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子玉
宇宙的真相是,只有运动,没有时间,一切人事物都是在运动中变化、发展,包括婚姻。所以,经营婚姻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应其运动式发展的本质,在不同的阶段及时调整相处、经营模式,如此才能维护婚姻的“基业长青”。反之,如果想用一种模式来经营婚姻的全周期,那么婚姻的周期则注定会很短。
为了说明婚姻运动式发展的本质,和应对办法,我们以刘邦的婚姻为例。和现代人不同的是,刘邦和吕后的婚姻没有经历恋爱的阶段,是在吕公的主持下直接切入婚姻的应用场景之中的。
按照常理,两人对于婚姻必然有一段磨合、适应期:刘邦要享受婚姻所带来的美好,吕雉要完成大户人家的姑娘到条件一般的刘邦妻子的身份切换。但现实却是,两人都是非常丝滑的就切入了婚姻的现实场景之中,按照自己的角色经营婚姻。
《史记》中“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的记载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们的婚姻几乎就是直接切入生产模式。
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时的吕雉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和吕家进行切割才能适应当下的婚姻生活,而刘邦因为多年行走江湖,见多识广,也不会对吕雉这种人有太多的新鲜感。事实是,他因为和外妇曹氏的感情经历已经对所谓的荷尔蒙有了免疫力。
假设吕雉嫁到刘家还迟迟不能忘记自己在吕家的美好生活,假设她在婚后还想享受初婚所带来的荷尔蒙的刺激,那么这段关系必然是矛盾重重。因为,恋爱仅仅需要荷尔蒙就能维系,而婚姻却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柴米油盐中。
从这一点来看,吕雉都是绝对的聪明人,实事求是。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段三毛的话:“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是不会长久的。”
笔者觉得,这里的爱情应该换成婚姻更为确切,因为,恋爱可以稍微务虚,但婚姻却绝对要务实。毕竟,恋爱注重的是体验,而婚姻却是直接要为现实的生产服务。
所以,因为吕雉的极度务实,那时的刘邦虽然还是浪子一枚,但他们的婚姻却还是经营得风生水起。我们不管刘邦和吕雉之间的感情到底如何,但因为对生活经营的成功,两人的感情也不会差到哪去。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最好的感情生活就是不咸不淡,而对生活经营的成功还可以弥补感情中的细小裂痕,甚至还能修复。
由此,我们就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什么一些人在恋爱阶段相处无比丝滑但在走进婚姻之后却是矛盾重重,就是因为,他们以恋爱时的心态来经营婚姻,如此根本就不能维系婚姻这个现实系统。
所以,男女在婚前和婚后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以实事求是的心态来经营婚姻,如此才能保证婚姻系统的稳定。
而吕雉的聪明之处还不止这些,在刘邦每每于外边闹事之后吕雉却还总是毫无怨言默默支撑着那个支离破碎的家。这就说明,吕后不仅聪明,还特别坚忍。
在刘邦于沛县起兵并西征之后,吕后更是耐心经营着后方的家,不让刘邦分心,而刘邦之所以能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之中,也是因为对吕后的信心。
生活中,大多数事业有成的男人都是因为身后有一个特别擅长打理生活战场的妻子,如此,他才能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之中去。而有些能力和才华尚可的人为什么在事业上无法突破,很大原因就是婚姻的内耗。
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给家庭分配得多了,则必然给事业分配的要少,如果因为家庭的内耗而产生情绪问题,那就更干不好事业。
如果说吕雉的智慧仅限于生活的战场,那我们还是小看她了,如此也不能解释她后来为什么能以太后的身份控驭整个帝国。
在彭城之战吕雉被项羽抓到楚营作为俘虏之后,吕雉就已经告别了往日家庭主妇的身份,开始成为刘邦事业上的战友。当然,她最初的贡献是在楚营中作为汉军家属的精神领袖,使汉军将士不会因为他们的立场问题而分心。
相反,他们在楚营中越是表现得有骨气,汉军将士的战斗热情就更高。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楚汉和谈之后吕后等人归来时汉军将士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史记》记载:“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吕后回归,军中皆呼万岁 图源/剧照
