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冬天的寒气渐渐消散,各色花朵在枝头绽放,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春季为世间万物生命萌发之时,天地之间生机勃勃,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依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观点,此时也是人体的阳气生发之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多风、少雨、气候温暖……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许多妇科疾病也悄然发生。遵循中医的观点进行调理和治疗,顺应季节的变化遣方用药,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治病讲虚实,分阴阳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看病必须区分阴阳和虚实,根据辨证结果来判断疾病本质是阴虚还是阳虚,或者是气滞还是血瘀,是阴阳俱损还是气血两虚等。本质是虚证则着重补阴(又名“滋阴”)、补阳(又名“壮阳”或“温阳”)、补气或补血等 ;实证则着重理气活血、祛湿化浊等。
利用阴阳理论和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特性,古代中医医家在发掘中药药性过程中将中药归纳为几个大类,如补益类、活血类、温阳类、滋阴类、化痰类、祛风类等,在治病时根据疾病本质选择药性对应的中药进行组合而成中药方,临床称之为“方剂”。方剂类型有汤剂、膏剂、丸剂、散剂、粉剂等,不同呈现方式是针对疾病的急慢性和药效所达病位而创制,如汤剂擅长快速起效,以内服为主 ;丸剂和膏剂擅长治疗慢性疾病,滋阴壮阳、补益气血等。
女子多虚证,肾阴虚导致多种妇科病
方剂组方若精炼合理,则药效发挥突出,治病效果好,古代医家流传下来的经典方剂都是临床经验的精华,因此药效肯定且效果佳,左归丸就是其中之一。中医治病中常可见到左归丸的身影,临床用于滋阴补肾,疗效确切。适合真阴不足的慢性病患者长期口服,遵循“虚则补之”“慢病缓治”的原则,补益到位,使病痊愈。

中医认为妇人以血为用,尤其在月经、怀孕、生产和哺乳时易耗伤阴血,因此妇科病以虚证为多,阴阳虚损常夹杂在脏腑疾病之中,疾病病位则以肾、肝、脾为主,因此虚证中多见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肝阴不足、脾阳虚、气虚、血虚等证型,其中肾阴不足证便适合用左归丸治疗。
女子肾阴不足易导致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外阴炎、不孕、妊娠疾病、产后疾病等常见妇科疾病。这几类疾病待急性期控制 好后,邪气已去、正气尚虚的慢性期时,都可以用左归丸进行基础调养。
但治病用药还需时时监控患者的身体变化,当肾阴不足患者合并出现痰湿重、瘀血和邪热症状明显时,必须以祛邪为主,否则容易“闭门留寇”,疾病难愈,因此中成药的使用都必须以仔细辨证为基础,方能达到较快的治愈目的。
春季妇科疾病的预防
如何在春季有效预防妇科疾病,对于维护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勤换内衣裤,选择透气和纯棉材质,注意经期卫生,保持私处清洁,避免公共浴池和泳池的不当使用。
其次、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增加维生素摄入,均衡膳食,多吃西兰花、蔓越莓等抗炎食物,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拒绝久坐,适度运动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频繁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三、定期检查、科学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无症状≠健康!注意性伴侣的健康,避免自行用药,盲目用药可能加重病情,若出现异常症状,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或止痒药物,请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专业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春天是治愈的季节,健康更需主动守护!愿广大女性朋友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做好由内自外的保养,远离疾病的困扰,尽情享受美好的生活!
本文作者:钱 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