从低谷迅速攀升至高峰。这种不稳定性不仅让患者感到困惑和无助,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大的困扰。

生活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每个人都会有高兴与痛苦的时刻,若出现情绪的较大波动,怀疑自己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可至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需达到一定的严重标准及病程标准,经过医生专业的评估后方可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02 为什么会发生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此外,危险因素还有以下这些。

◆ 生物因素:如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等。

◆ 心理因素:如应对方式、个性特征等。

◆ 社会因素:如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

03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稳定情绪的基石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稳定情绪的重要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躁狂和抑郁的症状,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但需注意,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心境稳定剂,是指对躁狂或抑郁发作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或抑郁转相或导致发作变频的药物。目前,比较公认的心境稳定剂包括碳酸锂及抗抽搐类药,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其他一些抗抽搐类药,如拉莫三嗪、加巴喷丁,以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等,也具有一定的心境稳定剂作用,可列为候选的心境稳定剂。

心理治疗:心灵的抚慰

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即使在心境正常时也可能存在社交、婚姻、职业和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即使治疗方法正确、患者的依从性良好,也往往不足以控制症状,仍然有较高的复发率,并造成较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治疗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此外,心理教育干预和家庭支持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它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应对症状,并获得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物理治疗:非药物的干预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物理治疗,如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这些治疗方法通过直接作用于大脑神经来缓解症状、改善情绪状态。虽然它们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但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物理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MECT主要适用于严重的自杀、自伤、自责、木僵及药物治疗无效、效果不理想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精神病性症状,或在特定疾病(如怀孕时)条件下发生的严重抑郁障碍等。MECT对年龄无绝对限制,一般可放宽至13~70岁。对低龄患者,需考虑对学习能力的短期影响;对高龄患者,需考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治疗次数和频度尚无统一标准,多数专家倾向于每个疗程8~12次,频率为隔日一次。

rTMS是新型颅外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脑卒中或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可改善抑郁症状,促进脑功能康复。rTMS主要针对抑郁症患者和抑郁发作药物治疗抵抗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可单独或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急性期患者通常需要每天1次,每周3~5次的刺激治疗,20~30次为1个疗程;巩固期患者的治疗可持续3个月,每周2~3次,再过渡至终止rTMS治疗。疼痛为rTMS的常见不良反应。rTMS治疗产生磁刺激时的瞬间声音强度可超过听觉系统能承受的安全范围,治疗中可采用听力保护装置。

04 生活中,如何与“双面舞者”和谐共处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首先,应作息规律: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减少症状的发作。同时,患者还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习惯,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学会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当情绪高涨时,患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平复情绪;当情绪低落时,则可以尝试与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抑郁情绪。此外,患者还应该学会识别和应对触发情绪波动的因素,以减少症状的发作。

再次,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必不可少:包括与家人、朋友、医生、治疗师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当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及时向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可以让患者感到更加安心和有力量去面对一切。

最后,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紧密联系: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评估。通过复查和评估,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向医生反馈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支持。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0 阅读:16
昆琦评健康

昆琦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