一句“军中皆呼万岁”就完全能够还原汉军将士对吕后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也能印证她在楚营期间对汉军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正是在楚营中的坚忍表现给吕后换来了切入刘邦集团政治场景中的机会。
只是,这个时候吕后和刘邦的感情已经非常淡了,因为,戚夫人已经成为刘邦感情生活的主角。
但为什么此时的刘邦对吕后依然敬重,就是因为,吕后此时是刘邦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据《史记》记载:“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在刘邦征讨关东期间,吕后总是留守后方大本营,保证了后方的稳定。再加上吕后家族是汉帝国的大股东,所以刘邦才对吕后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所以,当男女的感情被生活稀释殆尽之后,能够维系婚姻生活的就只有价值,吕后能够稳定关中大本营,给刘邦的事业带来价值,所以他们的婚姻也是绝对稳定的。
最重要的是,吕后能够让刘邦足够放心,而信任可以说是一切关系的关键“参数”。
生活中,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夫妻之间感情已经淡了,但由于他们是事业上的战友,所以就还能维持婚姻基本面的平衡。相反,有些当初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后来却渐行渐远,就是因为,在荷尔蒙退出之后,两人的价值也不匹配,没有任何维持婚姻平衡的东西。
所以,婚姻走到最后往往也是一场价值平衡的游戏。这就要求我们,在切入婚姻的场景之后一定不能放弃个人成长,始终保持在价值上和另一半的匹配,如此才能维系婚姻。吕后维护婚姻的秘诀就是,以战友的身份助力刘邦的事业。
所以,在面对核心利益受到威胁之后她也就能调动大量资源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典型就是,当刘邦准备废掉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时,吕后几乎发动了整个丰沛集团来为自己说话,维护自身利益,甚至连张良这样的大拿都请了出来。结果大家都知道,刘邦最终放弃了更立太子的举动,向吕后妥协。
人呀,在任何时候的底气都是绝对实力所给的。而吕后的聪明之处也在于,在面对核心利益遭受威胁时果断摆明立场,维护自身利益。
适当博弈也是婚姻能够保鲜的秘诀之一。
而吕后在作为刘邦事业助手期间甚至为刘邦办了对方不方便办的事,比如,诛杀韩信和彭越,据《史记》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一句“佐高祖定天下”就足以说明吕后对刘邦事业的贡献,要知道,这样的句式司马迁只是用在如张良等功臣身上的。吕后对刘邦事业的贡献由此可见。
试问,吕后已经成为刘邦事业上离不开的存在,那么他们的婚姻会出问题吗?
完全不可能。
如果婚姻中的任何一方的表现都足以超越对方的预期,那么他们的婚姻关系只会更稳固。这个世界上,谈感情的人最后势必都败给了现实,而谈价值的人则往往能笑到最后。
由于吕后完全超出了刘邦的预期,所以在去世之前刘邦就将吕后作为了自己政治上的继承人,并为对方做了人事方面的交代:萧何之后以曹参为相,曹参之后以王陵为相,让陈平辅助,同时以周勃为太尉。

刘邦晚年向吕后做政治交代 图源/剧照
当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就成为了汉帝国事实上的当家人,威震天下。而其在历史上虽然争议极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却是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政治使命,这一点,司马迁的态度也非常客观,一句“天下晏然”就足以说明一切。
所以,不管历史如何定义吕后此人,不可否认的是,她不管是对于婚姻还是事业的经营都是成功的。
对于现在的人,总是想从历史中汲取开拓事业的智慧,其实,也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营生活的智慧。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如果一个人连家庭、婚姻都经营不好的话,那么他大概率也是干不好事业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永远都是一个逐层递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而经营婚姻的智慧又在于,理解婚姻运动式发展的本质,然后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来经营,婚姻和丛林法则其实是一样的,都讲究的是适者生存。
愿大家都能成为经营婚姻的高手,然后以婚姻成功所带来的能量来助力事业的发展。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