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气”不佳,遇到高血压怎么办?

昆琦评健康 2025-04-03 04:36:43

本文作者:

操群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治医师

许建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

孕育新生命让人欣喜,但过程也充满风险和辛苦,由于腹中多了一个宝宝,准妈妈们的血容量增加,免疫系统也会激活,再加上内分泌激素的变化,许多准妈妈出现了高血压,还有的在怀孕前就有了高血压,让她们十分担心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的方方面面。

血压多高算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血压在140~159/90~109毫米汞柱的为非重度高血压,血压≥160/110毫米汞柱为重度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准妈妈测血压时过于紧张,可能会出现“白大衣现象”,导致诊室测量的血压偏高而误诊,此时可以在家中监测或者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协助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又可分成四类: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早发子痫前期/子痫、晚发子痫前期/子痫。

前两类指的是仅有高血压而无蛋白尿的患者,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且妊娠结束后12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的,称为妊娠期高血压,反之则称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而当妊娠期高血压合并了蛋白尿或有器官受损(24小时蛋白尿>300毫克才算蛋白尿),则称为子痫前期,根据发病时间的早晚分为早发子痫前期和晚发子痫前期。子痫前期还可以进一步恶化成重度子痫前期,出现血压难以控制、腹痛、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衰竭、水肿、黄疸等。当子痫前期又出现了强直性抽搐,则称为子痫。

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被迫中止妊娠,因此当怀孕前后发现血压异常时,应当及时就诊,早期干预,降低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

哪些人容易发生子痫

子痫前期容易出现在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有子痫前期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高龄(年龄≥35岁)、肥胖的产妇;此外,妊娠前有高血压病、肾脏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的产妇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也较高。

除了既往史,本次妊娠如果是初次妊娠、妊娠间隔≥10年、多胎妊娠、妊娠早期蛋白尿、产检不规律、营养状况差的产妇,也有中度子痫的风险;而那些成功妊娠过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的孕妇,子痫的发生风险就较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子痫前期可以发生在没有明显危险因素的孕妇,即使没有上述的危险因素,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子痫该如何预防

孕妇一定要进行适度的锻炼,锻炼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风险。

对于钙摄入不足600毫克/天的孕妇,可以口服至少500毫克/天的钙来预防子痫前期;对于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可以从孕16周前开始,睡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孕36周。

除了这些措施以外,规范的产检对于高风险人群也是十分必要的。

家中突发子痫,该怎么办

由于子痫前期-子痫发病机制复杂,孕妇的首发症状表现可以不同,子痫发作前期有的产妇出现头痛、视力障碍,有的上腹疼痛,有的畏光、出现精神状态改变;也有部分孕妇没有任何前期症状,仅仅是产检时出现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异常等,当出现前期症状时,就应当尽早就医,阻止进展成子痫。

如果已经出现抽搐,应让孕妇平躺或坐稳,避免跌倒;如躺下,需要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窒息;可以在口中放入钢勺等硬物,避免舌咬伤;要保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光亮等不良刺激。紧急处理后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该做哪些检查

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们,产检要做以下这些项目。

首先,是体征的检测,包括有没有头痛、眼花、胸闷、上腹痛、明显水肿的症状,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的变化,以及胎动、胎心等。

其次,是准妈妈们的特殊检查,包括眼底、肝肾功能、心功能、凝血功能、尿蛋白定量、血电解质、血脂、血尿酸等,如果已经发展成了早发子痫前期或重度子痫,还需要完善自身免疫指标。

最后,还有宝宝的特殊检查,包括胎儿电子监护,超声看羊水量、胎儿发育、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的阻力,对于可疑胎儿生长受限或存在胎儿生长受限趋势的,应该严密监测。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变化发展很快,如果已经诊断为子痫前期,就要辛苦准妈妈们多跑几次医院了,需要每周进行1~2次的产前检查。

已经有高血压,备孕前我该做什么

虽然子痫前期/子痫听上去很可怕,但高血压并非妊娠的禁忌,但在准备怀孕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慢性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少部分为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由于某种疾病导致的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大多血压难控制,心脑血管风险往往也更高,因此建议尚未排查高血压病因的患者,在备孕前应至医院相关科室排查继发性高血压,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根治的,能够让后面的妊娠更加安全。

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则需要评估平时的血糖、血脂、体重水平,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尽可能降低妊娠期的风险。此外,如果既往降压方案里存在沙坦类或是普利类的药物,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改为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较安全的药物。

妊娠期高血压怎么降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婴的风险和死亡率,当妊娠期高血压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时就应启动降压治疗,血压目标建议为110~140/70~90毫米汞柱。

降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最好采取侧卧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低盐饮食。如果妊娠期内睡眠不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少量使用安眠药。

药物治疗:治疗策略需要个体化。虽然提到吃药,准妈妈们总是非常紧张,担心药物对胎儿有负面影响,但经过目前大量的临床验证,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是可以口服使用的,而其他的口服降压药物则不可使用或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重度高血压的准妈妈们应先从小剂量的单一药物开始服用,如果血压不能达标,加用第二种药物会比增加药量更好。若是准妈妈们的血压重度升高,应当住院紧急降压;而不幸发展为子痫前期的准妈妈们,血压已经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也需要住院全面评估,只有医生评估安全后才可以门诊随访。

生完啦,是不是可以停降压药了

首先恭喜“卸货”成功!许多妈妈刚刚生完孩子,忙于照顾新生儿,忽略了对自己血压的管理,但不是每个产妇产后血压都会恢复正常,相反,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有超过50%会在产褥期出现血压≥150/100毫米汞柱的情况。因此,在产后72小时内应当更密切地监测血压,每天至少测量4~6次。

产后血压≥140/90毫米汞柱的妈妈应继续降压治疗,根据后续的血压水平决定是否减药或停药。约25%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在2年内都需要维持降压治疗,即使2年后血压恢复正常停用了药物,产后10年内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较普通产妇增高2.4倍。因此,新晋妈妈们产后仍应密切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之后每年综合评估血压、血糖、血脂,根据医生指导用药,让自己能陪伴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0 阅读:0
昆琦评健康

昆琦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